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大片另辟"中國戰場"《2012》中國推出3D版--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引進大片另辟"中國戰場"《2012》中國推出3D版

楊林

2012年11月06日07:41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3D《2012》將於11月在內地上映,這部影片的重映契機正是《泰坦尼克號》在內地的大獲全勝,而《環形使者》(圖)在中國上映的版本則加多了許晴的戲份。對於《2012》3D復映的前景,張苗坦承:“我們當然希望取得很好的票房,成功的話我們甚至會讓其他經典電影在中國進行3D復映。

  3D《2012》將於11月在內地上映,這部影片的重映契機正是《泰坦尼克號》在內地的大獲全勝,而《環形使者》(圖)在中國上映的版本則加多了許晴的戲份。

  很多人沒想到,10月電影市場最大一匹黑馬是一部沒有明星、名導演的合拍片《大海嘯之鯊口逃生》(以下簡稱《鯊口逃生》),該片上映20余天票房累計超1.5億,不僅將諸多國產片拋在腦后,甚至讓好萊塢分賬片《颶風營救2》《全面回憶》都自愧弗如。《鯊口逃生》中國票房佔據全球票房76%,合作方澳大利亞本土票房才500來萬元人民幣,讓它幾乎為中國市場“定制”的西片。另一方面,3D版《2012》將於11月在中國內地市場提前上映,該片在北美和其他國家檔期暫無定論,短時間將是另外一部為中國市場“定制”的西片。加上此前有中方參與的《環形使者》,在中國上映的版本增加了一些中國女演員許晴的情節,而《敢死隊2》中余男更是從頭打到尾。所有這些都証明,中國市場越來越被重視,這些“中國式西片”背后都有著什麼樣的邏輯和市場“算盤”,記者採訪業內人士試圖進行解讀。

  量身定做

  3D《2012》沖著中國來

  如果要評選影片3D版本重映的間隔吉尼斯世界紀錄,災難片《2012》將第一個入選。從2009年到2012年,3D版《2012》距離首次發行間隔為3年。和《泰坦尼克號3D》全球五十多個國家重映不同,《2012》的3D重映目前定下時間的隻有中國內地。

  據哥倫比亞中國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張苗介紹,《2012》的3D重建工作從今年4月下旬開始,460人的中外團隊經過7個月的趕制目前已基本完工,隻剩下顏色調整和中文字幕立體化的完善。3D轉制工作中,包括影片的導演艾默裡奇、攝影迪恩·塞姆勒都給予過意見,中方轉制團隊起到核心作用。張苗告訴記者:“不要因為中國人在做這事,就懷疑影片的3D轉制效果,我相信它能滿足廣大觀眾的要求”。

  對於《2012》3D復映的前景,張苗坦承:“我們當然希望取得很好的票房,成功的話我們甚至會讓其他經典電影在中國進行3D復映。”

  ■ 背后“算盤”

  中方提出復映好萊塢片

  《2012》3D轉制開始的時間剛好是《泰坦尼克號3D》在中國內地席卷9億人民幣票房之時。了解進口片引進工作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當時中影詢問好萊塢六大公司,能否將《泰坦尼克號3D》的成功復制,讓更多曾在中國市場取得的好萊塢片進行3D重映。哥倫比亞公司提出《2012》了,這部作品2009年曾在中國拿到4.65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美國。加上剛好今年是2012年,3D重映也比較應景,雙方達成共識。”

  對於中國市場能率先看到《2012》3D版,張苗認為,一方面是哥倫比亞看重中國市場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他覺得不能解讀成專門為中國市場進行3D復映,“今年《超級戰艦》也提前在中國上映,很多好萊塢片經常會在日本提前上映”。張苗透露,由於3D轉制讓很多災難鏡頭更加逼真,而美國分級機構特別看重災難鏡頭的控制,《2012》為了再次拿到原來的分級,必須要對內容重新調整,因此在北美以及其他國家的上映要到明年。

