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和一顶帽子的“文化乡愁”

2015年06月03日19:03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冯骥才和一顶帽子的“文化乡愁”

资料图:冯骥才。中新社发 翟羽佳 摄

  中新社晋中6月3日电 题:冯骥才和一顶帽子的“文化乡愁”

  作者 胡健

  13年前的秋天,潘鲁生戴着一顶黑布帽和冯骥才等人从中国四面八方奔赴山西后沟古村,八位中国当代一流的民间文化学者在此集结,拉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序幕。13年后,中国文化界一众学者再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望再次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3日在晋中后沟古村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讲话时突然喊出潘鲁生的名字,让他戴上当年的那顶帽子。得知要回后沟村,潘鲁生特意翻箱倒柜地找出那顶褶皱的帽子,把它作为一个记忆载体提醒自己,“莫忘初心。”

  “它对我来说不是顶普通的帽子,更是一种乡愁。在13年前的几天时间里,教会我如何去尊重文化遗产,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再次回到当年出发的地方,我戴着帽子一起回来,让它时刻提醒着我要坚持下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说。

  2002年的一天,就在冯骥才为古村落考察对象发愁之际,一通电话让他即刻拍腿敲定。“时任榆次区委书记的耿彦波告诉我,榆次东北的山坳里有一座古村落,原汁原味原生态,走进那村子好像一不留神掉入时光隧道。他刚从村子里出来便打电话给我,我感觉他的声音冒着兴奋的光。”冯骥才在为《后沟古村落》作序时写道。

  冯骥才对后沟村感情深厚,并把它誉为自己的故乡。“事物的原点总是最具魅力的,我们总想回去看看。我们对后沟村有一份乡愁,一种文化的乡愁,文化人集体的文化乡愁。它寄托着我们一种集体的深挚的文化情怀与眷恋。”

  当日发表的《后沟宣言》中提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意义,“这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在重要历史变革时期的文化先知先觉行动的发端,是对民族文化前途的觉醒和担当。它在很多方面契合、呼应、促进了政府的文化保护工作,唤醒了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与积极性。”

  谈及13年后重回起点后沟村,冯骥才说道:“重回后沟村,不只是感物时伤,而是为了重寻自己留在这原点中的足迹。我们怕丢掉昨天的自己,那种自己对文化的赤诚,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永远像一篇长长的写不完的文章,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不离不弃文明永继,莫失莫忘古村恒昌”。这是冯骥才为后沟村古戏台写的一副对联,他把保护古村落看作“上无愧于先人,下无愧于子孙”的浩大工程,希望更多的民间文化管理者、研究者、开发者加入到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与发展探索的行列,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并实施的大型民间文化工程,自2001年开始酝酿,2002年筹备准备并于当年12月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3年2月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实施。此后十余年间,工程以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中国一系列重要文化政策的出台,催生了一些重要文化制度的制订和施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便民早餐暖胃又暖心(人民眼·人民城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