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是近幾年來的新生事物,雷抒雁曾經予以高度關注和熱情關懷。
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我在屯留縣工作,正是大學生村官從起步走向成熟的時期,我所在的單位主管村官工作。這個期間,雷抒雁老師曾數次來到屯留縣,了解、調研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和生活,針對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開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意見﹔針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和創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關心。他曾深入到鄉村企業、田間地頭、創業基地等基層一線,了解村官甘苦,調研村官創業,與村官促膝談心。
村官工作的重點是讓大學生勝任本職工作,難點是沉下心來扎根農村。角色的轉變,能力的加強,真正融入農村,起到實際的作用,對於村官本身和主管部門來說,都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一次和雷抒雁老師交流探討村官的培養,雷老師提出何不成立大學生村官黨校?因為大學生村官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目的就是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人才,為黨政干部培養后備人才。利用縣鄉黨校的平台建立大學生村官黨校,對培養思想好、學習好、工作好、作風好、形象好、業績好的村官隊伍應有很好的作用。在雷老師的建議和倡導下,全國首個大學生村官黨校在屯留成立,幾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大學生村官。
2010年6月下旬,雷抒雁老師來長治參加一個重要活動,專門擠出時間,看望了屯留的村官,並為村官舉辦了一場專題講座。現在想起來,也禁不住思緒萬千。記得是21號,下午有點空閑,雷老師風塵仆仆,先后到昂生藥業村官創業基地、西鳴水村官蔬菜大棚、東藕村村官支書、美人蕉村官苗木花卉種植基地等,調研村官創業和村官擔任農村支書等情況。每到一處,雷老師都是興致盎然,飽含著對村官的興趣和感情,詳細詢問,認真了解,對村官的創業有著深切的厚望。一直到夜色朦朧,才依依不舍地與村官道別。22號雷老師公務忙了整整一天。23號上午,雷老師推遲了返程時間,到屯留為300多名村官和村官工作者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到今天回憶起來,屯留村官們依然印象深刻,銘心刻骨。
兩個多小時的精彩演講,雷老師在沒有准備、沒有講稿的情況下,妙語連珠,滔滔不絕。漫談式的報告,飽含著人生的哲理﹔散文式的演講,浸潤著生命的智慧﹔談心式的輔導,滿載著深切的希冀。雷老師開宗明義,對村官指出,“農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你們作為大學生村官,寄托著無數人的希望,承載著無限的可能,見証著農村的變革。你們現在剛剛到農村一、二年,不能指望很快就能懂了農村,融入農村,你們要放下大學生的架子,認真地學習農村、了解農村,首先要深入下去,深入農村生活,積極參與農村工作﹔工作要注意方法,比如應該挨家挨戶走訪,做深入細致的調研,了解農民的生活習慣、文化習慣、衛生習慣等。你們當上了村官,既是重要的人生經歷,也是素質和能力提高的途徑,同時也是人格的形成過程。不經過幾年的磨練,你們的思考方式、工作方式是不會貼近農民的。不能為農民著想的村官,那就不能稱之為村官,至少不能稱之為稱職的村官”。
面對年輕人,雷老師語重心長,娓娓道來,“你們都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人,要學會吃苦,遇事不要抱怨,不要埋怨,不要總懷念學生時代,要在農村工作中發現自己,找到一個新的自己。要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學校教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要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查能力、了解實際、掌握情況能力,要在處理各種事情中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要浪費時間,浪費自己的青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工作方式,一個人的位置決定了他應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要學以致用,不要浪費機會”。
