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文化專題>>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

“海內第一橋”洛陽橋:每塊石頭都在講述著“海絲”的故事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2014年08月19日14:10

洛陽橋在泉州東北洛陽江上,是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原名萬安橋,建於北宋年間,宋皇祐五年(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洛陽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洛陽橋在泉州東北洛陽江上,是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原名萬安橋,建於北宋年間,宋皇祐五年(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洛陽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下一頁

人民網泉州8月19日電 (陳苑)“站起來像東西塔,躺下去像洛陽橋”是泉州人對泉州精神的精辟概括。在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活動即將啟動之際,人民網海上絲綢之路國內線報道團隊於8月16日中午到達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站——泉州,當天下午,採訪組集體來到了這座被譽為“海上第一橋”的洛陽橋,踏上這座歷經千年風雨的古橋,傾聽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傳奇故事。

洛陽橋,位於福建泉州城東13公裡的洛陽江入海口,是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原名萬安橋,建於北宋年間,宋皇祐五年(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洛陽橋是古代著名的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

“有首歌唱得好,‘這裡的石頭會唱歌’,我們洛陽橋上的石頭就會說話。”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研究員黃真真告訴記者,洛陽橋上的石板顏色深淺不一,有長有短,最長的石板長達11米。世事滄桑,洛陽橋曾先后經歷17次修復,所以橋上的石板來自於不同的朝代,年代最久遠的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

在洛陽橋的兩側,目前種有一大片紅樹林,這些紅樹林的生長,今后會對洛陽橋的保護造成一定的影響。黃真真對此十分擔憂,“這些紅樹林越長越高,漲潮的時候,被紅樹林包圍的洛陽橋就會變成一座陸地橋,這對洛陽橋的文化景觀是一種破壞。”

風雨千年,洛陽橋曾見証了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歷史,今天的洛陽橋仍然在發揮著它的交通作用,21世紀海上新絲路未來還將從這裡向世界延伸。

【1】【2】【3】【4】【5】【6】【7】【8】【9】【10】

分享到: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鄭州投資3億世界客屬文化中心9…
  2. 2四川青川:中藥重樓價格瘋漲 一…
  3. 3成都警方開展緝槍治爆行動 夜查…
  4. 4成都:奢侈品5折“白菜價” 市…
  5. 5故宮66年來首次展出老照片  
  6. 6桂林:村民被洪水卷走 爬上電杆…
  7. 7輕鬆月入十萬元——湖北查獲涉2…
  8. 8天坑裡的“動植物王國”
  9. 9中國那麼大 我們去看看
  10. 10福建平和未成年孕婦暴打初二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