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孤》热映 获评“完美的摆拍 破碎的情节”

电影《失孤》:完美的摆拍 破碎的情节
电影《失孤》试图在爱和感动的基础上创作更高的“哲学佛学”立意,可惜细节缺乏、情节破碎、表达矛盾,让整部电影流于形式和概念。主演刘德华晒黑皮肤弄糙手、穿着拾荒人的鞋,算得上从影以来最大的形象颠覆,每一个毛孔都在向观众诉说“我很努力”,可惜仍然挽救不了整部电影的品质。所谓“电影感”,并不仅仅是唯美的长镜头、情绪饱满的配乐、多景别的空镜、刻意减少的人物台词、多线交织的剪接堆在一起就能完成的,缺乏一个高明故事支撑的摆拍,即便再完美,也只能是赚人眼泪的PPT。
摘编自搜狐娱乐 作者:清 水
电视剧《嘿,老头!》:小人物彰显大情怀
作为近年来鲜有的讲述父子情的暖心之作,《嘿,老头!》没有华丽的包装与噱头、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只有娓娓道来的根植于现实土壤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面对问题的真实表达和勇敢力量。老头和海皮极致化的父子矛盾冲突,引发人们对家庭观、人生观的思考。而海皮与易爽的茫然与失落、奋斗与绝望,正是当今社会80后群体的写照。这些小人物抽丝剥茧的亲情、爱情,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友情,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都如春天阳光般温暖和煦,给予观众希冀美好生活和追求幸福未来的正能量。
摘编自网易娱乐
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要好歌手也要好歌曲
《我是歌手》曾是一档让音乐人自豪的节目,在偶像领跑的流行乐坛,实力唱将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是比赛就有得失,有得失就难免迎合,什么样的歌曲能发挥自身优势,什么样的主题能引发观众共鸣,什么样的技巧能体现实力,为了避免淘汰,参赛歌手自然费尽心思。到了第三季,编曲尚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已看不到歌手的突破,选歌上再也听不到流行音乐的遗珠,重复的不过是KTV排行榜金曲。《我是歌手》变成了《中国好声音》的歌手版,原创歌曲或有创造性的编曲难觅踪影。我认为,对于《我是歌手》,推出好歌手是目标,推出好歌曲也应是目标。
摘编自豆瓣网 作者:zilu
话剧《红色》:有点儿水土不服
主题的丰富性是《红色》的最大亮点,从中可以看到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对理想的坚守,自我突破的勇气……整出剧就是两个为艺术癫狂的画家之间有点神经质的争吵,情节很弱,富有思想性的台词才是剧目的核心。可惜台词有很大的缺陷:首先,艺术专业术语出现频率太高,观众容易感到晦涩;其次,毕竟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翻译虽然不错,但总有点儿“水土不服”。演员的表演也过于奔放,尤其是罗斯科这一角色,几乎每一句话都在吼叫,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歇斯底里的样子。好的表演应该有张有弛,有平静做衬托,癫狂起来才能震撼人心。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 苏 夏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7日 1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