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谈创作"杏花雨":把情感作为小说的根本支撑
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杏花雨》是刘庆邦最新短篇小说作品。小说讲述了一对北漂夫妻,已经破碎的婚姻关系,因公公的去世而悄然发生着变化。情感的困局和亲情的温度,这段杏花树下平凡百姓的平凡故事,引人遐思。
写每一篇小说,事前我们都要为这篇小说定下一个调子。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调子,或调子没有定准,小说就不能下笔。有时候,某一篇小说让我们颇费踌躇,迟迟开不了头,困扰我们的很可能就是调子问题。那么,拿什么为小说定调子呢?我的体会只能是情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本质上说,小说是情感之物。小说创作的原始动力来自情感,情感之美是小说之美的核心。我们衡量一篇小说是否动人,完美,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篇小说所包含的情感是否真挚、深厚、饱满。倘若一篇小说的情感是虚假的、肤浅的、苍白的,就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写小说一定要有感而发,以情动人,把情感作为小说的根本支撑。我们写小说的过程,就是挖掘、酝酿、调动、整理、表达感情的过程。小说还没开始写呢,我们的感情已蓄势待发,等小说成了曲调,感情的奔涌自然是水到渠成。
近年来,从西方传过来的一些短篇小说,不再像契诃夫、莫泊桑那样重感情,而是打着所谓现代主义的旗号,重形式,弄玄虚,以让读者看不懂为高明,为自得。这样的小说理性大于感性,不再让人感动。这里有一个创作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的问题,也就是到哪里采取创作资源的问题。如果背离了以情感之美为中心,放弃了把情感作为主要的创作资源,一味从理念上或别的地方寻求创作资源,就违背了小说创作的初心和基本规律,就失去了文学作品作用于人类感情的功能。小说创作是这样,所有其它门类文艺作品的创作也是这样,离开情感的参与,都不能成立。
当然,小说创作除了情感之美,还离不开自然之美、细节之美、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形式之美等多种审美要素的参与。只有把多种审美要素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篇完美的、常读常新的小说。
拿白居易的《琵琶行》来说,它主要表现的是情感之美和音乐之美。这两种美好的东西都不是实体,都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表现。我们注意到,诗人借助一连串的自然物象,如“急雨”“大珠小珠”“玉盘”“莺语”“泉流”“银瓶”“水浆”“铁骑”“刀枪”“裂帛”等等,把美好的情感和“仙乐”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以致“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当然,这首诗的语言之美更不用说,诗句千锤百炼,字字珠玑,构成了千古绝唱。可以说,每样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都是情感之美的保障,如果语言不美,情感之美很难实现。
其实我们可以把《琵琶行》当作一篇短篇小说来读,它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等我们把小说写得也有了诗意,我们的眼睛也可以湿一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1日 2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