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郑州一道路更名引发争议 市民疾呼尊重历史

门杰丹

2015年06月04日0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郑州一路名更名引发争议 市民疾呼尊重历史

  近日,郑州市市区一条道路因改名事宜引发市民持续热议,其中质疑声众。被改名的道路名曰祭(zha)城路,有热心市民写下洋洋洒洒数千字,剖析了祭城路所承载的3000余年厚重历史文化的变迁,并深情疾呼: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引发郑州市民热议的祭城路位于郑东新区,西起商务内环,东至东四环,长9.8公里,近日被更名为平安大道。此举一出,热议四起。尽管郑州市地名办给出了改名的几个理由,包括外商认为交流不便、祭字读音过于生僻等,但市民认为这样的理由缺乏说服力。相关网络调查显示,受访500人中,85%以上者反对改名。甚至,6月2日深夜,郑州知名环保志愿者彭保红写下4000多字的长微博,疾呼保护3000年古地名。

  彭保红介绍,祭城的来历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由一个掌管祭祀的官员所建的祭国,到周公第五子建的祭伯城,再到现在的祭城乡、祭城镇、祭城路办事处,据《祭城镇志》记载,整整有3500年历史。“周公奠定中国文化之基础,该地与中国文化关系巨大。”

  从祭城居民的迁徙、“祭”字读音的演变,到“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的制礼、营建新都、统治功绩等,彭保红娓娓道来,图文并茂。她说,可惜,在2000年以来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中,与“祭”有关的大部分地方已经消失了,只留下这个名叫祭城路的路名,还能让人联想到这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可如今这个路名也没有了。

  “一条祭城路,就能让我们联想到3500年的历史,这还不够吗?现在改成了平安大道,你又能想起什么?”彭保红心急叩问。

  “其中,祭伯城遗址一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在哪里?文物保护碑又立在何处?”彭保红说,自己曾试图寻找祭伯城遗址,可惜难觅踪影。“有形的文物遗存我们看不见了,无形的地名现在也改了。我们的后人或许将再也难以将这片地方和历史上的祭伯城联系在一起。”

  作为常年致力于公益的环保志愿者,彭保红坦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需要历史感,可现在,一些地方在建新城的同时,常常会无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可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它的未来又在哪里?一个没有传承的城市,它的厚重和底蕴又从何处体现?

  还有郑州市民翻找出民政部官员曾在全国地名文化研讨会上的观点:“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市民栗先生认为,郑州这一承载着3000年历史的路名的更改,无疑是阻断历史。“应该保留祭城路,或许这就是尊重历史,向历朝历代的祖先致敬,也是祭城人的‘乡愁’,众多市民的心愿。”(完)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