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留住古村落的本来模样:内生动力激发传统村落活力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5年11月16日08:39

从江县占里侗寨的留守祖孙(记者 郝迎灿 摄)
从江县占里侗寨的留守祖孙(记者 郝迎灿 摄)
下一页

人民网贵州凯里11月16日电 (记者 郝迎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民族自治州,截至目前,全州共有276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了全国的10%还多。但是骄人的数字背后也不乏尴尬的现实,大量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地处山区,村落景观保存得相对完整的同时是当地的欠发达和欠开发,大多村寨处于自然代谢状态。当封闭的农耕村落受到现代市场的裹挟冲击,相当部分的村落或是走向“空心”、衰落,或是异化为给游客上演“日常生活”的舞台,而离我们远去的,是那份最初的乡愁。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黔东南州将一座传统村落视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对房屋建筑、村落格局、非物质文化等进行整体性保护,从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条件入手,逐步激发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

困惑——

发展与保护的两难

四面环山,一条小河潺潺流过,几百座吊脚木楼依水而建,村内寨外,处处有歌,事事有歌。这是从江县小黄侗寨,诗的故乡,歌的海洋。

靠着唱侗歌,小黄富了起来。记者多次到小黄采访,但现在坐在村口新修的鼓楼打量寨子,红色砖房与吊脚木楼混杂林立,已变了当时以吊脚木楼为主体的模样。

循着捶打侗布的清脆声响,走进一处木楼。房子低矮阴暗,虽是白天,屋里仍亮着昏黄的灯光。堂屋兼做厨房,地上随意躺着4大缸酒糟,房顶各处结了蛛网。

53岁的吴厦晚婷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这房子已经盖了16年,住着不舒服,容易受潮,也不隔音,前两年在寨子上面建了砖房,既能看得到天,又不漏雨。”吴厦晚婷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村民的心声,砖房采光好、隔音、防潮,相比工序复杂的吊脚楼盖起来也简单,招呼几个亲戚朋友,几天就可以起一层。

小黄的困惑并非个案,随着收入的提高,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和保持村庄原有形态正成为一对越来越难以调和的矛盾。

“少数民族非常淳朴,甚至晚上睡觉夜不闭户。现在去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多,挣了钱回来就要改造房子,有的还学城里人装不锈钢护栏、防盗门窗,让人哭笑不得。”黔东南州住建局局长吴春说。

面对政府部门的“围追堵截”,村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防火。“传统侗寨都是木质结构,防火压力大,小黄每年发生十几起火患,成灾的至少三起。”高增乡党委书记梁述珩说。在小黄所在的黔东南州,传统村落建筑几乎全部为木质结构,防火等级低,近10年,发生火灾716起,受灾5583户,烧毁建筑528600多平米。

让人更为忧虑的是,处在边缘位置的传统村落的衰败。剑河县柳川镇巫泥村,这个去年才通水泥路、自来水的深山苗寨,虽然人均耕地不到半亩,但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处于撂荒状态。“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老支书杨昌辉说,“巫泥,污泥,就是一个很脏的地方。”泥泞到的道路、遍地的垃圾、村中篮球场杂乱堆放的沙石,至少在一个外人眼里,这和一个普通的“空心村”没什么两样。

而黔东南全州276个传统村落,相当部分都面临着类似的窘境。“大部分村落均匀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青壮年外出务工,生产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保护村落的主体流失,村落破败严重。”吴春说。

固守——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在现代市场冲击下,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大量传统村落日渐失去其活力,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传统建筑的废置倾圮,更致命的是传统文化习俗的衰败和断裂。

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粟周榕把传统村落看做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田土、村庄建筑,也包括人的活动及其间的风俗、文化、秩序等。这些习俗、文化都来源于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例如刺绣、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等都是农耕文明的附着物。”粟周榕表示,时代在变,生产生活方式在变,当这些仪式、习俗不再被生活所需要,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针对这种局面,当地已有行动。“选取部分交通条件较为方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发展旅游、民族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产业,将传统村落具备的优势转化为提高村民收入的门路,探索出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贵州省住建厅副厅长杨跃光表示。

同属从江县的岜沙苗寨是这方面的典型。“肩上没枪,女人看不上”,岜沙苗寨,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村民可背着火枪在寨子里随意行走。登上滚老旺家的木楼,墙壁上挂着四把火枪,枪管黝黑发亮,看得出主人时常的精心擦拭。

