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該保護還是該復建?--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圓明園:該保護還是該復建?

王昊

2012年11月09日10:12    來源:北京商報    手機看新聞

  近日,演員成龍向圓明園捐贈了“新十二生肖獸首”,這些新獸首將在圓明園遺址公園展出。每當有涉及圓明園的話題出現的時候,圓明園應如何保護的問題都會引起關注。圓明園到底應該復建還是進行遺址保護,又引發了大討論。

  保護說

  鳳凰空間建筑文化出版中心策劃總監王博:假古董的暴發戶心態就不要忽悠了。殘存的可敬畏的場所感,以及可教育后人的歷史厚重感才是最重要的。

  《中華建筑報》原主編羅豎一:在1.28億中國老百姓的溫飽都成問題的大環境下,打著任何旗號的大興土木都是勞民傷財。何況所謂的重建無法恢復真正意義上的原貌。

  網友skier77_l86:南大趙辰教授在談到澳門大三巴牌坊時說,如此保留原有廢墟的做法比起將教堂建筑完全重新復原實在要高明許多。這一做法,意味著對城市歷史的完整展示,也意味著傳統適應今天的生活。

  修復說

  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任何討論圓明園的問題,我們要搞清楚是石頭的部分,還是包括其他98%的部分。適當對一些非常精品的建筑而且非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的建筑進行重建,對圓明園是有好處的。

  網友晉江緣:修復是最好的保留。那麼美好的東西被英法聯軍燒掠,修復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又可以為現代服務,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網友古冬:歷史在心中不在荒園裡。讓那些強盜看到我們重建和復興的能力。

  網友德雲小凡:可以復建部分建筑,第一警示后人,勿忘國恥﹔第二讓后人看看這座“萬國之園”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建議

  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眼下最好的保護方式是為圓明園遺址“申遺”。圓明園遺址集中國園林創作之大成,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審美趣味、園林設計思想、建筑工藝水平、歷史文化等。從其反映侵略者對圓明園的劫掠和破壞,引發中國社會深刻變革的角度而言,它是重要文明、文化發展的見証,與重大歷史事件相關。這些與世界文化遺產價值標准相符。

  《科技日報》新聞中心主任記者趙雪:建一個博物館就能解決問題。就建在圓明園公園裡,對游園的人免費開放,讓公眾身臨其境地了解研究進展和收藏,也可為研究人員提供交流平台。商報記者王昊

(責任編輯:肖亭亭、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