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陣父子兵,這句老話的確有道理,電視劇巨制《大秦帝國》的音樂就是趙季平、趙麟父子聯袂的結果。11月24日,西安大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元城市發展(西安)基金會主辦的趙季平、趙麟作品音樂會暨《大秦帝國》交響音樂會將在北京世紀劇院上演,消息傳出,立即引起樂迷的關注。人們不但好奇父子音樂會將是個什麼場面,而且也非常好奇電視劇的衍生產品——電視劇音樂改編成的交響音樂會,又將是個什麼效果。
說到趙季平,大概無人不曉,這位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早已是國內外的知名人物,而趙麟,可能還有很多人並不熟悉,其實,在音樂界、影視界,這個名字也很響亮。1996年,當他從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時就已嶄露頭角,他是《三槍拍案驚奇》、《和你在一起》、《十分鐘年華老去》、《求求你表揚我》、《一聲嘆息》、《誰說我不在乎》、《電影年代》、《玉觀音》等電影片的作曲,《人間四月天》、《鐵血堅持》、《長恨歌》、《功勛》、《中國往事》、《公家人》、《關中刀客》等電視劇也傾注了他的音樂心血,而《鐵道游擊隊》、《蒙古·傳說》、《秘境青海》、《雪白的鴿子》等舞台作品更凝聚著他的創作成果。他的作品還獲得過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與他合作的導演都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李少紅、胡玫、黃建新這樣的重量級人物,2004年,應大提琴家馬友友之邀,他還專程赴美國為馬友友及其新絲綢之路樂團寫作。
趙麟的創作,既具濃郁的民族風情,又充滿了當代音樂的探索印記。據他說,傳統得自於家庭和環境的熏陶,當代來自自己的追求。在《秘境青海》和《雪白的鴿子》裡,他既忠實於民間藝術的特點,保持原生態的屬性,又以現代理念為古老的民歌注入新的感覺﹔在舞劇《鐵道游擊隊》中,他的音樂用濃郁的山東地域風情和豪邁的軍旅風採譜寫出壯麗凝重的抗戰畫卷,新的藝術元素與傳統民族音樂的交融讓人感到心靈的一陣陣撞擊﹔舞劇《蒙古·傳說》以大草原為地域背景,講述了一個蒙古族男人的成長歷程,穿越時空的音樂讓舞蹈敘事極度震撼,而現代與傳統藝術語言的交融則令舞台氣氛跌宕起伏。
趙麟出生在西安,成長在西安,如其父那樣,與西北地域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為電視劇《大秦帝國》作曲更讓他深切體味到了“秦文化”在自己血脈裡的涌動。第一部《裂變》播出后,《大秦帝國》不僅獲得了多項大獎,還引發了一場“大秦文化熱”,有人在網上自發組織了“大秦論壇”,熱烈討論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熱點,其中的音樂就吸引了眾多觀眾。第二部《縱橫》、第三部《崛起》如今也已拍成,音樂依然悲壯、蒼涼、雄渾,顯示出西北文化的鮮明特征。
電視劇《大秦帝國》計劃將拍成五部,以宏大的歷史敘事方式、精雕細琢的文化細節,全景展現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為了讓電視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不斷開發出衍生產品,提高藝術的附加值,投資方和制作方特意將《大秦帝國》音樂改編而成的音樂會單獨成型,作為“秦文化”的一部分推上舞台。趙麟介紹,音樂會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圍繞《裂變》內容,慷慨悲壯的音樂展現的是秦人的意志和智慧,下部則圍繞《縱橫》,奏出秦國縱橫捭闔的華彩樂章。
《大秦帝國》第四部和第五部也已經進入劇本策劃階段,全劇將於2015年完成,趙季平和趙麟父子依然擔任音樂創作。事實上,從第二部開始,趙麟就擔負起主要的創作重任,他說恐怕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會迷上“秦文化”。最近,他又接到總政歌舞團的調令,穿起軍裝,成為一名軍旅藝術家。西北風情、軍旅風採、當代探索,一種獨自的創作風格正在趙麟身上清晰地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