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走向現代英國美術300年展”於11月15日至12月21日在中華世紀壇展出。本次展覽由中國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遼寧省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廣東省美術館、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等6家博物館與美術館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區博物館聯盟、國際巡展聯盟、貝裡藝術博物館等3家機構共同主辦,是國內首次全面展現英國歷時300年的美術發展狀況。
80件展品包括油畫、版畫、水彩、素描和雕塑,來自英國西北部以曼徹斯特為中心的18家博物館和收藏機構。由於工業革命的巨大影響,此地區的藝術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這使得富有的制造商與商人們能夠資助和支持藝術家的創作,同時他們也能大量收藏優秀作品。展覽將對18世紀中期到今日的英國繪畫發展情況進行全方位綜合性考察。展覽分為六個單元,包括:英國人的面貌、作為觀察的藝術、自然風光、講述故事、詩意的想象和現代主義。在這些單元中,既會展示先鋒派畫作,又會展示傳統繪畫作品﹔既囊括了主流藝術畫作,又囊括了反叛傳統的藝術作品。展覽也將網羅不同的繪畫流派,從傳統的歷史和宗教主題,到肖像畫和風景畫(這是英國藝術中最為人熟悉的兩大類型),再到捕捉普通英國人日常生活片段的“藝術白話文”。
英國歷史上致力於改革傳統藝術創作方式的藝術家往往獨立於傳統藝術觀,有個體獨特性的視角,雖然改革可能帶來令人費解、難以闡釋的藝術發展類型,這一變革仍然是獨一無二的表現力。這樣看來,美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震撼堪比知識界、文化界及政治界的影響。而在這一變化階段,英國也逐漸成為現代國家,這並非是通過徹頭徹尾的革命鑄就的,而是通過充滿激情、具有非凡特質的個體,他們自身屬於反傳統宗教或政治觀的一代,帶領全國人民向前推進偉大變革。英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英國從狹隘的島國走向國際化的過程。所以應該說,現代英國藝術所走的道路既是民族的,又是國際的。而這也正是可以引起國內學術界將中國美術的現代化進程與之對照並探索其發展的絕佳例証。
展覽屬於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舉辦的“藝述英國”活動之一。在北京的首展時間是2012年11月15日-12月21日,之后還將在1年的之間內在沈陽、南昌、廣州、鄭州和長沙等5個城市巡展。
盧西安 弗洛伊德(1922-2011年)
黃色背景的女人頭像,1963年
布上油彩,32×23厘米
塔奇斯通 羅奇代爾,羅奇代爾藝術及遺產服務處
伊麗莎白 巴特勒(1846-1933年)
加入康諾特的游騎兵:在愛爾蘭從軍,1878年
布上油彩,106.5×169.5厘米
貝裡藝術博物館
喬治 克勞森(1852-1944年)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1881年
布上油彩,100×130.5厘米
貝裡藝術博物館
約翰 康斯特布爾(1775-1837年)
布蘭奇山湖塘,漢普斯特德(或稱作 漢普斯特德荒原),約1824年
布上油彩,45.5 × 60.4厘米
貝裡藝術博物館
艾伯特 約瑟夫 摩爾(1841-1893年)
海鷗,1870-71年
布上油彩,154.8×68.5厘米
威廉森美術館及博物館,伯肯黑德﹔威勒爾博物館服務處
維克多 帕斯莫爾(1908-1988年)
茶園,1935年
布上油彩,44.5×59.8厘米
貝裡藝術博物館
但丁 加布裡 羅塞蒂(1828-1882年)
波吉亞家族,1851年
水彩畫,23.2 ×24.8厘米
圖利之屋博物館及美術館信托基金會,卡萊爾
詹姆斯 桑特(1820-1916年)
沉思,約19世紀40年代
布上油彩,62.5×74.9厘米
貝裡藝術博物館
約瑟夫 馬洛德 威廉 特納(1775-1851年)
淺水處的加萊海灘:漁民撿拾魚餌,1830年
布上油彩,68.8 × 103.8厘米
貝裡藝術博物館
約翰 威廉 沃特豪斯(1849-1917年)
瑟茜把杯子遞給尤利西斯,1891年
布上油彩,148×92厘米
奧爾德姆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