針對有的村官剛來農村,不適應環境,又迷茫,有困惑,雷老師就講起了故事,“我想說一下,你們年輕人也許不愛聽,像什麼事事如意、一帆風順都是不可能的,做事會遇困難,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十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說是一個孩子第一次坐火車,過隧道的時候,燈都滅了,一片漆黑,他很害怕,嚇哭了。可是隧道一會就過去了,又恢復了明亮,他也不再害怕。這就告訴我們,碰到挫折,就算害怕也不要絕望,要始終保持希望。如果害怕,就要讓自己強大起來,起碼能夠自保,黑暗過后總會有光明。一定要挺過去,要得經得起考驗,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做人做事都是這個樣子。文革中,知識分子劃成右派的不知道有多少,有多少人被打倒,自己結束了自己,又有多少人挺過來,見到了光明?人不能一打就倒,你們的人生剛剛開始, 社會無論如何發展,都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首先,你們要強大自己,提升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能力,我工作幾十年了,到現在也還是學著學習,學著工作。時代在變,人也在變,工作的內容、方式當然也在變,不強大自己怎麼行?固步自封是不行的,一定要強大自己。而且,要把為人民辦事,為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最高准則,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言行對與不對、當與不當的標准,隻有老百姓認可了那才是好,才是體現一個人價值的最真實肯定。對於村官來說,當然就是‘農民贊成不贊成’、‘農民高興不高興’、‘農民答應不答應’是體現村官價值的最直觀體現”。
最讓人感動和震撼的是,雷老師講起了自己的經歷,“每個人生下來以后,都有一生一死。拿我來說,2003年發現患了直腸癌,我曾寫過‘把前途交給命運,把命運交給海洋,我心平靜如紙,沉重的紙鎮壓著洶涌的波瀾’,經歷過手術台上的生與死,我認識到,生命其實很強大,有無限可能。一個人從哪裡來,向哪裡去,都是無從知曉的,唯有把握現在。一個真正優秀的人,不論做什麼事都應該追求完美,在機會到來的時候牢牢抓住,不能撒手。如果機會擺在眼前你卻沒有辦法把握,那就是巨大的遺憾。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自我修煉,強大自己,才有能力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把握住,運用好”。聽了雷老師的一席話,屯留的村官享受了一次精神上的大餐,靈魂得到了洗禮,思想受到了震動,使這一大批村官對生活的理解、對工作的態度、對人生的認識,有了全新而深刻的感悟。
現在想起這些,仍覺似在昨天,雷老師帶著關中口音、略感磁性的聲音,就縈繞在耳邊。可是,這樣的聲音再也聽不到了。“雷抒雁老師今日凌晨逝世了……”2月14日上午接到好友老萬的電話,我一時怔住了。正在老家省親,聞此噩耗,一時反應不過來,怎麼可能?年前剛剛見過雷老師一面,約好春暖花開,再上太行,到長治郊區走走看看。其音其容,如在昨日。可是,消息千真萬確。恩師病逝,已然天各一方,心中不免淒然。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魯迅文學院進修,有幸聽了雷老師一課,自此結識了這位詩壇大家,並一直延續亦師亦友情誼至今。
……
記得2007年秋冬之交,雷老師來長治,我陪同到沁縣南涅水石刻造像館、太行山大峽谷採風,登山淌水,觀景賞樹,幾日行程,愉悅而歡欣。
記得2008年10月,在西安出席第二屆中國詩歌節,與雷老師一塊參加活動,度過了幾日愉快的時光。雷老師回到了家鄉,明顯十分高興,晚宴還要小酌幾杯,暢懷言笑,詩人的真性情顯露無遺。
記得2009年初,岳父整理好年輕時的文集,我電話約請雷老師題寫書名,不過幾日,雷老師就寫好《先撿后剪集》一橫一豎兩幅書名寄給我了,囑我選用其一。得此墨寶,岳父愛不釋手,連稱“這是我一直仰慕的大家啊”!在編印成書時,封面用了豎幅,扉頁用了橫幅。
記得2010年春天,我的新詩集《紙上行走》出版,雷老師欣然作序《紙上行走:輕重功夫》。雷老師寫到,“遠遠看金所軍在紙上行走,是一種美妙的姿態﹔仔細地分析他的行走方式,又讓我們感慨無限。春天到了,很想看看他在春色裡的行走姿勢”。
記得2011年,我到了新的工作崗位,雷老師細細地叮囑我,“一定要踏踏實實做事。多到基層,多到一線,多為老百姓辦實事”。
記得2012年6月底,雷老師作為中國詩歌學會會長,受邀率隊參加中華祈福節,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考察了長治郊區的文化旅游產業。郊區國保單位觀音堂、省保單位壁頭遺址,還有玄宗廟、師曠故裡都給雷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老師實地看了文化園區建設、聽取了起雲台文化旅游景區的規劃設計后,均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
雷老師是詩人,也是戰士。他的視野是向上的,寬廣的﹔他的眼睛是向下的,悲憫的。他的詩文記錄了時代,銘刻了內心﹔他的思考純潔而深刻,他的靈魂澄澈而睿智,他的形象是碑是山崗。與他的交往,就像在閱讀一冊豐富而深刻的大書。
一切隨風逝去了,唯留美好的回憶。屯留的大學生村官聽到消息,個個悲痛萬分,他們都以不同的形式,或發微博,或寫詩詞,或撰文章,表示哀悼之情。我也在第一時間趕到家中吊唁,並撰挽聯兩幅,囑兒子金紹農發了微博以示紀念,“抒正氣小草歌唱成絕響,雁留聲人生寫意照肝膽”,“抒心聲激揚天地血脈,歌小草震蕩碧霄雲雁”。
春天到了,小草又發芽了!雷老師,您在哪裡呢?!
(山西省長治市郊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金所軍)
![]()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