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將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劉岩攜新作再登台--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神色》將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劉岩攜新作再登台

2012年11月08日13:41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1月8日電  舞蹈精品《神色》將於11月13日、14日亮相2012國家大劇院舞蹈節。這是培藝藝術基金自今年9月1日啟動以來,資助的第一個公益項目。

    培藝藝術基金發起人沈培藝表示,這是一台以古典之美為課題、雲聚舞界精英,以多種舞蹈語匯、從不同的視角演繹詮釋的舞蹈專場,所有的節目都是站在經典的高度、圍繞中國古代文化進行再創作而成型的。《神色》專場晚會上的作品結合各個舞種,從不同視角詮釋中國古典意境、中國古典優雅生活﹔以中國古典詩詞為線,尋找我們民族和文化中的那些極致瑰麗的碎片,並通過舞者虔誠的肢體將它們拼接成為全新的呈現。晚會由13部作品組成,其中不乏經典改編,例如取自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的男子獨舞《蜀道難》﹔由古琴曲《廣陵散》改編的雙人芭蕾《廣陵隨想》﹔化庄子名篇《逍遙游》為群舞演繹的《逍遙游》﹔以及取自蘇軾《水調歌頭》的獨舞《乘風歸去》等……漫長時空中的人、事、眼神、心情,都將在這舞動中重新鮮活起來。

    此次演出中沈培藝、劉岩、王啟敏、柴明明、李俊、蘇鵬、孫銳等舞蹈家及張雲峰、胡磊、梁群、費波等編舞家共同合作演繹古典之美﹔與此同時,已故漢唐舞專家孫穎老師以及其弟子史博的漢唐舞作品也將在晚會中呈現。其中,在排練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節目《絲路》中意外受傷,痛別開幕式演出的舞蹈家劉岩當日將演繹《一眼之間》,令人驚嘆的是,她即使坐在輪椅上,也不曾停止舞動,她依舊是一個完美的舞者,依舊在舞動中繼續靈魂的歌唱。

    另外,著名舞蹈家沈培藝也將與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培藝藝術基金的戲劇顧問濮存昕再度合作,重現舞蹈詩《夢裡落花》之其中一闋的《聲聲慢》。

    古典舞是有生命的,既有驚鴻般翩翩而飛的飄逸迷離,又有游龍般行雲流水的胡旋婉約,如輕雲之蔽月,若流風之回雪。《神色》作為基金成立以來的首台古典舞晚會,承載著培藝藝術基金的藝術觀:讓舞者在一個自由的平台上,釋放自持觀點﹔高揚大美、大雅和正音。此次的演出集結了多位舞界精英,雲聚各個舞種的視角,展開不同的詮釋。既強調尊重傳統和術有專攻,又鼓勵創新,接納特立獨行。沈培藝認為,拆除人為的藩籬,開放視角,擁有扶持標新立異的包容胸襟,這是每一個藝術家應有的態度,也是讓中國古典舞傳承和發揚光大的首要條件。舞蹈《神色》現已開始售票,可以通過撥打國家大劇院的官方售票電話010-66550809/66550000近距離欣賞這場古典舞的饕餮盛宴。觀眾將在這穿越時空的旅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靈魂和美得讓人屏氣凝神的氣韻生動。由培藝藝術基金策劃,精選著名舞蹈家沈培藝女士近年來部分優秀舞蹈作品,同時邀請年輕編導家創作新作品,合力打造的舞蹈專場——《神色》,將於11月13日、14日亮相2012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沈培藝說,這是一台以古典之美為課題、雲聚舞界精英,以多種舞蹈語匯、從不同的視角演繹詮釋的舞蹈專場,所有的節目都是站在經典的高度、圍繞中國古代文化進行再創作而成型的。

    《神色》專場晚會上的作品結合各個舞種,從不同視角詮釋中國古典意境、中國古典優雅生活﹔以中國古典詩詞為線,尋找我們民族和文化中的那些極致瑰麗的碎片,並通過舞者虔誠的肢體將它們拼接成為全新的呈現。晚會由13部作品組成,其中不乏經典改編,例如取自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的男子獨舞《蜀道難》﹔由古琴曲《廣陵散》改編的雙人芭蕾《廣陵隨想》﹔化庄子名篇《逍遙游》為群舞演繹的《逍遙游》﹔以及取自蘇軾《水調歌頭》的獨舞《乘風歸去》等……漫長時空中的人、事、眼神、心情,都將在這舞動中重新鮮活起來。

    此次演出中沈培藝、劉岩、王啟敏、柴明明、李俊、蘇鵬、孫銳等舞蹈家及張雲峰、胡磊、梁群、費波等編舞家共同合作演繹古典之美﹔與此同時,已故漢唐舞專家孫穎老師以及其弟子史博的漢唐舞作品也將在晚會中呈現。其中,在排練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節目《絲路》中意外受傷,痛別開幕式演出的舞蹈家劉岩當日將演繹《一眼之間》,令人驚嘆的是,她即使坐在輪椅上,也不曾停止舞動,她依舊是一個完美的舞者,依舊在舞動中繼續靈魂的歌唱。

    另外,著名舞蹈家沈培藝也將與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培藝藝術基金的戲劇顧問濮存昕再度合作,重現舞蹈詩《夢裡落花》之其中一闋的《聲聲慢》。

    古典舞是有生命的,既有驚鴻般翩翩而飛的飄逸迷離,又有游龍般行雲流水的胡旋婉約,如輕雲之蔽月,若流風之回雪。《神色》作為基金成立以來的首台古典舞晚會,承載著培藝藝術基金的藝術觀:讓舞者在一個自由的平台上,釋放自持觀點﹔高揚大美、大雅和正音。此次的演出集結了多位舞界精英,雲聚各個舞種的視角,展開不同的詮釋。既強調尊重傳統和術有專攻,又鼓勵創新,接納特立獨行。沈培藝認為,拆除人為的藩籬,開放視角,擁有扶持標新立異的包容胸襟,這是每一個藝術家應有的態度,也是讓中國古典舞傳承和發揚光大的首要條件。觀眾將在這穿越時空的旅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靈魂和美得讓人屏氣凝神的氣韻生動。

(責任編輯:黃維、許心怡)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