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8-04-05 05:57)
祭掃,是清明節的重要主題。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殯葬改革,倡導生態殯葬和移風易俗,節地安葬、節儉治喪、文明祭掃等新風尚蔚然成風。 自2008年清明節被納入法定假日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明祭掃作為移風易俗和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以及社會主義文…[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4-05 06:31)
清明,是一個與時間有關的概念。 對阡陌縱橫的農業中國來說,清明是“浸種耕田莫延遲”的節氣,人們勤勞耕作,播種希望﹔對借景抒懷的文化中國來說,清明是“游子尋春半出城”的季節,草長鶯飛之時,“風乎舞雩,詠而歸”﹔對仁義孝悌的道德中國來說,清明是“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節日,掃墓、祭祖昭示著血脈的…[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8-04-05 05:58)
成都市民一家人在綠道上騎行。 胡大田攝 成都興隆湖邊,市民在放風箏。 胡大田攝 …[詳細]
來源:中新網(2018-04-04 15:48)
明天,清明小長假即將開啟,祭掃、踏青、探親、旅游……今年清明假期,有哪些假日信息需要提前掌握?小長假開始,外出踏青旅游的民眾,需要做哪些出行攻略?快來看看這份“假日貼士”。 資料圖:4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大批民眾在墓園祭奠親人。 韋亮 攝 祭掃:提倡文明祭掃 注意消防安全…[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4-05 09:01)
清明前夕,陪伴八十老母,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因正值周末,路人如織,所見所聞,有哭聲,有笑聲,更有歌聲,還有佳作,正是:“半日墓園,閱盡人生百態。”不禁感慨系之,寫下此文。 當日清晨,正在給親人祭奠,不遠處,忽然傳來傷心的哭聲,如怨如哀,如泣如訴。斷續的哭訴和簡短的碑文,告訴人們,這是一個讓…[詳細]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8-04-05 07:05)
中新網北京4月5日電 連日來,冷空氣的持續影響下,全國多地氣溫驟降,民眾在短短數日內感受“四季變換”。根據氣象預報,今天全國多地將在大風揚沙或雨雪降溫中開啟清明假期。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短袖、秋褲、羽絨服……多地民眾數日感受“四季” “春筍吃了,油菜花也看了,短袖也穿過了,秋褲…[詳細]
來源:今晚報(2018-04-04 16:14)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隨著清明節的來臨,市民政局殯葬事務管理處向市民介紹一些綠色、文明祭奠的新方式,以表達對已逝親人的緬懷之情。 集體共祭方式多 清明期間,市民政部門將舉辦集體共祭活動。同時,市第一殯儀館在指定場所、市第二殯儀館在骨灰安放區內祭奠室舉辦循環場集體…[詳細]
來源:華西都市報(2018-04-04 15:48)
強對流天氣下,市民外出應注意雷電、冰雹和大風 清明小長假到來,你是否已做好出行的准備?然而,“清明時節雨紛紛”的“魔咒”,似乎要擾亂你的興致了——從今天開始,雨水將在盆地一一鋪開。賞花?踏青?你可得先看看老天爺的臉色了。 提前感受30℃+ 今天白天氣溫繼續走高 …[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8-04-04 15:41)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伴隨著一樹春景、細雨落花,清明節悄然而至。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清明節是一個出外遠足、讓心靈深呼吸的假期﹔對於商家來說,通過文化賦能,開拓更多滿足人們期待的旅游產品,事關旅游業轉型升級﹔而對於心系傳統的人來說,清明二字又在心靈深處平添了幾分思古懷今的幽微之情……如今的清…[詳細]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2018-04-04 10:56)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清明小長假近在眼前,文化和旅游部貼心地為各位踏春出游的小伙伴准備了《2018年春季假日旅游指南》,在前往春天裡的詩和遠方之前,不妨也將這份旅游指南一同放進行囊。 旅游指南援引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城鄉居民出游意願調查》顯示,2018…[詳細]
來源:北京日報(2018-04-04 09:12)
昨天,來自本市醫療機構的300余名“共鑄中國心”醫務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向昌平烈士陵園英烈牆獻花,共同緬懷為民族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訊(記者 金可 黃品超 實習生 劉子萌)清明節前,包括八寶山革命公墓、萬安公墓及順義潮白烈士陵園、昌平烈士陵園等全市革命烈士紀…[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4-04 09:09)
近日,湖南張家界老道灣景區約50萬株郁金香綻放,圖為踏青游客賞花游玩。 4月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節日。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過后,氣溫逐漸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萬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