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最具诗意的表达,通过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人物呈现,彰显艺术作品的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专访陈爱莲:时代的红舞鞋永不停歇

 
  当我们到达位于北京南郊的爱莲舞蹈学校时,陈爱莲已经开始练功了。踹燕、探海、旁腿侧身、踢紫金冠……我们在练功房外面静静看着她干净利落地将一个个动作完成,不禁暗自感叹,即使岁月流逝,但陈爱莲的身姿依然健美轻盈、充满活力。
 
  在练功结束后,作为校长的陈爱莲有些放心不下刚开学后同学们的状态,特地去看了一下大家练习情况。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动作,她才放心地接受我们的采访。专访中,谈到舞蹈术语时,陈爱莲伸出手在空中......[更多]

从艺这么多年,我对自己演过的所有角色都有着同样的热爱,《红楼梦》之所以演得多,首先当然是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每部作品、每个角色,我都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经过不断的打磨、排练,才将它们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红楼梦》也不外如此。

直到今天,《红楼梦》已经演出过七百多场了,这么多年来,大的结构没有变化,我忠实地保留了基本的风格。但是,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对《红楼梦》的再创作,每一次重排,我都需要在作曲、舞美、编导上有所创新,要去适应时代的变化,考虑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绝不是完全重复此前的内容。

我不断提醒自己,虽然岁月不饶人,但舞台上的艺术生命可以延长,尤其是对经典舞剧的复排,每一次都要有新的突破。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文化艺术领域,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也波及到了国家的直属院团,我个人认为只有改革才能有出路,才能让艺术得到发展。

当下,我们有非常优秀的年轻演员,他们的舞蹈技能非常棒,但有些舞蹈演员妄自菲薄,只看到西方舞蹈的好,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缺乏认识。我们学校建起了图书馆,希望同学们在练习之余多花些时间去读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融入舞蹈之中。

我们谈发展,谈创新,都要在传承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希望孩子们在我这儿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立德敬业,求实创新”。

现在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创新做得不好,我认为是因为这些年大家对我国优秀的舞剧传承有所缺失,有所断层。没有创新就不能前进,但创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够创新,这样我们的创新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改革开放让我有了另一方土地,将舞蹈艺术的种子播撒下去并细心耕耘,最终开花结果,延长了我的艺术生命。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仅靠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在舞台上演出的,要有自己的团队。我70多岁还能在台上演出,就是因为有一支自己的队伍。

经常有人对我说,你年龄不小了,该闲下来了。但我觉得,我没有理由随便放弃,如今,我对舞蹈事业的热忱从未消减,还想复排经典剧目,还想创作新作品。

从报社出发,往南驱车一小时,九时刚过,我们便来到位于北京大兴区的爱莲舞蹈学校。初秋的校园,枝叶茂盛,循着乐声而去,一楼教室里,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少男少女正在排练舞蹈,再往楼道里走,一位身着粉色练功服、脚蹬白色芭蕾舞鞋的舞者,独自在排练厅里练功,压腿、劈叉、下腰……每个动作轻松完成,一点也不含糊。

这轻盈的舞步、美妙的身姿,不禁让我们屏息凝神,沉浸其中。隔着玻璃窗仔细一瞧,我们不禁惊呼:原来是79岁的舞蹈家陈爱莲!身旁的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没有杂务纷扰,从早上八点到十点,陈爱莲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