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紫檀制德胜门首次亮相“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

2018年06月09日21:1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董子龙 皇甫万里)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十三个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化局联合大运河沿线的七省市文化厅(局),在北京农展馆举办题为“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这是近年来北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非遗主题活动。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开幕。

展览现场呈现12个省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展陈面积达9200余平方米。展览突破以往非遗展以作品展示和技艺展示为主的常规展示方式,为观众提供浸入式体验,可以通过实物展陈、风味小吃、舞台演出、香道展示、参与互动等方式,实现观景、品味、听音、闻香、触物,最大限度的为观众带来多元观展体验。

展览现场呈现12个省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展陈面积达9200余平方米。

由国家级非遗项目“紫檀雕刻”的传承单位中国紫檀博物馆制作参展的“紫檀制德胜门”是此次非遗大展的重量级展品。

此件“紫檀制德胜门”模型与实际建筑尺寸比例为110,长17米,宽13.40米,高3.86米。

此件“紫檀制德胜门”模型与实际建筑尺寸比例为1:10,长17米,宽13.40米,高3.86米,不但包括了德胜门城楼和箭楼,而且还依据史料复原出了瓮城、真武庙和御碑亭。城门的梁枋、斗栱、木装修、砖石构件以及瓦面通体以紫檀木为原料;大门门钉用黄铜鎏金;千斤闸外包黄铜皮。整件作品运用传统紫檀雕刻技艺,完全依照古建规矩作法,细部造型花饰准确精致,将德胜门“微缩”成一道集历史、建筑、技艺、文化为一体的景观,完美地再现老城原貌,见证昔日恢弘古韵。

观众参观“紫檀制德胜门”。

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紫檀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丽华说:“老北京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才华的结晶,也是人类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承载着北京八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智慧才华。紫檀雕刻是中华传统手工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去雕制恢复老北京城原貌,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古建艺术内涵,推动紫檀雕刻技艺发扬光大,也促进紫檀文化走向世界。”

从事紫檀制作至今已三十多年的陈丽华,几乎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紫檀文化上来,以不懈努力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紫檀雕刻文化,继承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尤其是老北京城的城建文化。从2008年开始,她领衔实施“紫檀制老北京城门楼”项目。截止目前,“内九外七”十六座老城门已全部制作完成。这项宏大而有非凡意义的工程,既让观众了解到明清时期老北京城楼的原貌,同时也给国家留下了完整的老城门图纸和实物资料。这不仅是“紫檀雕刻”技艺传承的一项杰出成果,更对老北京城建筑规划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在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的陪同下参观了“紫檀制德胜门”。

在展览的首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和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在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的陪同下参观了“紫檀制德胜门”,并对陈丽华馆长为传承和弘扬紫檀雕刻技艺以及用紫檀“复建”老北京城门楼的义举给予的高度评价,这组紫檀艺术珍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紫檀雕刻的精湛技艺,将为北京的博物馆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增添璀璨光彩。同时,对中国紫檀博物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赞扬。

由国家级非遗项目“紫檀雕刻”的传承单位中国紫檀博物馆制作参展的“紫檀制德胜门”。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