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卢中强"新乐府"获90后点赞:望能拉低戏曲观众年龄30岁

本报记者 张贺
2015年05月14日08: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卢中强:我的梦想是拉低戏曲观众年龄30岁(速写)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当娉娉婷婷的杜丽娘在舞台上婉转低唱,观众耳畔传来的音乐却不是来自笛子与笙箫。调子还是那个调子,唱词还是那个唱词,但配上钢琴、大提琴以及电声,古老的昆曲刹那间令人熟悉又陌生。台下观众一边举着手机拍照,一边欢呼喝彩——这是一群以90后为主的年轻观众,大多数人是第一次现场欣赏昆曲。“这正是我们的目的,我的梦想就是拉低戏曲观众年龄30岁。”新乐府出品人、北京十三月唱片公司负责人卢中强说。

  所谓新乐府,按卢中强的说法,就是用现代音乐元素重新挖掘和包装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使其更加符合现代音乐审美。这并非新生事物,国际上以此为特征的音乐叫世界音乐,已经流行了数十年。中国音乐人如萨顶顶、朱哲琴等都曾做出成功的尝试。青年昆曲名家张军也曾把昆曲中的水磨调和摇滚、爵士、新世纪等曲风元素加以融合,推出了《水磨新调》。

  但卢中强认为,以往这些跨界音乐大都是音乐家的单打独斗,在中国世界音乐还没有形成气候。“所以,我希望新乐府能成为一个平台和孵化器,不仅仅是引入昆曲和评弹,今后还要引入黄梅戏、越剧、川剧、南音,还要把少数民族音乐也放到这个平台上来,使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音乐真正走向世界。”卢中强说。

  宏大的梦想往往起源于微小的经历,是无数日常累积成了最终的那个目标。新乐府的推出正是如此。

  卢中强母亲是黄梅戏演员,父亲是作曲家,小时候从家出门向右是黄梅剧团,向左是京剧团和徽剧团。“每天耳朵里就是三弦、琵琶和咿咿呀呀的唱词,”卢中强说,“想不喜欢都不行。”3岁开始跟父亲学二胡,5岁时已经可以跟随母亲去排练厅为演员们伴奏开声了。在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后,他学的是低音提琴,戏曲和流行音乐都需要低音提琴伴奏,所以作为当时系里唯一一个低音提琴学生,卢中强得到了许多演出机会,获益匪浅。

  2002年,卢中强为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做音乐,需要挑选一些唱民歌的演员,来自贵州凯里民歌团的苗族歌手阿幼朵被选中了。贵州民歌的独特魅力给了他很大启发,他很短时间内把3首苗族民歌改编融合成一首,取名为《苗岭飞歌》,由阿幼朵演唱,一炮打响。直到今天,这首歌仍是贵州各种宣传片和晚会上必不可少的曲目。

  “我当时意识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好听,而且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卢中强说,他萌生了开一家唱片公司专门做民族民间音乐的念头。“中国有那么多民族、那么多方言、那么多戏曲,五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可供开发的资源无穷无尽,这是我们的优势。”十三月唱片公司推出的青年歌手苏阳将西北民间音乐“花儿”,与当代音乐进行嫁接,“摇滚花儿”在青年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演奏云贵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山人乐队至今已在欧美巡演97场。这些成功使卢中强坚定了信心,自己走的路是对的。

  卢中强说,戏曲观众通常都是中老年人,怎么样把青年人吸引过来是个难题。苏阳和山人乐队使他认识到,也许把戏曲用现代音乐元素重新包装,让它更适应当代青年人的欣赏口味,是条值得尝试的路子。新乐府的想法于是诞生了。他说:“我不是要改变戏曲,我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比如昆曲、评弹已经美到极致了,没有我们改进的余地。我只是用现代音乐包装它,戏曲本身该怎么唱就怎么唱,原汁原味,不做一点儿改变,我们的音乐是用来服务戏曲的。”

  不过,寻找戏曲演员并不顺利。在苏州一所评弹学校,在试听了几位学员后,新乐府的音乐制作人吴梦奇感到失望,“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很难完整唱好一首曲子。”学校老师无奈地说,现在戏曲招生困难,毕业生大都转行,在校生也就难以提起精神刻苦钻研,和老艺术家相比,差距甚远。最终上海评弹团的评弹大师高博文和陆锦花成为新乐府的合作伙伴。吴梦奇说,一开始双方都有点不适应,做惯了流行音乐的作曲家很难适应评弹没有谱子的演唱方式,如何使钢琴和大提琴与评弹的演唱水乳交融,颇费思量。

  在看到演出现场年轻观众兴奋的面容后,卢中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在前期调研时,卢中强曾走访了几所大学,大学生们对昆曲京剧等传统戏曲的热情给了他很大鼓舞。他说:“我觉得今天的时代非常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乐府的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4日 19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