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劇照。 |
“中國好聲音”兩位評委劉歡和那英在歡呼。 |
“星光大道”主持人老畢與選手在交流。 |
近幾個月來,熒屏因“比賽”而分外熱鬧,“中國好聲音”不但引來全國的關注,還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爭論﹔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不僅可以牢牢抓住眾多戲迷的眼球,而且讓觀眾久久回味。不過,相比之下,一些老牌比賽似乎正在淡出觀眾的視野。
老牌的“青歌賽”向何處去
華麗而又具有現代感的舞台、簡潔而又不乏創新的流程,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的比賽現場令觀眾眼前一亮。2個多月時間裡共進行了22場復賽、17場決賽,還全部採用了直播形式。不但請來了權威的專家和媒體評審,而且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開通微直播,使收視率不斷上升。
火爆了整整一個夏天的還有“中國好聲音”。這一從荷蘭引進版權的比賽形式自7月13日在浙江衛視開播以來,受到全國觀眾的高度關注,也被媒體一再聚焦,在網絡上,有關台前幕后的爭執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雖然有些選手至今仍存爭議,但“中國好聲音”確實開創了電視節目的一個新時代,連國家廣電總局都稱其為“大型勵志音樂評論節目”,用名利雙收來形容這檔節目並不為過。
在電視屏幕中這些熱熱鬧鬧的競賽中,也有人注意到,一個傳統的“聲音”缺席了,這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全國電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央視“青歌賽”從1984年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但今年卻並沒有啟動相關流程。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青歌賽”將放到明年進行,賽事制度、評判方式等也將進行調整或創新。
其實,“青京賽”與“青歌賽”在形式上差不多,但前者的基本觀眾群極其固定,戲迷不會因其他娛樂性的比賽而大量分流,而且,京劇的嚴格程式化也不允許娛樂成分在比賽裡過多過重,所以說,“青京賽”的不可替代性很強,而“青歌賽”則不同。
回想20多年前,“青歌賽”是何等的火爆,無論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還是通俗唱法,隻要獲得前三名,都是一夜成名,媒體採訪、演出邀約隨即跟進,而三種唱法從此也成為演唱方式的基本分類,延續多年。以后,隨著節目競爭日益激烈,“青歌賽”也增添了一些新內容以吸引觀眾,如素質考試、才藝展示、名家點評等,重新刺激了觀眾的收視欲,還引發了一次次爭論。然而時間一久,創新跟不上,比賽的知名度逐漸降低,尤其是那些獲獎選手,甚至一等獎選手,大多成了過眼煙雲。南京大學周凱教授評論道,“賽制陳舊、觀眾參與度低,已經成為‘青歌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關玲認為,諸如“青歌賽”這樣的比賽,其產生有特定的歷史原因。那個時代,一方面,大批歌手缺乏展示渠道﹔另一方面,文化生活相對匱乏,電視節目選擇較少,而歌唱比賽可以為電視台提供一個擁有高收視率的電視節目,於是,“青歌賽”應運而生。“如今,中國社會發展迅速,文化變化多端,每隔七八年,中國的電視文藝類型就會發生更迭,出現更新型的節目,所以,‘青歌賽’受到沖擊是必然的。”關玲說。
從“星光大道”到“中國好聲音”
在“青歌賽”降溫的同時,央視另一檔節目“星光大道”則迅速升溫,成為萬眾矚目的節目,近年來幾乎代替了“青歌賽”的功能,其獲獎歌手,可以瞬間成名,立刻變為舞台當紅人物。與“青歌賽”相比,“星光大道”的競賽方式是全新的。在這個舞台上,賽歌僅僅是其中的一項,還有舞蹈、器樂、雜技等其他內容,即使賽歌也是五花八門,觀眾欣賞起來沒有單調乏味之感。而專業性的比賽則分門別類,每一類又老是那幾個作品,反反復復,容易引起審美疲勞。在“星光大道”評委席上,有一半並不那麼專業,評論起來也非專業術語,可這樣的評判恰恰能夠引來觀眾的共鳴,掀動現場的氣氛,而觀眾參與評分,支持率在大屏幕的當場顯示,更為場面注入激情與活力。主持人“老畢”,事實上已經成為場上的主角,他隨時調侃,與選手與觀眾的詼諧互動,使每一次比賽都成了一場“秀”。
