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

本报记者 魏哲哲
2015年03月19日08: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翻译,怎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深聚焦)

  孔子学院十周年,世界各地掀起“汉语热”。
  资料图片

  去年年底,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等打造的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在京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5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中、英、法等7个语种同步发布。几天之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仪式在京举行。81条能够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被挖掘整理,并被翻译成不同语言对外传播。

  推进中国声音更好地向世界远播,翻译是重中之重。然而,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声音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解释和翻译法则,反映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思想文化术语出现了解释不一、译法存在偏误的现象,中华思想核心概念的准确表达遇到困难,影响了中国声音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提升翻译水平与能力,向世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翻译面临挑战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时代条件下,翻译工作无疑担负着重要角色,却也面临不小挑战。“中国文化中的‘韬光养晦’一词有着多种翻译方法;一个‘不折腾’折腾了翻译界很多专家学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又引发了无数争议,是铁硬,还是打铁的人硬?”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刘和平举例解释。

  “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与国家的地位还不相符,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外译中的异化策略在翻译中占据明显优势,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对中国的误读与扭曲,使作为国家利益的中国国家形象受到损害。”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指出,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有关中华思想文化的整理、译介与传播没有相对一致的理解与阐释,更没有规范的翻译标准和统一的操作规程,相关解释、翻译往往大相径庭,译法纷纭,水平参差,极易引发歧解,极大影响了“中国声音”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提出了构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正为此做着努力。教育部、国家语委集合国内外文史哲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立足于国际传播的角度,筛选、整理包括“道”“仁”“义”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并据此译成英语及其他语种,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维护文化主权。

  翻译不能被简单理解为语言转换

  “从古至今,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承担着如何使用归化策略构建中国自身文化身份,增强中国话语权、国家文化传播力、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任。”孙晓萌指出,“翻译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语言转换,它应取决于译者对中外两种语言的掌握与运用,取决于其跨文化交流的水平与能力。”

  “几乎每一条术语背后都是几千年的文化史。”国家外文局原副局长、翻译家黄友义道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存在问题难处的根源,“五千多年的思想要用简单的外文表达出去,首先要自己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过去我们仅仅盯着如何更好地翻译为外文,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不重视,文史哲基础不够,需要补课。”

  的确,语言同时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宗教、风俗、思维范式、行为逻辑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正如国家外文局原局长、翻译家林戊荪所言:“需要更多地研究自己的、对方的文化背景。如果翻译粗糙,这不止是简单的文字缺陷,还因为对相关文化不了解,没有抓住对方的思想文化思维。”

  很难找到合适的外文对应词汇,这是文化对外传播中翻译工作经常面临的一个挑战。外研社社长满兴远介绍:“我们发布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有些直接将术语的汉语拼音作为翻译,比如‘道’。但这绝对不是‘懒汉思维’,而恰恰是我们研究讨论最多的地方,是为了保留文化的基因!我们要以百年、千年的格度看事情。比如‘豆腐’就是有中国文化基因的词汇,从开始译作汉语拼音,到外国接受这个词,经过了百年时间。现在都讲‘豆腐’这个词,也就说明中国的文化已经走了出去。”

  专家表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还存在使外文减少“翻译味儿”的挑战。既要让老外看得懂,不牺牲外文的美感,也要保证不背离中文意思,不走样。当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瞄准的不仅是少数学者,而是对中国感兴趣的普通人,包括老师、学生、商人、记者等,需要用他们习惯的语言把深奥的哲理表达出来。

  建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现实令人担忧,高质量的口译和笔译人员匮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懂专业的口译人员难寻,能够参与类似中华文库经典作品翻译的青年人甚少,想学口译的青年人多,想‘坐冷板凳’从事笔译的青年人匮乏。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迫在眉睫。”刘和平指出。

  专家们指出,目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明确,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取向。使翻译人才培养和外语教育本身回归人文传统,将学界和业界、国内和国际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给予长期持续的经费投入,在翻译人才评价标准方面建立更为系统科学的体系等,是值得长期深入探讨的问题。

  多语种翻译队伍的建设亟待解决。专家们认为,目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主要以英、法、德、日、西等通用语种为主,非通用语种涉及较少,相关对象国语言的高级专门翻译人才培养问题需要破题。北京外国语大学现开设有67个外国语专业,是中国目前开设外语数量最多的高校,距离覆盖世界主要国家语言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大历史关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向世界讲清楚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是一项时代的任务。国家需要引导好翻译教育事业这个基础命题,凝聚起语言的力量,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向世界说明好中国。学者们一致认为。

  “希望国家建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推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刘和平建议:“设立人才培养项目资金,有计划地培养各领域或专业急需翻译人才;更多设立奖学金,积极鼓励并培养中外青年人,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服务;投入必要的资金,尽早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医学、中国教育等专题汉外多语种平行语料库,为中国文化普及做好基础性工作;整顿翻译市场,鼓励翻译自由职业者;征收语言服务企业‘学徒税’鼓励并支持企业用‘学徒税’接收实习生,与高校共同培养语言服务人才,实现校企联合培养语言服务专业化人才。”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9日 17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