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引领回家的路

王  瑨

2018年02月13日05: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几年,“诗词热”成为一种文化风尚,诗歌之美以更多元的视角被解读。当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诗歌产生相通的情感投射与智识共鸣时,我们发现:这个时代不仅需要诗歌,更呼唤诗意和诗性的回归。但当诗歌已不再和日常生活发生直接关联时,我们应如何走近诗歌、诗人、诗心?诗歌如何被创造,又将带我们去往何处?这一连串关于“诗”的疑问,我在《诗的八堂课》中找到些许答案。

  小32开、208页,我两天读完,酣畅淋漓。作者江弱水是浙江大学教授,这本书被学界称为“上乘的谈艺之作”,而作者自称是“一本关于诗的八卦”。我在书中也寻到“八卦”踪影,“此开讲第一回也,却说到赌博和下棋上头来了”,这是开篇第一句。以赌博和下棋为喻,讲李白是赌博型诗人,杜甫是弈棋型诗人,苏东坡手气好时不可思议,但也不经意会把牌打坏……

  书以“课”为名,但读来从未让我产生距离感,行文方式也并非教科书式的循规蹈矩,而是具体可感、活泼而不拘泥。王国维、梁宗岱、朱光潜等近现代大家都曾试图用中国古典诗歌观念来理解西方诗学,比如,梁宗岱以中国古典诗学之“兴”来理解西方诗学之“象征”。江弱水做了同样尝试,他从诸如隐喻、意象、象征和境界等概念中抽离,重构以汉语古典诗学为核心的八课: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展开问题,探寻经典诗歌的内核生命力。

  从莎士比亚到李商隐,从苏轼到鲁迅,从希尼到卞之琳……作者随手化用,即成文章。不拘中外、不限古今,落笔看似散淡,实则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在分属王羲之、杜甫、司汤达的诗句里,作者发现共同的“形而上学时刻”;在《诗经》《楚辞》《红楼梦》与莎士比亚、斯宾塞等人的作品中,作者发现相似的语言编码方式……这种串通古今中西的阐释打通了诗歌的壁垒,极具“诗学精神”,正如书中所言,“诗的精神是在世界黑夜中向着存在和语言的突围”。

  很赞成江先生对诗歌的看法:“诗是招魂的声音,是宽纵和亲昵的音乐,是引领我们回家的路。”面对信息快速更迭之境,诗歌似乎进入“最坏的时代”,但在我看来,这也是诗歌最好的时代——大浪淘沙中必能涌现新时代的李白杜甫,忙碌喧嚣中诗歌必能带人们回归自我、诗意栖居。毕竟,“诗是一加一等于三也等于零的那种东西。当一切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诗就是看到的那个三、那个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3日 24 版)
(责编:冯人綦、曹昆)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2.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5.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