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文書精萃》新書發布研討會成功舉行【2】

【查看原圖】
黨委書記楊金廷教授致歡迎辭
黨委書記楊金廷教授致歡迎辭
來源:人民網  2017年06月07日21:53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史江民) 由邯鄲學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康香閣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太行山文書精萃》新書發布研討會”6月3日在邯鄲學院隆重舉行,發布會由邯鄲學院和文物出版社共同主辦。這是自2013年底首次提出“太行山文書”這一新文書概念以來第一次公開面世,太行山文書將與安徽的徽州文書、貴州的清水江文書構成三大民間文書群。它的出版將為華北鄉村社會史研究提供珍貴的第一手原始資料,對於推動我國地方民間文書的整理研究和比較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文物出版社原社長、現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題寫了書名,清華大學歷史學教授仲偉民撰寫了前言。

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西大學、文物出版社、《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河北省社科院等高校、科研機構的3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發布研討會。邯鄲學院黨委書記楊金廷教授、副校長魯書月教授、河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長及邯鄲學院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繼民研究員、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康香閣編審、黨支部書記王麗萍教授、副院長馮小紅教授、科研處處長王永芹教授、特聘教授喬福錦先生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由邯鄲學院副校長魯書月教授主持。

邯鄲學院黨委書記楊金廷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介紹了邯鄲學院的學科建設概況,以及太行山文書的收藏、整理和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和學術研究前景。文物出版社副社長何洪先生對新書的出版和太行山文書整理研究上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

邯鄲學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太行山文書精萃》主編康香閣編審簡要介紹了編排過程、方法和特點等。

編撰過程,2013年底邯鄲學院入藏一批民間文獻,估約10萬件(至今已達20萬件),在入藏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根據文獻的來源地和種類兩大要素,經過論証,同意將其定名為“太行山文書”。隨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准備,成立了《太行山文書精萃》編委會,聘請了學術顧問、確立了主編、副主編和編輯人員,開始工作,於2015年底完成初稿,交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版本設計為精裝、彩印、大16開,經過雙方緊密合作,至今三年,終於付梓。

在編排上,《太行山文書精萃》從入藏了的約20萬件民間文書中選擇了137件,按類編排,大類又分為44個小類,類型相同者再按時間順序排列。全書分為個體文書、家族文書、村落文書、教育文書和日用文書五大類。其中,個體文書包括:婚書、信件、日記、作文、個人檔案和學習筆記6個小類﹔家族文書包括:族譜、籍賬、家史、分單、繼嗣文書、開單、串票、買賣契、典當契、補契、贈約、驗契、租契、土地房產証、借據、股票、合同17個小類﹔村落文書包括:村庄牌冊、村約、納糧單、籍賬、借據、戶口簿、調解書、村檔、工作筆記、祭祀文書10個小類﹔教育類文書包括:課本、教材、講義、作業、讀本5個小類﹔日用類文書包括:善書、醫書、治家箴言、文公家禮、尺牘、雜字6個小類。

在特點上,該書收錄的文書大致有六點:一是時間跨度比較大。收錄最早的一張文書是明代萬歷十六年(1588)《平順豆口裡張廷項賣地死契》,最晚的一張是1971年《武安仕裡店大隊第九生產隊各戶往來登記簿》。時間跨越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歷史時期,長達483年。二是地域分布比較廣。收錄的文書涉及河北、山西、河南、山東等區域,以冀南、豫北、晉東南交界處的太行山中段為核心。三是連續性比較強,比如,邢台北尚汪村村檔,自晚清至20世紀60年代,多達300卷冊。山西昔陽縣長嶺村村檔自1948年至1984年長達44年,非常系統完整。四是學術性比較強,在選材上不僅僅是選擇品相好的文書,而且學術關聯性強。比如,在個體文書“婚書”這一小類,就選擇了下婚帖、卜吉帖、訂婚証書、結婚証書、離婚証書、再婚証書、法院判決離婚表等,這之間都有關聯,更具有了學術意義。對每一件文書進行鑒別,給出了名稱、年代、尺寸,有的給出了簡單的介紹。五是公布了部分稀有文書。例一,《山西忻州諸鄉村牌冊統計簿》,形成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至光緒六年(1880),這種形制的保甲冊在徽州文書、清水江文書中至今還未見過﹔例二,昔陽縣長嶺村土改果實賬中有一本賬冊,該賬冊正面記載的是土改果實,背面是油印本“京師大學堂倫理學講義”,有“大學堂副總教習張鶴齡講述”字樣。據查閱,該講義在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目錄均未見有著錄,是目前已發現的京師大學堂時間最早的倫理學講義油印本﹐版本價值極高。例三、收錄了抗戰時期的油印本“抗日三字經”,是目前已發現的唯一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民主政權建設主張的“三字經”藏本。六是形制多樣化。在入藏的文書中,既有契約、婚書等單頁文書,也有日記、村落檔案等多冊多卷文書﹔既有手抄本、版刻本,又有房肆刻本、家族刻本﹔既有套印本、石印本,又有插圖本、油印本等。

在研討階段,與會專家圍繞《太行山文書精萃》給出了很好意見。中國社科院宮長為研究員肯定了邯鄲學院太行山文書整理研究方面做出的成績,提出了“三個價值”、“兩重特性”及“一個初識”的觀點。山西大學行龍教授針對太行山文書談了兩點感想,認為本書的出版發行必將進一步推動了民間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太行山文書整理研究工作,既具有文獻意義、學術意義,更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對收錄昔陽縣長嶺村檔案的系統完整性非常驚訝。清華大學仲偉民教授認為本書的出版使邯鄲學院太行山文書研究中心走向了一個新的台階,是向社會亮出的一張名片,后續太行山文書的整理與研究工作更為重大。他看到其中收錄的一張戶口本是由母親作為戶主,進一步改變對傳統婦女地位的看法,在民間孩子的父親去世之后,盡管他的兒子已經成人了,但戶主依然是他的母親,這和傳統教育是不一樣的。《光明日報》戶華為先生講道,太行山文書這幾年能夠發展這麼快,很快就出成果了,很高興。看了這本書感覺很真實,很接地氣,很鮮活。希望將文書來源地在地圖標出來,以便勾勒出太行山地區村落的直觀面貌,使讀者一目了然。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舒建軍先生提出,要逐步地從邯鄲地方的研究走到一般社會意義的研究、歷史研究要和現代研究結合,北方村落研究和南方村落研究相結合等,華東師范大學牟發鬆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趙旭東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張榮強教授、《河北學刊》副主編馮金忠先生、文物出版社劉永海先生等專家學者,對太行山文書的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專家研討由學術顧問孫繼民研究員主持。

《太行山文書精萃》一書是第一部向社會展示太行山文書整理成果的公開出版物。發布研討會的召開必將推動太行山文書整理研究工作向縱深領域發展,進一步擴大太行山文書的學術影響力,對於提升邯鄲學院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具有重大意義。邯鄲學院地處一隅,一批默默無聞、扎根基層、深耕學術的老師們以勤奮和智慧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學術領域,其豐碩成果和研究潛力受到教育界、學術界密切關注和高度肯定。

分享到:
(責編:崔東)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