“山上的野兽都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打了。”虽然有十多年的时间寨子的人基本没有再出去打猎,但这里的男孩子等到15岁的时候举行成人礼,被寨老授予一支火枪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仪式。“男孩子到成人礼还要留‘户棍’发型——头部四周剃光,顶上挽一个发髻。”滚老旺说。

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固守更多地来源于看得见的实惠,“枪手部落”的名头为岜沙吸引到了大批游客,当地的古老传统活动也渐渐从自发转向常规表演。村里组织了两支表演队,靠着给游客表演放枪、歌舞、成人礼等节目,每人每月大概可以得到三四百元的收入。2014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以往单纯依靠传统耕作的岜沙人的预想。

虽然也时常面对商业化的质疑,但对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岜沙人来说,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旅游发展起来了,村民可以赚些家用钱,还有公路、路灯、厕所,都在政府扶持下修好了。”岜沙村支书贾元两说。

吴春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最为根本的是激发村庄的内生动力。“如何让群众从保护中得到实惠?旅游是一条路,但也不宜夸大旅游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引作用,在大部分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首先解决群众的生活水平问题。”

变化——

完善基础设施让群众住得舒服

为了留住传统村落的本来模样,省里和黔东南州在实践中已做出了大量的探索。“首要的是通过规划设计引领保护,将传统村落列入规划编制强制性保护内容,明确传统村落不能大拆大建。”杨跃光说。

而黔东南州已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上升到地方性法规的高度,近年先后颁布的《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和《民族文化保护办法》均明确新、改建建筑物应与村寨整体建筑风格协调一致。

不过,吴春表示这几部地方性法规并不是刚性的约束机制,对村民的行为只能起到倡导的作用,“最根本的办法,是在保护好原有建筑的同时让村民看得到希望,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老百姓住得舒服。”

鱼住滩,人住湾。走进雷山县郎德上寨,群山竹木葱茏,小溪流水潺潺,吊脚楼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寨中小道皆用青石铺就,干净可见纹理。

虽然2012年就已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但郎德人对自己寨子的呵护由来已久。郎德上寨的村规民约里明确规定以砖代木建筑,并且详细规定了新建房屋的建筑规格:三层吊脚木楼最高限在9米以下,屋檐高度7米以下。

郎德上寨村支书吴剑表示:“在少数民族地区,‘榔规’、‘侗款’(苗族、侗族的乡规民约)、祖辈遗训等对人们的约束力在某种程度上要大大高于现代社会的法律条文,郎德上寨的古貌也由此最大程度上保存下来。”

但是,郎德上寨的村民们也并没有因此被阻绝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对于村民建房的需求,主要的办法是在保护规划的范围外划定新的安置点,供村民建房用地。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村里先后通了水、电、网络,还建起了垃圾转运站,环境卫生整洁得多了。”吴剑说。

整合资源向传统村落倾斜,以有限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正成为当地在古村落保护工作中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前年省政府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分别制定了小康路、水、房、电、讯、寨等行动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向传统村落倾斜,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吴春说。

在政府之外,还有社会的力量。2014年,黔东南引入腾讯基金会在黎平县铜关村试点实施“为村”计划,用互联网乡愁的方式探索乡村发展新方式。

穿过铜关村阡陌纵横的田间小道,在一块三面环水的坝子上,与周围山水居民融为一体的“侗族生态博物馆”便映入眼帘。博物馆由腾讯基金会耗资1500万元,动员村民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修建,由 19栋木质吊脚楼组成,包括侗族大歌音乐厅、戏台、民俗文化展示厅等区域。

“铜关生态博物馆就像一所文化学校,它致力于借助互联网的媒介与渠道力量,探索让乡村的人文与自然生态产出最大价值的可复制模式,架起侗族大歌对外传播桥梁,让更多人知晓和喜爱它,让侗族文化更好地被世界认识,也使乡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腾讯企业社会责任总监、“为村”项目负责人陈圆圆说。

【1】【2】【3】【4】【5】【6】【7】【8】【9】【10】
下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图片新闻排行榜

  1. 1张吉怀高铁启动接触网热滑试验
  2. 2南京开启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3. 3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陈梦…
  4. 4广东清远:磁浮建设加速推进
  5. 5福建福州:现代漆画的传承与发展
  6. 6北京:“2021中国童书博览会…
  7. 7军民同心 守望相助
    ——郑州联…
  8. 8高温下的坚守
  9. 9“福海”新生:新疆第二大湖泊的…
  10. 10河南卫辉:消防奋战排涝抢险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