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试点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农民也能“傍”书山(文化脉动·公共文化:创新模式,提升效能④)
读者正在苏州吴江区西湖花苑社区农家书屋阅读。 |
家住南通如皋市安江镇徐黄社区的村民陈福其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家中养殖了100多头种牛和种羊,工作需要离不开农技书籍的指导。这天下午,他又来到社区的农家书屋:“我想借一本《种羊的繁殖技术》,有吗?”
书屋管理员周峰查询后告诉他,该村农家书屋没有这本图书,但邻村的六团社区有,请他一周之后等消息,届时就可以看到这本书了。原本将信将疑的老陈,果真在5天之后接到了周峰的电话,书已调到,他一时还有点不敢相信。
陈福其所享受的,是江苏试点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后,通借通还带来的便利。根据201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基本实现3000个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
带来什么?
解决以往农村书籍数量有限、更替不及时等弊病
在过去的几年中,养殖户陈福其都是农家书屋的常客,还时常参加村里农技站组织的培训。他从书上学习取经,现在饲料已不再从外面购买,而是添置了机器自己加工,大大降低了成本;还自学了疾病防疫等知识,每年因此增收二三十万元。
“我们村虽然有点偏远,但在借书这点上很方便。”对他来说,总分馆制度带来的好处十分明显:“村里5000本书,专业书却不多,总有看完的一天,现在相当于有更多选择嘛。以后农技站的专家给我们上课,也有了新的教科书。”
如皋市文广新局局长姚呈明告诉记者,总分馆制主要解决的就是资源整合和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问题。以当地为例,农家书屋的图书来源多以上级部门配送为主,可选择性和更新上不强,数量上人均不到一本,对村民来说吸引力不足。有需要的村民只得去如皋市图书馆借阅,不仅借还不便,有些甚至被长期滞留,影响了使用。
为了盘活资源、节约购书经费,去年以来,如皋市基本建成市馆、镇馆、农家书屋三级总分馆体制,100%的书屋完成图书条形码录入,初步实现图书通借通还。
除了“活水”、盘活资源,还需“注水”、增加库存。在江苏,大多数县级图书分馆都通过图书流动车等定期向农家书屋配送新书、补充图书资源。
3月2日中午,在苏州吴江区西湖花苑社区农家书屋门口,管理员吴玲燕正在帮着同里图书馆分馆的工作人员,将新配送来的100本图书分类整理上架。得到消息的本地读者张女士已经等在一旁了,她心心念念的一本《何以笙箫默》正在其中。
年前,张女士收看了同名电视剧后,萌生了想借这本书看的愿望。“这是一本新书,农家书屋肯定没有。自己买吧,小说看一遍就放在一边了,有点浪费。”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为此纠结时,偶然听吴玲燕介绍说,吴江所有农家书屋已纳入到区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行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使用图书馆的借阅卡或者市民卡,不出社区就可以借阅区馆的图书,区图书馆每月都会定期补充阅读资源,将图书逐级配送至农家书屋,并优先给读者喜爱的热门图书下单。
“这真是和我想象中图书老旧、量少、缺乏吸引力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了这次借书经历,我就成了农家书屋的粉丝,以后还会参与这里举办的阅读活动。”张女士说。
怎样运行?
