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楹联传家风(泥土芬芳)

范  诚

2018年04月21日04: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进入依山傍水的浪石村,我被深刻于民居大门青石上的楹联深深震撼。

  这个村落是一处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所有房子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整齐,清一色的砖木架构。每一排房屋之间为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宁静悠长,古旧沧桑。

  村子最吸引我之处,就是在每一座古建筑的大门口,都建有一座像朝门一样的石坊,石坊的青条石门框上,刻有一副楹联。

  贴近石门框,仔细阅读这些楹联,发现其内容丰富,有写景、抒情、言志、修身养性、耕读传家等各个方面,寄寓着古贤先哲的志趣情操。

  有描绘自然风光的,意趣深远,“碧水环门龙起舞,丹山绕石凤飞鸣”;“一轮秋月光凝户,十里春风香到门”;“柳絮飞残幽巷景,梅花香到小门春”。

  有淡泊言志的,格调高雅,“月白风清,志甘淡泊;云环水绕,气抱中和”;“万里前程从此起,一生大业看将来”。

  有关心国家大事的,境界远阔,“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孝竭忠处世间”。

  有抒发情怀的,志存高远,“山村忧乐先天下,衡泌栖迟味道根”;“廉泉让水高人宅,种柳栽桃学士门”。

  其中,最多的是有关耕读传家内容的,“此地不嚣不俗,其间亦读亦耕”;“乐山乐水新院落,半耕半读旧生涯”;“是耕读人家门面,乃晨夕出入关头”;“满榻琴书绕古意,一帘风月证前身”;“三株玉树门前绕,五子经书室内香”……

  这些石刻楹联,有阳刻,有阴刻。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行草等字体皆有。风格或遒劲,或清秀,或古拙粗犷,或灵动飘逸。其中好几副出于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之手笔。

  一个村民告诉我,村里有石刻楹联41副,墨迹对联1副。其中字迹保存完好的有21副;字迹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但楹柱尚存的有9副;字迹虽残缺而尚可全部或部分辨析的有9副;还有3副已遗失,但村民可以背诵出其内容。

  据省内外诗词楹联专业人士鉴定,像浪石村这样,石刻门联如此集中,联语、书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联村,在全国绝无仅有,颇具文物考究意义和文化旅游价值。前些年被发现时,曾引起轰动,2012年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古楹联第一村”。

  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古建筑和楹联呢?

  浪石村有“鸡鸣五县”之说,位处湖南省武冈、新宁、邵阳、隆回、洞口五县市的居中位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在武冈传14代,其身边官员后代王政海相中这里交通便捷,商贸发达,而且后山石板层层翻起,形如波浪,于是定居于此。王氏后裔陆续修建,逐渐形成现在的古民居院落,刻印留存诸多有意义的楹联。

  数百年来,浪石村人遵循古训,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据记载,王氏后人,每一代都有贤才,声名远播。

  恢复高考以后,这里的孩子秉承家训,好学成风。一个小村庄,先后有数百人考上大中专学校,活跃于政界、商界、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大都质朴、清廉,有良好口碑。

  浪石村古楹联,内容简单朴实,传递着耕读传家、勤奋好学的家风,滋养着一方水土和当地民众。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21日 12 版)
(责编:袁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2.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5. 陈金虎任常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