评论:《红旗颂》何以感人至深50年

2015年05月09日15:33  来源:新民晚报
 
原标题:评论:《红旗颂》何以感人至深50年

  1965年2月的一次上海音乐家协会党组会议上,与会的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贻钧、瞿维和吕其明等人,共同决定由年纪最轻且有一定创作经验的吕其明,赶写一首标题为《红旗颂》的管弦乐作品。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对新中国充满感情的吕其明毅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的父亲、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的先烈、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短短一周时间,几乎足不出户的他奋笔疾书完成了作品的初稿。

  定稿之后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采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奏鸣曲式结构。乐曲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显然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也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至亲的无尽思念;展开部虽然来自“红旗主题”,但在节奏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一首机智果敢的进行曲,仿佛能够看到在红旗的引领下,革命者们奋勇前行时沉着刚毅的脸庞;再现部虽然只出现了“红旗主题”,但国歌动机的加入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颂歌主题。

  半个世纪一晃而过。

  4月28日,在上海大剧院华丽的舞台上,第32届“上海之春”如约而至,上海爱乐乐团在青年指挥家张亮的率领下,再次奏响了吕其明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和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坐在台下聆听表演的作曲家,已是八五高龄的耄耋老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这首序曲不仅成为全中国上演率最高、播放次数最多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催生这一经典作品的“上海之春”音乐节,也在“力推新人新作,繁荣本土原创”的宗旨下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体现新中国音乐发展历史脉络的上海城市名片和著名音乐品牌。 □ 金桥

(来源:新民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