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朱永新谈儿童阅读:发现向善的力量 要有悲悯情怀【2】

【查看原图】
朱永新、曹文轩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吴亚雄 摄)
朱永新、曹文轩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吴亚雄 摄)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7年06月01日08:03

点击进入人民网文化频道“文艺星青年”工作室>>

【文艺星青年按】“六一”儿童节前夕,人民网文化频道“文艺星青年”工作室特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做客访谈,聊一聊曹文轩的最新作品《穿堂风》,畅谈儿童文学与教育。在曹文轩的眼中,《穿堂风》是一个关于人格、关于尊严的故事,透过文学看见的是人性;朱永新认为,文学是打动人的最好形式,要发现孩子内心向善的力量……干货满满,快来阅读吧!

 

谈《穿堂风》

一个关于人格、关于尊严的故事

男孩橡树因为父亲偷盗,是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炎热的夏天,当其他孩子在草棚底下享受凉爽的穿堂风时,橡树却一人在寂寞而广阔的天地里独处。稻田里、河堤上、水塘边,他自由自在地奔跑、呐喊,仿佛周围的世界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村里屡次失窃,大家都把怀疑的眼光投向了橡树,自尊的橡树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正直与善意激励着成长,橡树最终与偏见达成了和解。

星青年:前不久,曹老师推出了新作《穿堂风》,能否跟我们谈谈这本书的创作过程?

曹文轩:我最近在写作的方向上可能要做一点点调整,之前我写长篇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在20万字以上,可是据我所知,国际上的儿童小说,一般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我有一个想法,让孩子看一些短篇,看规模小一点点的长篇,这可能对他们的写作会有很大的用处。因为特别长的长篇里的水分比较大。短篇就不一样,一个短篇非常非常精致。

另外,我写东西的习惯和一般的作家写东西的习惯并不完全一样,我从来不写昨天看到的事情,我写的东西常常是很多年前的事,必须在我的大脑里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记忆了。就像海里的岛屿,这个岛屿随着潮起潮落,有时候出来,有时候就被大水淹没了。我的记忆里很多这种岛屿,有时候显示一下,潮水一上来以后又淹没了。到了终于有一天我觉得可以我来到这个岛上去了,我就可以动手写作了。《穿堂风》也是如此。

星青年: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曹文轩:这个长篇想表达的是人格和尊严,同时又想告诉孩子们,或者告诉大人们一个道理,人的人格一旦破损,人的尊严一旦破损,再想去维护它,去保持它,需要非常强大的力量。这个作品写的是一个曾经有毛病的孩子,这个毛病还不小,他父亲是一个小偷,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做了小偷。父亲已经抓到牢里去了,孩子现在想做一个好人,可是当他要做一个好人的时候,难度很大很大。但是这个孩子最后做到了。我写到最后的时候,我自己也被震撼到了,特别是有一段文字,孩子把他自己和真正的小偷拴在一块的时候,距离他妈妈的坟墓很近,他就想起来他妈妈临终时,曾经把他叫到跟前,让他答应,从此做一个好人。他是答应了的。现在他做到了。

星青年:为什么叫“穿堂风”这个名字?

朱永新:为什么叫《穿堂风》呢?我跟曹文轩是老乡,在我们老家农村里面,门和窗整个是穿过厅堂的。它是一个意象,在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有那么一块阴凉的地方,在那里享受着清爽。但是橡树就不能够跟他们在一起,其实他内心很渴望也像其他孩子一样,也有那么一个穿堂风,也有那么一个阴凉的地方。但是,他在炎热下,爬到屋顶上去。其实他是通过这样一个行为的艺术,在展示自己内心的孤独,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尊重。

 

文学作品从古到今,写的就是善与恶

星青年:书中这个小男孩橡树冲破了负能量环境,来展示他的正面力量。为什么会关注到这样一个角色、一类群体呢?

曹文轩:真正的作家一定是透过社会问题,还要往前走,走到不能再走的地方。我所说的走到不能再走的地方是人性。其实《穿堂风》写的还是人性。写到人性的基本的东西,无非是善、恶。文学作品其实从古到今,写的就是一个善和恶的问题,其实也不是很复杂。

星青年:作为儿童文学这样一种表达形式,有哪些方面需要去注意的?

曹文轩:我一直以为我不是很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家,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家有一个模式,这个模式从有儿童文学那一天就是存在的,可是我从来不想按照那个模式来做。我曾经给自己做了一个定义,我是写了孩子也能读书的一个作家。如果我没说错的话,我的作品除了孩子阅读之外,还有大量的成人阅读,我就很喜欢这样一个格局。我写了孩子能阅读的,适合孩子阅读的,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点考究的。比如说语言。第二,社会的有一些方面,还是多多少少要进行遮蔽的,比如说暴力等等,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

 

好的作品是超越时空,超越年龄的

星青年:朱老师如何看待这本书呢?