“‘青歌賽’是專業性強的比賽,而‘星光大道’是娛樂表演,不可相提並論,但作為大眾文化的評選,也就是選秀,顯然,后者更具號召力,更能吸引觀眾,更能出名,所以,如果偏重於評選娛樂明星,那還是踏上‘星光大道’更合算。”曾經擔任過多屆“青歌賽”評委的樂評人金兆鈞這樣認為。
“中國好聲音”出場后,給人以折中的感覺,得到了偏好專業和注重娛樂兩方面觀眾的認可。偏重於聲樂水平的觀眾,在這裡可以看到大牌歌手的權威評判和以好聲音為純粹標准的評選結果﹔喜歡娛樂的觀眾,在這裡仍能受到“秀”的感染,“盲聽”、收徒拜師、述說奮斗歷程、親友立在場外涕泗橫流、評委與選手雙向選擇加激情互動等。不過,即便如此,仍然逃不脫行家的批評。音樂評論家張佳林就認為,全世界正規的歌唱比賽從沒有在“盲聽”中進行的,因為表演是歌唱者演唱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舞台氣質與表演都是比賽的內容之一。
“專業歸專業 娛樂歸娛樂”
舉辦比賽是電視台吸引觀眾的一種方式,開始時還以專業水平為主,隨著各類娛樂節目的蜂擁而上,增加更多的娛樂內容成為比賽提高收視率的首選,專業外的表演成分日益增多,直至近些年,收視率激增的選秀節目完全替代了專業性較強的比賽。然而,選秀節目大泛濫也引起了不少負面效應,其中之一就是讓熒屏藝術競賽的專業性不斷削弱。
一些專家認為,事實上,比賽一旦成為熒屏比賽就不能不納入大量的娛樂因素,這是電視節目的性質使然。“面對電視機前的觀眾,比賽顧及大眾的欣賞心理和收視習慣、顧及非專業的一面,在情在理,否則,完全可以像中外專業比賽那樣,自己關起門來反復演唱幾個必選和自選曲目,一輪一輪地淘汰,最后對外公布比賽結果了事,根本用不著採用電視比賽的形式。”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公司總經理江凌說。
正因為熒屏賽事的娛樂因素,所以,形式不斷創新才能吸引觀眾,才能火爆,一旦形式停止創新,收視率也就走下坡路了。這似乎已經成為熒屏賽事的一條規律。
不過,金兆鈞則認為,專業歸專業,娛樂歸娛樂,不要老是混在一起,結果是兩不靠。今后,像“青歌賽”這樣的比賽,主要目的是推出專業人才,不應該和那些純粹的娛樂節目去比拼收視率,也不要與過去輝煌的時候去比,時代不同了,電視的收視心理和審美情趣都發生了變化。“‘中國好聲音’是大投入大制作,請的樂隊、音響師、錄音師都是國內頂級的,在舞台和音響上都做到了相對完美的呈現,‘青歌賽’做市場、做娛樂未必做得過這些節目,所以,還不如干脆就將專業性做到極致。選手一旦被專業團體和專業院校認可,照樣有出路。”金兆均還舉例說,娛樂性節目培養的是流行歌手,很多歌手能逼真地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但原創力卻不足。“娛樂性歌唱比賽並不承擔培養原創的責任,但是在‘青歌賽’的評選中就會有意鼓勵原創性的歌手,而非卡拉OK型的選手。從這一點來說,‘青歌賽’還承擔了完善音樂產業鏈條、專業導向的作用。”
關玲也認為,“青歌賽”的選拔方式類似於“考試”,比賽定位是藝術高端,代表的是精英文化,與其他娛樂性比賽不能用同一標准衡量,其受眾也不同。
縱觀中國電視文藝節目20多年的歷史,可以看出電視媒體對藝術人才的巨大傳播作用。天津市藝術研究院名譽所長劉連群就說,電視文藝比賽節目給有才藝的青年人提供了平台,對培養新人、普及藝術都有積極的作用,千萬不能隻顧收視率。
“青歌賽”走向陽春白雪,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因為這是國家級的選拔比賽,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作為一檔定位高端的電視節目,“青歌賽”也不能要求人人喜歡,更重要的是明確定位,維持品牌。關玲認為,“如今的考評體系導致了電視台各頻道發展趨於同質性,因此,更不能純粹以收視率衡量節目成敗。“青歌賽”與娛樂性比賽應當各自在不同定位下履行各自的職能,錯位發展才是節目健康生存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