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许嘉璐:黄帝乃民族符号 建议拜黄帝、孔子、英烈

2015年05月29日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许嘉璐:黄帝乃民族符号 倡大典升为国祭

许嘉璐:黄帝乃民族符号倡大典升为国祭

  许嘉璐认为祭拜黄帝应上升为国祭。 来源:文汇报

  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拜祖大典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香港《文汇报》援引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表示,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有史可考最古老的始祖,应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记性符号,祭拜黄帝应该上升为国祭,“这种拜不是自我救赎,而是为了民德归厚、弘扬美德,进而将黄帝这一对象符号化、标记化。”

  建议拜黄帝、孔子、英烈

  在许嘉璐看来,要使一个民族持之以恒,永远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靠经济不行,一旦经济衰退人心就散了,最重要的还是靠文化。”

  许嘉璐告诉记者,在中国历史上能够担此重任的只有黄帝和孔子两人。“黄帝是中华民族有史可考最古老的始祖,而孔子则从思想体系上影响我们至今。”许嘉璐建议将来拜祭孔子和拜祭黄帝都成为国祭,以在国家层面实现三项祭拜,“拜黄帝、拜孔子、拜英烈。”

  许嘉璐续指,三项祭拜有明确分工,祭黄帝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古人的敬畏;祭孔子继承并总结影响至今的夏商周思想;祭先烈,则明确表达今日之胜利果实是先人之贡献,明确表达中国发展之路就是传承与发展之路。

  强调尊祖有别于拜神

  同时,许嘉璐以宗教盛行或者设有国教的国家为例,指出实行国家公祭亦符合国际惯例,表明中华民族亦有举国崇尚之精神。他还强调,中华民族尊祖不同于拜神,“拜祭黄帝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拜共同信仰的对象,进而将黄帝符号化、标记化,实现民德归厚。”

  “如果祭拜黄帝上升为国祭,黄帝必然为全球华人所认同”。许嘉璐指,“炎黄”这个词已经是中华民族另外一个称呼,此称呼已超越了政治、政党、信仰和意识形态,“如果哪位中华民族的子孙说我不是炎黄子孙,大家会说他‘数典忘祖’,而数典忘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个罪恶极大的丑名。”

  拜祭先祖旨在传承发展

  “重继承是中华民族文化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很重要的一点。”许嘉璐说。拜祭先祖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并非始于当今或者近代,如果翻开典籍,从文字记载的甲骨文时代就已有之,一直到清末,辛亥革命之后,仍然对其中有些进行了保留。

  许嘉璐指,中华民族拜祭祖先,更多是对其业绩的崇仰,推而广之,今天无论是祭伏羲、祭黄帝、祭孔子,本身就包括继承与发展,是先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祭祖根基未改变

  纵观古今,拜祭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具备了各自时代的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化,拜祭先祖的根基未发生任何改变。“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人的文化成型在农耕时代,而农耕生产、农耕家庭和家族的繁衍,很重要的一点是靠继承,所继承的包括财产、技能、知识,还有血脉。”这是许嘉璐经过研究和思考得出的结论。

  许嘉璐续指,黄帝是人而不是神,有具体遗迹可以考证,是中华民族历史传说跟其他民族的创世学说根本不同的地方,亦是今天世人拜祭的依据。中华民族拜祭祖先,更多是对其业绩的崇仰,推而广之,今天无论是祭伏羲、祭黄帝、祭孔子,本身就包括继承与发展,是先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实际上这始于人类最早成为人,并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树木、禽兽、山河的区别时。”

  “这些疑问就是‘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己将要归于何处?’”许嘉璐补充道,作为归于何处就是涉及到死亡的问题,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人的自觉。今日中华民族一代代不忘祖先,举行拜祭,实际上是反映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思考,而对于先祖先烈对社会作的贡献和对我们今天的认识,是富于理性的。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