朱永新:我经常说一个真正好的儿童文学,成年人都可以看,而且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到不同的东西。一个好的作品其实是超越时空,超越年龄的。这本书序言叫《文学:另一种造屋》,我觉得他不仅在造房子,他是在造一个村落,这个村落的名字叫曹文轩村落。他现在的作品不仅仅是分量小了,还有就是相对于他过去的《草房子》也好,其他作品也好,变得更短了,其实我觉得也更儿童了。我的另一个感觉,也更教育了。因为它的线索比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更简单一些,更清爽一些。另外,蕴含着对人性的内在的东西我觉得也讲得非常深刻。

我觉得这本书从教育的角度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一,从环境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巨大的。他之所以被贴上标签,和他有一个盗贼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他的确也参与到他父亲偷盗的过程中去了,为他放风。这说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包括他下决心改正,也是父母的影响,也是因为母亲临去世之前他的承诺。所以,你要让孩子读书,父母亲也应该去读书。第二,从儿童本身来说,即使是那些我们认为所谓的坏孩子,其实内心也有很多善的东西,我们怎么样去发现它,怎么样去呵护它,对孩子成长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现孩子内心向善的力量

星青年:在书中,橡树喜欢在黑夜奔跑,这也表明孩子内心可能存在某种阴影。对于孩子心理的阴影,我们该如何进行引导?

曹文轩: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的文明史是和黑夜有关的。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这本书给我的影响很大,叫《黑夜史》。人类的第一部法典,就是因为黑夜,因为黑夜是盗贼出来活动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个幻想类的作品叫《大王书》,《大王书》里面有一大段就是写主人公芒和黑夜之间的关系,这个孩子的成长是与黑夜有关的。后来我把这一段切割出来,做成了朗读本的一段,名字就叫《黑夜是把雕刻刀》。他为什么在黑夜出来,因为这个时候,他可以不碰到其他的孩子;这个时候,他拥有整个的世界;这个时候,这个世界只属于他一个人。

这个作品里面,有很多带寓意的地方,包括“穿堂风”是一个意向,我一直拿特别强烈的阳光和一个阴凉的地方做对比,一个是处在熊熊燃烧的状态,一个是让人很安静、很舒适的地方。那个孩子本来可以也到这个地方来,可我就是让他来不了。如果你要来,那你就必须做一个真正的人,你必须来一个精神上彻底的蜕变,你才能够到这个地方来。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张力,全部落在这个孩子的身上,他必须做到。

朱永新:其实黑暗和白天对应的就是穿堂风和阴凉地。从一个孩子的内心来说,很渴望有那么一个穿堂风,有那么一个阴凉地,很渴望在白天也能够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昂起头来,能够融入他们之中。但是在白天,大家都对他指指点点,他不敢抬头,不敢融入这样一个社会。白天不属于他,只有夜晚、黑暗是属于他的。我觉得他写的是孩子这样一个内心的过程。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反映了这个孩子没有放弃自己。如果他真正放弃自我了,他也可以跑到阴凉地去赖皮赖脸地挤进去,甚至去破坏,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得到。但是他没有做,说明这个孩子从内心其实是有一种向善的力量,他是有羞耻之心的。即使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内心还是一种向善的力量。怎么样能够发现这种怪异行为背后的善的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是我们要特别留意和关心的。

 

谈儿童教育

文学是打动人的最好形式

星青年: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来树立榜样的力量呢?

曹文轩:我可以说说这个作品最后的结尾。那些一直在阴凉里待着的孩子,从那一天开始,当他们知道了真相之后开始,他们也不再到阴凉地里去了,他们也都来到了阳光下、田野上去,他们表示他们内心的内疚,另外是让那个孩子觉得,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没有任何区别,你、我、他,我们是一样一样的人。

最后那一刻,就是当真正的小偷要跑掉,把这个小孩拖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孩子都不说,互相拷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像一个大堤,这个堤一定会被摧毁。那里面的水,一定会非常汹涌的奔腾出来。我相信,那个地方的处理,是有这个力量的。这个力量还是我们刚才讲的,善的力量,正义的力量。

朱永新:从小说本身,我觉得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再顽劣的孩子,再有问题的孩子,总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找到打开他们心扉的这把钥匙,只要我们真正能够用内在的力量去感动他,其实,文学本身就是打动人的最好形式。所以,读这部小说,本身也是可以帮助那些问题的孩子,帮助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孩子,他能够从中看到自我,能够看到一种向上的力量,能够看到一种改变的可能。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星青年:我们如何去挖掘这些力量,如何发现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的闪光点呢?

