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作协副主席李发锁谈新书《围困长春》:真实才符合作家的良心和底线【2】

【查看原图】
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发锁做客人民网。
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发锁做客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8年06月01日09:02

编者按:我们说东北解放战争史是一部雄浑、壮阔,同时有一点沉重的交响乐。在过去几十年,围绕这段历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面对历史最正确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围困长春》是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发锁先生用他的双脚丈量出的一部作品,今天就让我们和李发锁先生一道回顾这段历史,也听他来讲述创作《围困长春》时的心路历程。

 

 

主持人:《围困长春》主要围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主要战役还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去写的,其中着重写到了围困长春这场战役,您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哪?

李发锁:我这本书不同之处,主要是写战争场景背后的领袖们的战略和策略的比拼,包括将帅们战术艺术的比拼。我认为,这是决定战争胜负或者政党生命的很关键。我要写领袖们做这种战略和决策的背景、他们是怎么想的,与他们的性格和经历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这本书共54万字,您搜集了两千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和典籍,仅注释就有上千条。孕育这本书总共经历了几年时间?

李发锁:从酝酿到出版应该是五年,集中做工作是三年时间。其中寻找证据在500天以上。寻找这些证据,除了有上层的,还有普通百姓的;除了有局部的情况,还有全局;除了有共产党方面的,也有国民党方面的。

主持人:这本书是您自己用双脚丈量出来的。您之前说有一段时间甚至快写不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

李发锁:我是写小说出身的,曾经六年写了六部长篇小说,不怎么累。接到这本书的时候,在写最后一部小说《细菌》,那时在长春解放以后,我接触了这件事情,同时接触了海内外对长春这场战役的议论。我作为一个49年前的老兵,希望回顾那段历史时,还英勇牺牲的将士们一个公道。这本书实际上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领袖们的战略、策略的比拼。第二个方面,将帅艺术的比拼,这个是全书的三分之二;另一个是七十年前围困长春那个公案,海内外颠三倒四的说法很多。我还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为什么貌似强大的国民党,短短三年就被共产党打跑了;求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不容诋毁。说70年前那段公案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还我们这些将士的公道。回答这个问题,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证,就是为了求证我们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和不忘初心、发扬光荣传统的意义。

为了写这本书我经历一个波折。原先就是为了要搞清70年前那段公案,替我们共产党说句话,20多年了,总得有人说,我们不碰不行。写到一年半的时候,我写不下去了。我认为我视野短,想法也很幼稚,然后就进行学习,这是写作最苦的。档案馆两千多万字的资料、典籍、档案,找完了资料之后,不是看一遍,要看若干遍,记不住不行,我快70岁了,又不会电脑,全靠手写,重要的资料都翻烂了好几本。确实找出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包括当年国民党征兵户口簿,证明长春是多少人口,包括国民党市长尚传道给郑洞国一个条陈,包括郑洞国亲笔签字的往外疏散20万人。写这个资料非常难,两千多万资料要做一个索引,索引做了比较多的时候有9本,每一本里面的资料是在哪一页、哪个版本、哪件事情,都要熟到背地图一样。

 

主持人:所有的资料您自己做了一个目录。

李发锁:做了目录,做了索引,记到笔记上,然后要背,把这些东西背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你要背得很熟,写的时候才能写。为查这些资料,我住了两次院。我不知道档案里面打了防腐剂,我去了就上不来气。但是我想,写这本书也是挺值的。

主持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后来有没有很偶发的亮点突然让你觉得这部书我能写得下去了?

李发锁:我写到一年半的时候,为了搞清那件事情,我写不下去了。把笔锁到柜子里面,不写。想,天天想,天天公园里走路、看书,拼命地看书。那一段时间,我大概看了有几十本书,三个多月。有两本书启发了我,一本书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站在大历史观来研究明朝的事情;再一个是美国人胡素珊《中国的内战》,这两本书没有直接写战争,但是都写了和战争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党的架构,甚至土改政策、俘虏政策。

主持人:这也是您的创作角度。

李发锁:对,这是《围困长春》和别的书不一样的地方。看完他们的书我想明白了,要站在大历史观来看,我应该研究二战以后,苏联进军东北以后,发生在长春的战役。发生在东北的三年解放战争,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我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是一盘棋,是由几个大国在操纵。弱国和小国不过是棋盘中的棋子,任人摆布。把东北解放战争、长春战役放到二战以后的大的历史背景下看,不过是二战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一种反应。

