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80"后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生命是艺术的一部分

张正贵
2015年06月04日07:5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杜近芳:生命是艺术的一部分(速写)

 

  “注意情绪的准确性,白素贞对许仙是怨大于恨。”“剑耍得不对,转身还要接一个鹞子翻身,来,我来。”只见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手握单剑、踏步立腰,好一阵剑花翻飞,只道是风雨不透,更像是人剑合一……这位老人就是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的奠基者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今年,已82岁的杜近芳,担任了京剧《白蛇传》的艺术指导、总导演和唱腔整理。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能在剧院的排练厅见到杜近芳的身影。她全神贯注地连说带讲,为学生启发示范,每次一呆就在3个小时以上。很少有人知道,杜近芳是抱病在顽强坚持,脚肿得需要穿上特制的大号布鞋。

  杜近芳的“拼”在京剧界是出了名的。笑称自己是“80”后的杜近芳在今年1月6日新收了两名“90”后的弟子付佳、刘琪。收徒之后,杜近芳就决定向付佳传授《白蛇传》,并于5月份进行汇报演出。今年年初,学生给老师打电话辞行,说回家过年,初七就回来。没想到,杜近芳却说:“你还有时间过年?甭回去了,从明儿起住家来,我们一块学习《白蛇传》。”对徒弟如此严厉,对自己更是严格。每逢节假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应酬,她会在门上贴条,并插上两个红包,上写“家中无人,来人留言,若有红白喜事请自取”。创作京剧《谢瑶环》时,为了深入分析剧本,她把自己关在房里,将剧本一页一页地拆开围着墙壁贴了八圈。排现代京剧《白毛女》时,杜近芳和演员们吃馒头、喝白开水,排累了就地卧倒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3日,《白蛇传》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整个晚上,杜近芳在后台、侧幕整整指导监督近4个小时。她说:“看现场演出,我比学生还紧张,听到观众叫好,我比学生还高兴。”

  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对京剧艺术如此执著地追求探索,杜近芳总会谈起70年前老北京的一个四合院中的对话。一位老人问小姑娘:“你是想当好角啊?还是想成好角啊?”小姑娘眨巴着一双透亮的大眼睛,笑呵呵地说:“当然是成好角喽。”“哦,你倒说说看,为什么想成好角啊?”小姑娘认真地说:“师父,当好角是自个儿把自个儿当角,成好角是大家伙都认可你。我要别人都承认我是好角。”听完这话,老人不住地点头:“嗯,看来你以后能成角!”……这是发生在1945年的北京大马神庙的真实一幕。老人是在京剧界有“通天教主”之称的王瑶卿先生,而小姑娘就是杜近芳。少小立志、学艺在恒,一颗强烈的为京剧而搏动的心催促着她不断攀援艺术的山峰。

  杜近芳的幸运不仅是能向王瑶卿学艺,1949年,16岁的她拜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师。而后,又受到各路名家的提点,田汉、欧阳予倩给她写剧本,叶盛兰、李少春、袁世海和她长期合作,郭沫若、老舍、曹禺与她谈文论艺,亦师亦友。在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中,杜近芳除整理上演了许多传统戏以外,还创演了《白蛇传》《柳荫记》《谢瑶环》《桃花扇》《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几十出新编历史京剧和现代戏,塑造了大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为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她古典美与女性美结合的艺术气质,大大提升和拓展了京剧旦行的表现力与艺术内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与风格,使京剧旦行表演步入了新的艺术境界。

  杜近芳曾多次作为中国艺术团的主演代表祖国出访欧洲、美洲、亚洲,到访过几十个国家,为推动中国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谈起对青年京剧人的期望,杜近芳希望他们“神要守舍,魂要附体”,对艺术、对事业不敷衍,要适应时代,创作新作品,争取年轻的观众。杜近芳对自己有一个“四世论”的总结:生于乱世、长于治世、成于盛世、流传后世。她总是充满感恩地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让我以文艺服务群众,让我在抗美援朝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跨过鸭绿江慰问最可爱的人,让我完成从一个普通演员到人民艺术家的变化,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对京剧的追求!

  如今,本该颐养天年的杜近芳比年轻人还忙,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白蛇传》圆满复排后,她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叙体回忆录的口述整理上,总结她走过的艺术人生,为后人留下艺术经验;她还计划分别为两个学生传授并排演《柳荫记》和《谢瑶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是艺术的一部分”“没有艺术,生命就没有意义”,她的话也许能准确地描述京剧艺术中和人们心目中的杜近芳。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4日 19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