  加入合拍

  《敢死隊2》增加華人面孔

  從今年國內上映的幾部有著中外合拍元素的西片來看,DMG參與投資的《環形使者》不僅有中國女演員許晴,更來到中國上海取景。受限於電影局對合拍片政策的收緊,影片最終隻以引進片身份在國內上映,但卻搶到了很多好萊塢片無法進入的國慶檔。影片在內地也拿到了1.3億人民幣的票房,佔到全球票房的15%。有意思的是,《環形使者》在中國上映的版本和國外上映的版本有些差別,中國版本中許晴的戲份更多。

  有樂視影業參與投資的《敢死隊2》和《環形使者》情況類似,雖沒到中國取景,但中國女演員余男從頭演到尾,實打實的女一號,但影片最終還是以引進片的形式得以上映。內地3.36億(5300萬美元)票房,也隻比北美票房少3000萬美元,足以証明中國市場對這部電影的貢獻。

  ■ 背后“算盤”

  參與營銷比合拍更重要

  據記者了解,2011年戛納電影節期間,多家中國公司准備購買《敢死隊2》中國版權作為買斷片引進,最后價格越炒越高讓買斷片變成“合拍片”。

  眾所周知,合拍片身份的獲得可讓投資方的分成比例從25%提高到43%,越來越多的好萊塢片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利潤,但目前看來對於合作片的政策可能限制了這樣的舉動。

  樂視影業總裁張昭曾對媒體表示,獲得合拍片的資格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中國投資方的參與,可以在市場營銷上得到補償。

  他透露,樂視擁有《敢死隊2》在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版權,他們在電影發行推廣上花費了不少力氣,讓影片在和《黑暗騎士崛起》《超凡蜘蛛俠》《普羅米修斯》3部電影競爭中獲得優勢,中國票房佔據該片全球總票房的19%。

  深度參與

  “鯊口”內地票房是海外三倍

  主打3D災難驚悚元素的《鯊口逃生》於10月12日上映后,就因為災難和驚悚相結合的商業元素得到了年輕觀眾的認可,加上3D銀幕方面隻有《太極1》的競爭,讓影片成為今年10月最大黑馬。根據《中國電影報》提供的數據,影片上映20余天后累計票房超過1.5億元人民幣(約2400萬美元),而它在澳大利亞的票房僅80萬美元,除中國外,全球總票房也就750萬美元。

  影片在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未進行廣泛上映,9月18日就發行了DVD。綜合看來,中國觀眾成了這部合拍片的最大買單者。

  ■ 背后“算盤”

  中方全程參與掌握主動權

  《鯊口逃生》是作為合拍片上映的,它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合拍,但上映后觀眾卻發現,影片的中國元素非常少,沒有中國場景,原本參演的釋小龍幾乎不見身影。知情人告訴記者,《鯊口逃生》拿到合拍片的手續比較早,而且影片確實在北京進行了大量拍攝,花費了將近700萬人民幣的成本,“影片送到電影局審查時,中國演員和中國場景都在,但考慮到和國外的戲份節奏上不搭,隻得最終刪除,這個舉動也得到了電影局的認可。”

  《鯊口逃生》中國投資方之一,雲南電影集團相關負責人於昊告訴記者,這部影片他們的投資佔據30%,國內的營銷宣傳幾乎都是中國人自己完成,他說:“我們知道驚悚和災難類型比較適合國內,而且前期宣傳時導演和女主角都十分配合。另外宣傳物料的准備也非常及時,這都是參與到合拍片中才能得到的好處,比單純購買西片版權要主動得多,更能掌控好中國市場。”

  《鯊口逃生》在中國的巨大成功,讓導演金波·蘭道非常興奮,於昊也告訴記者他們也計劃和澳大利亞方面繼續類似的合作,影片續集的劇本已經在修改中了。

  (記者 楊林)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