主持人:这就是大的历史观,站在大的国际背景下看局部战争的问题,会给你更加开阔的视野。

李发锁: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军事,是政治、经济,甚至是政党的架构、各种政策、信仰,这些虽然不直接和战争有关,但是直接决定战争的走向。因此,要站在大的历史观上来研究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研究长春战役,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您对这本书的定位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

李发锁:我认为是研究领袖们战略策略的著作。

 

主持人:国防大学教授、军事专家戴旭先生说,《围困长春》是一部同时兼就史实、思想、理论及文学价值不可多得的上乘的力作。里面什么都包括了,尤其是写人物性格和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是以历史的事实、以档案的资料作为支撑的,这是它的魅力所在。

李发锁:对,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军事专著。研究战略问题——这很难研究,首先要懂,要学习;再一个研究他为什么这么决策,这么决策符合什么背景,他为什么这么决策;第三个要研究做出这种决策和他性格有什么关系,和他的生长环境有什么关系,写这种纪实文学同样可以写人。

主持人:书中写的是整个东北解放战争,您用了局部战役的名字,《围困长春》。刚才您也讲到了,最开始就想写这段历史,然后牵出了整个东北三年解放战争。

李发锁:为什么用“围困长春”这个名字,我费了很多的口舌和很多人解释。长春本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它应当是东北的指待。当时的长春是国民党的东北行营,苏联的红军总部、共产党的东北局都在长春。蒋介石把东北划分了九个省,其中五个省在松花江以北,林彪占据松花江以北以后,五个省等于是流亡政府,流亡政府和省党部也都在长春,围困长春实际等于围困东北。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长春尽管是局部战役,但是,它又是整个棋盘上的一个眼,像下围棋的一个眼,这一个子决定整个东北战役。毛泽东和林彪争论讨论研究了半年的问题,就是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

 

主持人:我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当时林彪是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攻打长春很困难,所以我们采用围困。毛主席回信的时候还带着一点批评的色彩说,你不要说它多么困难,这样会对将士们军心不稳。

李发锁:对。为什么我用“围困长春”这个名字?“围困长春”这个名字不仅仅只看到它是地域局部的概念,应该看到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战略问题。他通过围困长春,牵制整个沈阳的敌人,林彪大军奔袭锦州以后,林彪一度犹豫还要回长春,毛泽东说你这个时候回长春将要犯一个大错误,长春越晚打下来越有利,可以牵制沈阳大部和一路敌人,围困长春不是我们想的一个小战役,而是整个东北诸战役链条中的很关键一环。毛泽东和林彪的争论是半年,林彪在没想通之前也是很有主意的人,并不是怯战。当时林彪奔袭锦州,最后是胜利了,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招妙棋,冒险不是林彪的性格,是毛泽东大智大勇。

我这本书重点说了毛泽东五大战略。战略是决定一个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或者政党命运的决定因素。毛泽东五大战略就把蒋介石比下去了。毛泽东第一大战略,原先是叫向南发展、向北防御日本人。八年以后日本人垮了,“向南发展、向北防御”变成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毛泽东和蒋介石谈判,蒋介石扬扬自得,毛泽东把江南的根据地全让出来了。毛泽东这个时候暗度陈仓,林彪的十万部队已经从江南撤到东北了,进去一个多月了,国民党还在大西北。这是第一大战略,抢占先机;第二大战略,毛泽东建议巩固东北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了不得。东北进了十万人,能不能站得住脚,东北老百姓一开始也不欢迎;国民党蒋介石风头正盛,也不欢迎。到底是占领县、大城市,还是占领农村?毛泽东提出来,要占领巩固的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用意和好处在哪?使林彪的十万部队,融入到三千万的东北同胞之中,1200万人向农村搞土改。第三大战略,就是南北夹击两线作战,南拉北打。北边是松花江以北,南边还留了两个部队,是肖华领导的三纵、四纵,也是疲惫之师了,两线作战。国民党往南打的时候,林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这个战役之后,林彪由被动转到了主动。第四个战略,毛泽东利用美苏两霸争斗之间借力打力,借用他们的空隙发展我们自己,我的理解是毛泽东在领导红军长征的时候、在军阀的间隙,带领部队跳出包围圈。当时这个战略很了不得,借力打力。斯大林曾经下决心,要蒋介石把外蒙古割给他,要经营中长铁路,它的代价就是把中国撵出去。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的战略,过去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围困长春战役,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我们敌住我扰、敌退我打的情况,您写这本书研究这段历史是如何评价长春战役呢?

