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河西走廊》引关注 揭示了西部的战略价值
图为《河西走廊》剧照。 |
河西走廊,绝不止于单纯的地理概念。
这条沿着祁连山脉、长约1200公里的狭长走廊,曾是古代中国沟通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从2000年前,使者张骞踏上西去的探索征程,激情、欲望、喜悦、悲伤便在这里轮回上演。一代又一代行者经由它穿越时光,财富与憧憬是漫漫旅途中坚持的梦想,思想和信念历尽艰险依然生生不息。它见证了中国从强盛到衰落,又从抗争到复兴,令无数文人墨客在千古诗篇中深情传唱,更在中华文明的辉煌史册中留下不朽的身影。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央视科教频道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前不久在央视与网络平台同期播出,引起广泛关注。该片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河西走廊的荣光,向世人重申:对于今日中国而言,河西走廊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更是一部历史、一种文化、一份使命。日前,该片总策划连辑、总撰稿邓建永、制片人李东珅讲述了《河西走廊》及其背后的故事。
问:一部纪录片成为文化现象和类型范本,其原因不仅在于精彩的叙事、精良的制作,更在于画面背后的人文情怀、思想深度。《河西走廊》所蕴含的文化思考和价值表达让人印象深刻,这是否为策划制作的重点?
答:我们对本片的定位是历史文化纪录片,希望借此展示人们熟悉又陌生的河西走廊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该片从策划到完成用了3年, 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剧本的打磨上。为确保影片的学术权威性,由敦煌研究院沙武田博士担任学术统筹,先后组织了20多位专家学者,用1年半时间完成了43万字的学术脚本。
《河西走廊》表达的人文精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汉武帝时期、盛唐时期形成的开拓进取、百折不挠、万死不辞、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当前我们的国民精神里需要弥补的一块。二是,在各国贸易、文化往来过程中形成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精神”。河西走廊的文化基因从来都是多元的,敦煌壁画、赤轴黄卷的诞生便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和合精神”对于今天的文化交往、民心交流同样极富现实意义。
问:在“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下,《河西走廊》的精神回溯和文化召唤意味深长。该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揭示了西部的战略价值和未来潜力。
答:是的,“西部关乎国家经略”的主旨贯穿整部《河西走廊》。回望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与西方陆路交往的通道,河西走廊一直处于国家开放的前沿,它的辉煌延续到近几百年海洋技术开发之后才逐渐衰落。历史上也曾有海防塞防之争,但凡盛世无不重视西部的战略地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最近中央制定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这是历史赋予西部的新机遇,包括甘肃在内的西部将第二次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改变西部落后的面貌,河西走廊往西的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亟待凸显。因此,呼应“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以文化为媒介诠释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正是这部片子的价值诉求。
问:《河西走廊》采用了电影化的纪录片表现手法,由国际化制作团队完成,是否有海外发行的计划?
答:只有民心相通,文化“走出去”才可能落地有声。就像丝绸之路不是中国独有的,《河西走廊》当然也要兼顾国际表达,在创意、内容和制作方面融入国际化的元素。比如,该片选取不同历史时期、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故事,用电影化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创作团队辗转国内10个影视基地,动用近千名演员拍摄的230场情景再现,占到了全片的60%。我们邀请曾获得艾美奖的英国摄影师布莱恩·麦克达马特任摄影指导、美国摄影师担科里·罗素·布朗任风光摄影,他们用镜头呈现了河西走廊、星空、冰川的壮美景色。总时长90分钟的配乐,出自世界知名音乐家雅尼之手,实现了西域音乐、西方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的混搭奏鸣,丝路古道的气息扑面而来。影片内容也体现了多元性,不仅有汉民族文化,还融合了少数民族、佛教等多元文化。
问:甘肃乃至西部是中国文化资源的重镇,可待挖掘、整理、再现的不胜枚举,但近几年在影视产业方面的表现整体偏弱。《河西走廊》的热播是否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答: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确只是一个序幕。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我们提出了“把甘肃建设成为纪录片大省”的目标,这并非一句空谈。远到伏羲,近至新中国,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只是由于历史久远,许多文化以基因化、碎片化、隐性化的方式融入中国人的记忆和血脉,不为人所注意了。比如胡笳十八拍、胡旋舞、阳关三叠,今人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纪录片既是产品、资料,也是一种研究,是其他影视产品的前置条件,所以我们从纪录片入手。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选出480多个纪录片选题,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这些纪录片的创作中来,共同发掘甘肃之美、西部之魂。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9日 2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