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查看原图】
1887年,21岁的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读书。青年时期的孙中山就关心祖国命运,经常和同学探讨救国方案。
1887年,21岁的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读书。青年时期的孙中山就关心祖国命运,经常和同学探讨救国方案。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6年11月11日11:30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陈灿)11月11日上午10时,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人民网文化频道将精选珍贵历史照片,展现先生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精神,缅怀其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一生。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94年,28岁的孙中山取“振兴中华”之意,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高举民主革命旗帜,广泛联合革命力量,发动多次武装起义,领导人民推翻帝制,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在晚年,他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孙中山先生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提出的“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思想,时至今日,仍未过时。所谓伟大,正是穿透了百年的时光,依然振聋发聩。从这个角度而言,孙中山,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纪念孙中山,不仅是纪念那一代人的血与火,更是审视当今的中国与世界。

放弃改良维新 投身反清革命

1892年秋,孙中山前往澳门开业行医。在行医的同时,他常和同学聚会,谈论救国大计,寄希望于清政府能有变法改革的决心。1894年,孙中山将自己的见解写成八千余字的政见书,转呈当朝实权派李鸿章,希望得到采纳。但是李鸿章拒绝与他会面,这让28岁的孙中山对清廷的幻想彻底地破灭。

1894年11月,孙中山和20多个进步华侨在美国夏威夷,成立了兴中会,第一次呼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兴中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

1895年1月下旬,孙中山从夏威夷到了香港,准备发动广州起义。不过由于起义计划泄露,孙中山领导的首次起义宣告夭折,他本人也不得不自此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发起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随后,在同盟会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出了治病的药方。

在一段历史资料中,孙中山这样说:“那么今天我们要来救这个中国要从哪一条路走呢?我们就是要从这个革命这条路去走,拿这个革命的主义来救这个中国。”

然而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从1906年到1910年,4年之内,孙中山领导的8次起义全部失败。

辛亥革命胜利 推翻千年帝制

1911年初,孙中山得到海外捐款,决定在广州再次起义。4月27日,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寡不敌众,死伤惨重,起义再次失败。

同年9月,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的兵力因此空虚,湖北同盟会的革命党人敏锐地抓住了起义的良机。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同盟会的策划下,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

辛亥革命像猛烈倾泻的暴风骤雨,冲开了数千年的封建闸门,君主专制制度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民主共和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不可阻挡。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次革命护国 帝制从此消亡

1912年8月25日,孙中山将同盟会与其他4个小党联合组成国民党,旨在通过“议会道路”实现“革命理想”。然而,迫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强大压力,孙中山仅担任了91天的临时大总统职务,就不得不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提出辞职,让位给袁世凯,随后还解散了南方的革命军队。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身亡。宋教仁的鲜血,给热衷政党内阁与议会政治的国民党人上了沉痛的一课。

1913年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不到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再次逃亡国外。1914年7月,孙中山召集部分国民党党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旨在重新建立革命政党。

1916年元旦,袁世凯登基称帝,举国哗然。革命党人再一次集结在讨袁的大旗之下,誓死捍卫来之不易的共和。四面楚歌的袁世凯,不得已在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他的皇帝梦总共只做了83天。

两次护法皆败 一心仍求救国

1917年7月,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1922年5月,孙中山北伐直系军阀。不料后方的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入永丰舰才得以生还。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三民主义新解 两党携手革命

1922年9月,在第三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随后,李大钊、陈独秀、张太雷等中共负责人陆续加入国民党。

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此拉开了帷幕。

分享到:
(责编:陈灿、陈苑)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