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新疆的前景一定更加光明

      本报乌鲁木齐6月16日讯 6月16日下午,“开放的新疆:印象与期待”座谈会在新疆大学举行,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新疆的历史和未来,畅谈所见所思,交流观点见解,展望美好前景。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主持座谈会。

    2024-06-18 11:02
  • “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纪实

      6月的新疆,繁花似锦,瓜果飘香。 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专家欢聚新疆,参加“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及参访活动。

    2024-06-18 10:46
  • “网红”院长姜铁红直播间带领全网“一起奔腾”

      5月23日晚,由道中华文宣平台主办、抖音平台首播,主题为“一起奔腾吧”的直播活动在网友的关注和期待中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特邀近期火遍全网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教授担任嘉宾主播,通过对民族舞蹈的精彩展示和诠释,点燃了全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奔腾》爆火出圈背后,传统经典作品的价值回归 直播于19:30拉开序幕,姜铁红与学生再现“出圈”舞蹈《奔腾》,激昂的舞姿与热情的演绎迅速点燃直播间氛围。

    2024-05-25 17:23
  • 倒计时1天! 道中华“曼行国道·219”明日正式启动!

      “道中华”边疆行之“曼行国道·219”活动将于5月11日在广西东兴正式开启。 此行由著名文化学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蒙曼带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倾情加盟, 与“道中华”一起 深入219国道沿线的村寨、 学校、博物馆等地, 用文化的视角去 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 在带领读者“行万里路”的同时“读万卷书”。

    2024-05-10 17:33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为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组织编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 笔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特色及其教育意义》一文中,指出该教材的特色明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统一、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并认为该教材的出版,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五个认同”,有利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04-04 12:07
  • 【道中华】陶器,一把破译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钥匙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发声。8月1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对外展出。

    2023-08-04 19:41
  • 贵州“村超”:乡村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高分答卷

      头槌破门,中场吊射,超远任意球直挂死角——这不是世界杯,这是中国贵州的“村超”。“村超”,全名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以三宝侗寨8个村代表队为基础,邀请各乡镇(街道)以村为单位组队参加。

    2023-08-03 11:20
  • 【道中华】《长安三万里》:一封写给中国人的浪漫“情书”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今明月终照我 相逢有缘与长安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国人心中也构想着不同的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鲜衣少年,亦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酒后诗仙,每一句都能勾勒出这位盛唐传奇人物的剪影。

    2023-07-19 09:48
  • 【道中华】大熊猫因何得名,又如何成为世界团宠?

      世界在变,但大熊猫自古被赋予的和合共生、友善包容的美好寓意不变,愿这个可爱物种与人类一起,在这个星球上度过一个又一个和谐百年。 7月11日,旅居韩国的大熊猫时隔三年再度传来喜讯,大熊猫“爱宝”于7月7日清晨顺利产下一对雌性双胞胎幼崽。

    2023-07-12 16:09
  • 【道中华】传世孤品“瓷母”是如何诞生的?

      文艺皇帝与创新工匠的联袂 说起瓷器,中国人不会陌生。但在中国制瓷史上,有一件被称为“瓷母”的陶瓷珍品,却未必为公众所熟知。

    2023-07-12 10:54

  • 【道中华】它为何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建立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管辖、治理西域地区的一项重大举措。 彼时,西域都护所辖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天山以北,其治所设于乌垒,乌垒“与都护同治”。

    2023-07-05 16:46
  • 【道中华】非遗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各族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彰显于互嵌共生的生产生活中,在互学互鉴的世代传承中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无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7-05 16:45
  • 【道中华】煎饼鏊子:一“烙”几千年

      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鏊。 鏊(ào)子,是做烙馍和摊煎饼的主要工具。

    2023-07-05 16:32
  • 【道中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久远博大,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2023-07-05 16:31
  • 【道中华】中华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

      ??“江流九派尽朝宗”,这是明末清初诗人蒋玉立《渡江》中的诗句,意思是说,所有的河流最终都奔向大海。这句诗生动地表现出“宗”的包容力、“派”的方向感以及潮头的牵引力,恰似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和方向。

    2023-07-05 16:31
  •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