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要时时想到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中国民间文艺家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逐渐凋零,技艺濒临失传;有的欣欣向荣,传承人的徒弟也成了大师。为重拾传统文脉,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指尖上的国粹》系列报道,为您讲述“非遗人”的传承故事……
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十八罗汉被精心放置在仅拇指大小的半个核桃皮里,表情生动、栩栩如生的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被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被破成两半的葫芦肚里……走进“面塑大师”郎志丽家中,一柜子琳琅满目的面塑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面人郎”第二代传人郎志丽从父亲郎绍安手中接过面塑这门老北京传统技艺,一生相伴,风雨无阻。
风雨传承:冰心嘱咐郎志丽学好父亲手艺
今年72岁的郎志丽头发花白,面容慈祥,聊起“面人郎”百年的历史,她记忆犹新。据介绍,郎绍安年少时家境清贫,12岁师从面塑艺人赵阔明,一边在街上摆摊做小生意一边捏面人。心灵手巧的郎绍安不断钻研,面塑技艺精湛,捏出的面人越卖越好,逐渐赢得了好口碑。解放初期,粮食紧张,为了继续做面塑,郎绍安一家人想方设法“从牙缝里省出白面”,“我们多吃糙粮,把省下来的白面都留给父亲捏面人。”郎志丽回忆说。
在几个兄弟姊妹中,郎志丽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分,“五六岁时就给父亲打下手,他捏一个小人,我就在旁边边看边学,帮他捏糖葫芦、桃子、萝卜之类的小配件。”
1957年,15岁的郎志丽女承父业,进入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潜心学习研究面塑艺术。同年,冰心老人来到研究所采访郎绍安,对面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问我父亲‘您现在带徒弟么’,我父亲就指了指站在桌边的我,说‘她就是我的徒弟,也是我的女儿’。冰心采访结束,我带她去展室参观,她就嘱咐我‘你要好好跟你父亲学,把这门手艺学好’。”回忆到这里,郎志丽眼中饱含深情,曾经的叮嘱她从未遗忘,她用一生不懈地努力实践着自己内心的承诺。
艰难岁月:朱德关心面人郎免遭技艺失传
郎绍安由在街头流浪卖艺变为有固定工作,可以安心创作面塑,源于一次机缘巧合。建国初期,政府开始寻找散落在各地的民间传统艺人。郎绍安带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参加了几场展览,他根据当时的革命题材所精心捏制的一套名为《智取华山》的山水人物十分生动,引起了朱德的注意。当朱德得知“面人郎”还没有正式工作时,就立即让随行的工作人员记录了下来。不久,郎绍安被安排到美术服务部工作。
后来到文革时期,郎绍安一家不得不放弃了面塑的工作,“父亲被安排去打扫卫生、推煤渣,我被安排去做石膏像”。郎志丽不愿就此与面塑“分手”,一有时间就躲在家里偷偷练习捏面人,捏好了就藏在家里,没敢告诉任何人。
1970年,朱德到工艺美术厂视察,听说“面人郎”父女不再捏面人时,他提出“面人应当恢复,民间艺术不能让它失传”。于是,在朱德再一次关心下,郎志丽和父亲终于有机会重拾面人艺术。
郎志丽对记者说,虽然有过一段心酸的艰难岁月,但几十年来她自始至终都没有放下面塑这门手艺,“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儿,我对得起自己这一辈子”。
匠心独运:一个葫芦装下水浒一百零八将
相比父亲,郎志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的面塑作品打破了传统面塑作品形式的局限,不断创新,题材丰富,造型别致,用料也匠心独运。“葫芦”面塑是她的创新,其代表作、葫芦《水浒一百单八将》就源于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一次,朋友送给她一个葫芦,她爱不释手,突发奇想,把葫芦对半劈开,将水浒一百零八将放在其中,“一边放54个小人,还有山石、树木、花草点缀其中,再利用葫芦本身的形态,画成一双对语的仙鹤”。郎志丽的微型面塑技巧炉火纯青,见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除了核桃皮、葫芦,还有小酒盅、造型独特的镜框等等,郎志丽擅于从生活中发掘创作灵感,无时无刻不在发现。她指着一个做工精美的贝壳观音面塑作品,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吃饭的时候剩下的贝壳,想着能做点什么,我就给偷偷带回来了。”
郎志丽对《红楼梦》情有独钟,根据小说情节,她创作了不少有关红楼梦人物的面塑,小到要用放大镜观看,能装进核桃皮里的《黛玉初进贾府》;大到人物有手指般高,可展现盛大场景的《元春省亲》……一个个人物姿态各异,活灵活现,连细微的头饰珠串都颗颗清晰可见,堪称巧夺天工。
除了传统人物,卡通形象也为郎志丽所喜爱,“史努比、唐老鸭、米老鼠、奥特曼……”细数自己做过的卡通面塑,郎志丽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伉俪情深:刻瓷艺人为面塑申遗奔波多年
“我们是1957年6月5日认识的,就在同一个屋里上班”,当年,郎志丽和丈夫陈永昌同年进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跟随各自的父亲学习手艺,由此结缘。陈永昌的父亲陈智光是北京有名的刻瓷艺人,曾在清朝造办处工艺局学习刻瓷。
聊起自己的丈夫,郎志丽赞不绝口,她幽默地唤他“陈老师”,“‘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陈老师刻瓷这门手艺,”说着,郎志丽拿出了丈夫的一件“内刻”作品向记者介绍,“内刻”是丈夫的独创,是用特殊的工具在瓶子里刻出图案,然后上色,比内画更难。“刻瓷现在是北京市级非遗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当年他为了帮‘面人郎’准备材料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这才耽误了下来。”郎志丽遗憾地说。
2005年,郎志丽夫妻初次听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消息,便开始着手准备申报,“陈老师为了给我准备电子版的资料,从头学起了拼音打字,”由于渠道不对,材料交完后没了音讯。2007年,第二批申遗开始,夫妻俩又忙碌了起来,这次顺利完成区级、市级、国家级“三级跳”,2009年,“面人郎”正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如今,老两口的作品摆满一屋,但他们并没想过拿出去卖,靠这个这挣钱。郎志丽家有一儿一女,“儿子学了陈老师的刻瓷,女儿学了我的面塑,外孙女也学了我的”,此外,目前还有三四个徒弟跟着她学习。郎志丽最后说到了自己的两个心愿:一是把徒弟带出来,传承“面人郎”的手艺;二是继续捏面人,多留下些细致的活儿给后人。
背景资料:
面塑俗称为面人、江米人。历史上民间有逢年过节用面粉捏“月糕”、“面鱼”等习俗,由此产生面塑艺术。北京面塑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吸收其它艺术之精华,广采众长并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面塑艺术派别。“面人郎”是其中的一个流派。“面人郎”面塑的制作技法,包括揉、捏、揪、挑、压、搓等。制作时还要用一些工具,例如,拨子多用来制作眉毛、裙摆和袖褶,梳子用来做项链或人物的牙齿、毛织物。2008年,“北京面人郎”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刻瓷的产生,最初是为了保存被题写于瓷器上的笔痕墨迹,至清代后期,刻瓷艺术十分兴盛。北京刻瓷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瓷板、瓷器上刻画、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的手工技艺。其显著特点是将錾刻和绘画的高度统一,主要技法有錾、刻、镌,手法上有点、勾、起、跳、擦、转、捻等。作品题材一般以水墨画为主,内容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禽兽、诗词文赋等。2009年,“北京刻瓷”入选北京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文化遗产日特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