朱永新:我觉得是不需要去刻意发现的,因为我一直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真正能够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潜能、每个孩子的优势,甚至于每个孩子的缺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优点和缺点本身是相辅相成的。现在我们的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它补短,而不是扬长。

我主张扬长的教育,孩子会更加自信。所以,其实不需要去刻意地寻找,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还有什么优点,因为每个孩子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他自然而然的会显露出他的各种各样的优势,各种各样的优点,各种各样的可能。他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和孩子真正在一起。为什么你发现不了?因为你没有跟他陪伴,你没有跟他在一起。

 

家长、老师要具有悲悯情怀

星青年:我们跟孩子交流,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语言体系当中,孩子根本就不会投入进来。这造成我们根本无法观察到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朱永新:孩子是不欢迎成人的,孩子欢迎作为孩子的成人。只有作为孩子的成人,才能进入到童年的王国,童年的王国,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去的。只有成为孩子才能进去。

曹文轩: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还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家在用他的文学作品去说事说理的时候,从来执行的一个原则就是潜移默化。我们在整个教育里,都要谈到一个词,就是悲悯。只有你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你大概才能进行你想要进行的教育,你大概才能收到你想达到的那样一个教育的成果。因为你有了这个悲悯精神,你就可能看到孩子长处的地方,而不只是看到他短处。你也就会有特别有分寸感的,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感化和教育。

 

谈儿童阅读

写作是把箭,阅读是把弓

星青年:近些年,因为我们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浅阅读成为大家熟悉的现象。对于浅阅读和深阅读之间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

曹文轩:中国中小学生现在的阅读,基本上是一种浅阅读。我不反对这样一个状态,但是,如果所有的小孩永远陷在浅阅读的状态里面,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阅读状态。必须有一个过渡,过渡到一个深阅读的状态。大家都知道,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图书丰富,丰富到泛滥的时代。可是,一定是一个阅读质量上升的时代吗?比如说我的童年,比如说朱永新先生的童年,我们童年的时候,真的没什么书可看。但是现在回头想,虽然书看得很少,但是也有一个好处,那个时候看的书都还是很不错的书,那些书给我打下了很重要的精神的底子。

我小时候是没什么书好看的,好在我的父亲是一所小学校的校长,他有两柜子书,但那两柜子书,除了几部中国古典名著之外,还有一套书是影响我一生的,就是鲁迅作品的单行本,《呐喊》《彷徨》《野草》。小学时,因为没有什么书好看,只好看鲁迅的书。看着看着,看进去了。当我念到初中的时候,我对鲁迅的作品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也许有人今天看了我的作品之后,看不到一点点鲁迅的痕迹,其实读书和你的写作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就像阳光照在一棵大树上,再显示出来已经不再是阳光了,你已经从这个树上看不到阳光的痕迹,因为它已经转化成另外的东西了。其实真的,我受到了鲁迅很大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已经在我的作品里面看不到痕迹了。鲁迅的精神、鲁迅的品质,以及鲁迅的语言等等,对我后面的影响都非常非常大。写作是阅读的结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把箭,阅读是把弓。深阅读是必要的。

 

人的精神高度和阅读高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朱永新:其实现在简单地说开卷有益已经不够了,现在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了,光中国每年将近40万图书,有很多很糟糕的书。这些书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去迎合孩子那种感官的刺激,那种阅读的快感,那种不动脑筋的快乐。这样的书对孩子成长是没有意义的。那就需要我们有一双能够和孩子一起选书的眼睛。精神的胃口,就像身体的胃口一样,你喜欢糟糕的垃圾食品,你天天就吃垃圾食品,因为你的胃已经适应了垃圾食品。但是如果你吃了好东西,你只能去选择好东西。吃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每个人的精神高度和阅读高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看他读了一些什么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知道他的精神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能够走多远。我们在北京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阅读研究所,我们从2010年开始,用了六年的时间,组织了几十位专家,为孩子们选书。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造就美国人》,他认为美国人是怎么造就出来的?就是曾经影响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那些最伟大的书造就起来的。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地去研究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精神世界应该由什么来塑造。

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应该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与孩子们。每个孩子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喜欢文学,慢慢走上文学的道路,有些人更多的是通过文学的精神影响他一生的精神世界,他像文学中的那些人活着,他像文学中那样的人去成长,我觉得文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文学也不是阅读的唯一的对象,还应该更广阔。

 

“六一”荐书

送孩子一个“书香童年”

星青年: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两位老师能不能给孩子们推荐几本书?

曹文轩:一个成熟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完备的、完善的,从小小孩,一直到临终的书目,这个书目也许是国家性质的,也许是国家的一批精英分子们做出来的一套阅读书目,这个书目很重要。只有这个基本的阅读书目才可能形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我推荐朱永新先生的书目,不是因为朱永新先生今天坐在我边上,从我的专业角度讲,是我这么多年来看到的真的是非常非常棒的书目。这个书目幼儿园也有,小学也有,初中也有,高中也有,父母还有,比较好。

我最近看到一本挺不错的图画书,是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写的《我是花木兰》,想推荐给大家。

朱永新:对于在六一节给孩子们买点新的书给孩子看,这本《穿堂风》还是很值得孩子看的。另外,图画书还不错,《盘中餐》讲了从稻谷整个的过程,结合我们中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而且图画做得非常精致。

我还想推荐《新教育晨诵》,每天用一首诗开始新的一天,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在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诗歌。如果父母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给孩子,一天一首诗歌,还可以亲子共读。 

祝文艺星青年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儿童节快乐,永葆童心!

特别福利:分享本篇到朋友圈并截图,后台发给我们,有机会获得曹文轩亲笔签名的《穿堂风》哟!机会难得,不要错过啦!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网文化频道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文艺星青年”。

分享到:
(责编:陈灿、陈苑)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