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張掖8月28日電 (記者李岩)昨天,“一帶一路”網絡文化非遺採風團,來到了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的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參觀,並隨即尋訪了裕固族服飾傳承人之一柯翠玲。
裕固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人口稀少,現存僅1.3萬人,主要集中在肅南縣和酒泉市,是甘肅省特有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以畜牧業生產為主。
因受地域及人口所限,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這支游牧民族,其服飾、習俗、語言、紡織技藝等多方面都曾面臨失傳的危險。為了不讓這些古老文明失傳,近年來,肅南縣已創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7項。
此次參觀採訪,最打動採風團的是一位名叫柯翠玲的“土豪館長”,說她“土豪”,是因為她的收藏品每一件都是珍品,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叫她“館長”,是因為她擁有著28000平方的用地,1000平方米的私人展館。
更讓記者們感覺到驚訝的是,如此巨大的一筆財富,館長柯翠玲卻選擇了“概不出售”的態度。“如果今天我一二兩百萬賣出去了,那麼30年后,我的子孫再想買回來,也許一千萬都不夠。我沒想過賺錢,我想的就是為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點東西……”
年過半百的柯翠玲從20歲開始,收藏裕固族人丟棄的老物件,雖是當地公務員,但也被家人開玩笑說她是“撿破爛的”,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一撿就是30多年。“我就是愛收藏這些,剛開始自己也不知道它們都是些什麼東西,但通過學習,我才了解到這些都是我祖輩留下的’寶貝’。”
經常被邀請去外地參加各種展示活動的柯翠玲坦言,展示過程中,很多人都驚訝於她收藏物件種類繁多、龐雜有序,很多收藏家甚至當場就願出高價購入,但都被她婉言謝絕,現今她的最終夢想是百分百還原裕固族的八大村寨舊貌,展示物件是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裕固族文化。
2012年,柯璀玲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裕固族服飾傳承人。由此,她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了,“近幾年國家是相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給予了很多資金和物力上的大量支持,我們真的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柯翠玲透露,自己辦這個小博物館,大概需要500多萬,光國家貸款就達到了190萬。
現在的柯翠玲不再為資金發愁,然而細心的她也發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方面,還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肅南縣一共有96個傳承人,這些人到底都有沒有發揮他們的作用,我們不得而知,有很多傳承人是沖著錢去的,沒有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另外還有的人覺得開博物館很賺錢,也想投資開博物館,我覺得這些行為的不是很理智,國家應該加強在這個方面的監管力度。讓民族文化的傳承發揮起真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