通借通还层层流动,管理员培训上岗、流动车配备齐全
读者享受到的便利的背后,是一整套日益完善的运行体制和物流配送保障。
如皋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健介绍,纳入到总分馆体制后,所有书籍都将统一编码,每年农家书屋都在空出足够限额的基础上,分配到一个号段。分配号段、统一编码有什么好处呢?“保障了产权。”王健告诉记者,由于书籍属于各级公共财政,县级图书馆统一编码后,将能清楚地辨识某一本书是哪个村上的,即使日后它流动到了别村,在产权上也是能够确定和保护的,这样就可以调动各村的积极性。
为改变过去农家书屋缺乏专人管理的状况,在纳入总分馆制之后,如皋选优配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2008年当地发文规定,农家书屋管理员由大学生村官兼任,办公室设在农家书屋内,从2011年起,800多名“五老”和部分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陆续被聘任为兼职管理员,2014年,又推动建立农民阅读指导队伍14支、农民自助读书组织350个,目前已基本实现阵地有人管、天天能开放。为培训提高管理员队伍能力素质,如皋市文广新局每年举办一次为期2至3天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集中培训;各镇文化站采取以会代训形式,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管理员例会,传达部署工作,讲评交流情况。
周峰介绍说,读者所借的书,假如本村的农家书屋没有,经过“立博”图书借阅系统查询或者在农家书屋管理员QQ群询问,看是否在本镇邻村的书屋有。如有,他会在一周之内利用空余时间去取,假如查询后发现在市馆,就逐级上报,由如皋市图书馆派出专门人员进行配送。
在无锡惠山区,农家书屋已经实现了“四通”,即“通网”“通购”“通借还”“通电影电视”,设有专门人员负责为农家书屋采购和配送图书。区馆每年组织5000至1万册优秀图书统一配置到各镇图书馆,再由镇配置到各农家书屋。同时,为了优化图书布局结构、突出针对性和服务性,还建立了购书的复本查重制度和特色化服务制度,各农家书屋购书必须到书库查重并根据服务人群特点形成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例如,该区阳山镇桃源村农家书屋读者群体多为桃农,区馆为其配置种植方面的图书2000多册、音像资料100种充实馆藏、开展桃文化读书活动,得到读者欢迎。
前景如何?
向综合性、智能型发展,人员和资金成最大难题
对于家住吴江的张女士来说,未来农家书屋带来的阅读便利还不止于此。
“以前,农村的文化信息资源较为分散。例如,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分别归口新闻出版系统、文化部门和组织部门。我区对其相同或相似的服务功能进行了整合,避免重复投入。”吴江区图书馆馆长杨阳介绍,近年来,当地已整合了上述4项的资源,实现了以阅读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的“四位一体”。
今年,张女士所在的西湖花苑社区农家书屋,成为当地10个“四位一体”中心示范点之一,在原有线数字阅读基础上升级WIFI无线上网功能、添加多功能读报机、延长开放时间、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此外,在当地的规划中,总分馆制的下一步将指向智慧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居民不出家门就能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预定和借还吴江图书馆总馆、分馆、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籍,并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将海量的数字阅读资源带回家。
“苏北地区的农家书屋以上级配送图书为主,苏南地区则以三级财政自行购书为主。各村农家书屋建设发展良莠不齐,其中涉及的产权问题更加突出。”在惠山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看来,统一编著的做法只是完善产权的第一步,如何让书真正流动起来,更为关键。
据介绍,实际操作中,该区加强对农家书屋的考核力度,提高农家书屋在镇村文体设施建设中比重,将考核分值与党政领导业绩挂钩,对个别薄弱村,区有关领导直接挂钩,进行监督和扶持。年终通过考核各村图书流通数据,确定各农家书屋服务情况评定等次,予以图书奖励;同时,建立图书流转制度,定期开展各分馆、农家书屋图书流转工作,提高图书流转效率。
在各地采访中,目前农家书屋建设普遍面临着资金、人员暂未统一配置的问题:图书采购配置的专项经费是由县镇村三级财政划拨的,没有统一的扎口,难免存在着被挪用挤占、延迟使用、突击采购等情况,而经过培训上岗的农家书屋管理员,由于往往是村干部兼职且待遇较低,岗位流动性较大、吸引力不足。
文化部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管理和使用、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等要求。对此,江苏已有部分农村设立了由公共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来管理农家书屋。在如皋,为激发大学生村官管好用好农家书屋的积极性,对他们发放考核奖励已调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在吴江,除了增加了8个编制人员进行运行管理之外,今年将尝试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招聘、使用管理员,以解决基层编制有限的问题,并由总馆及读者对其服务质量、服务能力、阅读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考核,完善奖惩制度。
记者手记
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在于群众,如果不能便民利民,必然令群众望而却步。农家书屋图书来源有限、更替不及时、缺乏专人管理等弊病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足。不少地方的书屋读者不乐于光顾,书屋冷冷清清,甚至成了摆设。江苏试点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制的做法,对于读者和图书馆而言,都是受益者。
在先试先行的实际操作中,农家书屋普遍面临着资金、人员暂未统一配置的问题,各地出现专项经费被挪用挤占、兼职管理员流动性较大等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归根到底,有了好的政策,还需好的执行。一方面,固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和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让其成为更具针对性和服务性的综合文化休闲场所;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热情参与,通过“下单点书”等形式将公共资源充分用好、用活。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2日 1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