李发锁:东北战役非常重要的。长春在战略上看,是东北的最中心的腹地,谁得到长春这个据点,就等于在对方的腰上扎上一根钉子。国共双方都要争夺这座城市。本来郑洞国的十万部队是孤军行路,离它的主力沈阳和锦州几百公里以外,孤军在外是很危险的,蒋介石迟迟不撤,他的打算就是这个钉子要钉在共产党的腹地上。从我们共产党方面看来,长春拿下来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围困长春战役是一个很敏感的历史话题。您通过写完这本书、对这段历史研究之后,是怎么看待当时在长春城内有很多的百姓被饿死的情况?

李发锁:我认为战争是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法则。战争要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毛泽东说“正义战争是一种抗毒素”,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是虽战可也。围困长春这个战役,几十年来颠三倒四的有很多说法,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我想应当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为此我找了五百多天的资料。我认为围困长春战役,采取围困的办法是必须的。因为当时长春工事见贯全国,并不是虚言。进城以后,共产党组织民众拆碉堡1291个,还有一部分没有拆掉,用我们的力量打不下来。第二个原因,当时城内有国民党军10万人,四平有三万五千人,林彪部队曾经集中了七个师攻打14天,伤亡1.3万人,还没有打下来。长春的敌人是四平的三倍,工事又比四平坚固很多,那个时候打长春实际上是对人的生命不负责任。不能拿农民的子弟兵随随便便地往枪口上送,必须采取围困的办法。围困的办法古今中外围困战,主要是通过断绝对方的粮草,使敌人衰弱,然后取而代之。这是战争法则所要求的。没有任何非议的。

主持人:如果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一味地以所谓悲天悯人的态度感慨那样一种伤亡的话,其实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革命战争或者否定了正面战争的意义。

李发锁: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我们围困长春没有顾及老百姓的死活。这个误解已经几十年了,我用确凿的证据来研究,长春围困战从战役来说,我方是失败的。为什么失败呢?当时有一个宣传的观点,谁的心硬,谁就能胜。

 

主持人:很明显,当时的主动权交给了国民党军,是选择投诚还是选择继续负隅顽抗。

李发锁:第一,围困是必须的,只有围困,符合战争法则,对战争负责,对人民生命负责,对胜利负责,除非你不想长春解放,你不想东北解放,不想解放全中国。第二,在困饿战中,从来没有共产党这样对老百姓仁慈过。20多年,没有人说这句话,现在我说。郑洞国的目的是多少?他在围困战之前让尚传道挨家挨户地查,城里有两个半月的粮,可以吃到七月底,什么概念?40万人加十万部队可以吃到七月底,有两个半月的粮食。七月底之前我不能放你出去。郑洞国为了在七月底以后到八月份还有粮,他把二十万人往外撵,一些人饿死了,我们共产党受不了了,就往外放。开始一放,8月初的时候放,放了两万人,一下子不到两三天又进了两三万。城里的粮价马上就掉下来了,这种放是不符合战争规律的。没办法又围,看郑洞国心硬还继续撵,半夜的时候督察队,一个警察撵八个人,一个保长要撵出三户。没有办法,共产党第二步做什么?解救。责成吉林省委,由兵团副政委唐天际牵头组织十个县救援,一批一批放将要死的人。

有人说,为什么郑洞国投降了?郑洞国投降不是围困没有粮了,锦州一封闭,他死心了,国民党部队逃生的最后希望没有了。第二是因为60军的起义,国民党的部队计划60军的防地,背后顶上了枪口,不得不投降,并不是因为困饿战,我们困饿战打不赢吗?我们考虑老百姓的生死,所以中途终止了。那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谁对老百姓好?不用说,历史会有公正的。为什么胜利属于我们?因为对老百姓好。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写作中,作家的态度是特别重要的,直接关乎着读者去如何看待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您觉得一直以来您秉承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李发锁:我认为应当实事求是,尤其写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真实是第一位的。好多人让我签字,我就签了五个字,真实即力量。真实才能够符合作家的良心和底线。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变化了的人物怎么写。一开始绕不过去,总怕说不清楚。后来干脆秉笔直书,有功写功,有过写过。我们割不断那段历史,比如东北解放战争——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林彪的战术执行。实事求是,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主持人:评价一个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把他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评价,要不然这个评价就是没有意义的。非常感谢李发锁先生做客人民网。

李发锁:谢谢。

分享到: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