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影评以怎样的态度直击人心?

2017年08月14日08:30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影评,以怎样的态度直击人心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左)在《今日影评》点评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 资料图片

  演员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在《今日影评》评论电影《长城》。资料图片

  2016年8月8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下,电影频道推出了一档影评谈话节目——《今日影评》。今年8月8日,《今日影评》推出一周年。一年来,这档节目走进了千万个家庭的客厅,收获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好评度。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在连续数年高歌猛进之后增速放缓,进入反思、调整阶段,为即将到来的产业升级积蓄力量,但与此同时,唱衰中国电影的声音也浮出水面。有些影评失去了传播电影文化、引导观众的文化属性,或被资本“绑架”,或被“键盘侠”用以宣泄情绪,部分国产影片甚至被刻意抹黑。2016年年底,电影《长城》《摆渡人》被“恶意差评”,部分网民用粗鄙的文字,对影片出品方或创作者进行人身攻击,超出了正常的电影批评、业务探讨范围。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今日影评》中发声:“电影评论中出现差异性和多元性很正常,毕竟艺术从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恶意差评是绝对不允许的。”

  观众需要评论的声音,《今日影评》让公正客观的影评声音渐渐扬起,引导社会各界冷静看电影、公正评电影,为优秀电影评论提供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影评应该怎么评才能“对症下药”戳中创作的痛点,怎样才能以一种专业的态度直击人心?

  创作需要批评的声音

  从2016年暑期档上映的商业电影《盗墓笔记》,到2017年春节档“口碑黑马”《功夫瑜伽》,再到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令人热血澎湃的《建军大业》《战狼2》,《今日影评》持续关注热映商业影片和院线市场动态,评析电影成功秘诀,同时,对于《我们的十年》《大话西游3》等诚意不足、品质较低、质量欠佳的影片也加以批评,并给出了端正态度、改良艺术创作方法的提升办法。

  2016年国庆档热映的电影《湄公河行动》,影片品质、观众反馈都很好,《今日影评》分别邀请军事专家和影评人,从现实和艺术创作两个维度去评论电影,探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创新之路。而同样是去年上映的电影,《大话西游3》按套路打“情怀牌”,但演员的表演、拍摄制作的品质都欠佳,《今日影评》就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进行评点,并且观点鲜明地呼吁创作者切勿贩卖情怀,要靠诚意打动人心。

  除此之外,《今日影评》还充分关注电影的艺术文化价值,对于优秀的、有探索精神和开创价值的艺术电影给予支持,节目先后深刻剖析了《路边野餐》《长江图》《八月》等艺术电影,让更多的观众、院线经理、电影人关注艺术电影,为中国电影的全面发展而发声。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不仅证明了电影评论在当下的重要意义,还做出了一系列针对时潮的辩证分析和思考,并对电影产业争论颇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节目部主任王平久介绍,比如关于“电影要不要看颜值”的话题,专家指出,问题的关键不是演员过于注重外形,而是电影产业存在“颜值崇拜”的不良倾向;在“文艺片观众看不懂,导演有责任吗”的讨论中,专家给出了有些创作者把“文艺片”这个标签当成作品品质低下“挡箭牌”这样的答案;对于“青年导演该穷养还是富养”,许多专家提出导演不应陷入程式化的窠臼中,更不应陷于诸如“过去的时间”“遥远的空间”“边缘的人生”等怪圈之中。这些观点不仅收获了业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观众们也直呼看得过瘾。

  现在中国电影行业中许多缺乏诚意的作品经不起批评。对此,王平久说:“独到的评析有助于促进电影创作,我们会观点鲜明地加以批评,并给出端正态度、改良艺术创作方法的提升办法。”

  影评应重拾公信力

  在当下五花八门的影评声音里,观众渴望能有一个清醒、清晰、清朗的声音。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左衡认为:“越是热闹的行当,越需要笃定和坚持。越紧贴通俗娱乐的圈子,越需要保持思想的锋利和重量。”

  但近年来,一些假影评披上营销号的外衣,戴上“红包评论”“人情评论”的帽子,误导了大批观众。不少观众在看了假影评后去看电影,失望不已。

  甚至,有时影评呈现出“赞就是水军,骂就能博得眼球”的状态,似乎只有吐槽电影、辣评电影,才能获得关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红包影评是被电影资本‘绑架’,而毒辣的影评看似独立,实则受到网络资本的‘绑架’,一味追求阅读量,并不真独立。网络影评之所以呈现出毒辣趋势,很大程度上由于影评人处于匿名状态。好的影评是在电影艺术的观赏上,对电影剧作和电影人物的分析上,能有中肯的、符合逻辑的、对观众有启发的影评,而不受各种资本的制约。”

  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说:“想提升影评的公信力,就一定要把影评和商业推广区别开。媒体也应当区分什么是影片推介稿,什么是真正的影评,那些写满了影片主创信息的影评背后,一定受到了片方的影响。”

  还有专家指出,影评的信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信誉度以及媒介生态是否健康,只有健康的媒介环境和良性循环的影评生态链,才能让影评人树立起应有的权威和公信力。

  客观公正才能掷地有声

  影评就像一个口诛笔伐的战场,在“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专业影评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素养和操守。李道新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当‘影评’沦落为猎奇和炒作、作用于宣泄和复仇之时,失去的是影评的公信力、自制力及其存在根基,其破坏性不容低估。”越来越多快刀利嘴开始用辛辣而专业的态度,在大众媒介上“真话”影评。

  “许多媒介都会抱有传统的‘等等看风向再下论断’的顽疾,从而让网络时代的评论失去了和大众对话交流的先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补充道,“影评人要果断地、直截了当地对不断更替的电影市场给予评价,传统媒介也要敢于和网络争抢话语权,打破媒介总为人后的‘马后炮’角色。”

  李道新说:“在影评的纷繁声音中,观众也逐渐成熟,不再像过去一样偏听偏信。”所以,在打通专业态度与民间立场的同时,中国电影行业需要一种力量,能够引领社会各界冷静看电影、公正评电影,客观地为好片点赞、为烂片号脉。

  中国电影评论肩负着助力中国电影崛起的责任,影评人应该用真实客观的评论为观众提供观影指导,使电影文化在大众眼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魅力,让电影在成为大众消费时尚的同时,滋养人们的心灵。

   (记者 牛梦笛 张进进)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