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引思考:爱是懂得 美是分享

徐 馨
2015年06月04日07: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爱是懂得 美是分享(艺文观察)

  图为独角戏《快乐的杰里》,现场互动感很强。

  图为木偶黑光剧《纸月亮》,描述小男孩想象中的世界。

  图为肢体剧《身体物语》,表现少男少女在面对青春期身体变化时的内心感受。

  初夏,2015年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在丹麦小城腓特烈松举行。这是国际三大儿童戏剧节之一,也是丹麦儿童戏剧界一年一度的相聚。戏剧节为期7天,集纳了丹麦121个儿童戏剧专业剧团、3个澳大利亚和韩国剧团的192个剧目,吸引了来自世界20个多国家的儿童戏剧从业者。短短一周时间,我和近20位中国儿童戏剧人士沉浸其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对于行进中的我国儿童戏剧乃至儿童文化建设可资参照与借鉴?

  懂得与接纳

  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一个人在他者的注视下走过一个空间,就足以构成一部戏剧。”英国戏剧家彼得·布鲁克的这一观点广为流传。那么,如果我们将“走”替换成“爬行”呢?

  在本次戏剧节上,就有这样一部旨在为1岁以内婴儿创作的戏剧《宝贝空间》。这个外形不规则、纯白色的空间本身设计感很强,有如一件当代装置艺术品。当观演双方从矮矮的圆洞形的入口进入表演区之后,空间的纯粹与封闭让人们迅速与外界切断了联系,好像进入冥想的世界。在40分钟的演出中,没有台词,只有两位男女演员之间以及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流与肢体交流。与缓缓流淌在这个空间中的音乐相伴随的,还有几位婴儿观众的“咿咿呀呀”,以及他们难以预料地与演员们的“互动”。当女演员以纯净、愉悦的眼神望向观众中最年长的白发老人时,我看到老人眼中闪烁着同样的情感。那一瞬间,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这件不急不躁的剧场作品好像带着我们每个人回到生命之初母亲温暖的子宫。后来才知该剧的空间设计者是丹麦著名设计师。

  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参与到儿童剧创作中,这在丹麦艺术界是共识,《宝贝空间》并非特例。所以,在艺术节上我们可以一次次看到各方面条件都颇为出色的青年演员,也一次次看到年届耄耋的“老戏骨”。用国内儿童剧从业者的话来说:我们的优秀演员或者活跃在影视界,或者为了实现演成年人戏剧的目标,而以儿童剧表演作为临时“跳板”。

  《小小步伐》也是一部针对婴幼儿观众的精致作品。一位40多岁的女演员在圆柱形的立体演出空间中,利用小观众最喜爱的水和沙这两个元素营造出儿童天地。在《苹果3—2—1》中,当演员把3部梯子交相盘错在一起时,始终安静观看演出的一个小女孩忽然高声喊了一句:“看啊,苹果树!”正不明就里的我被小观众的这句话“点醒”,佩服起这个小女孩和主创者:他们彼此懂得。

  儿童戏剧创作者对儿童的“懂得”还直观地体现在对观众年龄的细分。以本次艺术节为例,其剧目四分之一适合3岁以下的婴幼儿(这里又细分为“6个月以上”“1—2岁”“0—3岁”等),二分之一适合6—12岁以下的儿童,四分之一适合10岁—99岁。如此精准的观众细分,也是当前我国儿童剧界所欠缺的:我们的作品受众大多集中在学龄儿童,位其两端的婴幼儿观众与少年观众被冷落多时,更遑论其他。丹麦的儿童戏剧工作者深谙婴幼儿与少年心理,从作品初创阶段开始就不断从小观众的反应中调整作品。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艺术节上的作品大多完成度较高,并能够得到孩子们由衷地喜爱。

  丹麦儿童戏剧中的少年戏剧部分则以更为直接的力量强烈地撼动了我——如果说婴幼儿戏剧创作者是俯下身体、放慢节奏,以婴幼儿的视角看世界、看生活,少年戏剧创作者则是直接把自己的心浸入到青春期少年的身体里:创作者理解并接纳他们的表现对象。《当它切向心脏》是一部反映丹麦青年人自我伤害的社会问题剧。丹麦语让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谈论些什么,但全剧鲜明地、直接地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勇气与诚意——它无时无刻不在对台下的年轻人说:“我知道你在承受这些,你并不孤单。来吧!来和我谈一谈,我不会评头论足——我接纳你。”对于这样一部作品,青少年观众又是什么反应呢?演出后台下与台上的交流时间超出了演出时长。为什么要做这样一部“残酷戏剧”?“把问题呈现出来,让公众讨论它——我想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是艺术可以做到的事情。”主创者回答。

  与《当》相仿,《身体物语》《当我们迷失》《寻找苏菲》等诸多作品表现的都是现实中青少年面临的困境:身体发育带来情感困惑,父母离异造成内心伤害,社会压力无处逃遁……这些作品在质量上有高下之分,但其思想表达都很犀利而直接,都拒绝美化人类的童年与青春期。

  是的,艺术的使命不是遮蔽现实或美化现实,但也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倾听与理解的基础上表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后,艺术是分享、是依靠,是灵魂的释放、交流、净化与治愈,是在一点一滴之间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共识与合作

  倾情为少年儿童创作

  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是一个窗口,它集中呈现了丹麦儿童剧的艺术手法、传达了创作者对这一群体的理解与表现,还令人感悟政府与艺术家、学校与家庭在儿童文化艺术建设上的共识——与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段相比,这些达成共识的观念或许更有启发性:

  童年不是成人的准备期,童年就是当下、就是此时此刻。可以说,这是丹麦儿童戏剧工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尊重并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让作品得以打动观众的内心:艺术家“在乎”孩子们“此时此刻”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与心灵,然后以戏剧的形式表达、分享、交流;艺术家不会视孩子为“有待完成的人”,而将其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所以,前者不会在创作中有意遮蔽生活的痛苦与酸涩,后者也不会期待前者只提供蜜糖与花朵,这一点又与安徒生的写作何其相似。

  儿童戏剧首先是有思想的艺术品,而不是以娱乐或教化为主要追求的商品。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在艺术形式上比成人戏剧还要多样、在思想锋芒上不逊色于成人戏剧的儿童“戏剧艺术”,而儿童观众则回馈给艺术家以爱与尊重。丹麦儿童戏剧能够长期在国际上拥有良好口碑,和这一点紧密相关。在艺术节上,无论是从事儿童戏剧达半个世纪的老艺术家还是戏剧新人,都在这一点上有着共识:这是我作为艺术家的严肃创作,不是学校辅导课堂,更不是单纯的娱乐。

  注重观演双向交流。看丹麦儿童剧,会惊讶于其规模之“小”,小到似乎演员拎上一只皮箱就可以开始巡演,小到有时剧场只能容纳十几位观众。这一点与丹麦儿童戏剧传统上以巡演为主有关,更与创作者注重观演交流有关。丹麦儿童戏剧也曾追求“大制作”,并且今天也不乏这类优秀代表作,但其主体是“小而美”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学校、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经过专业指导,就可以为其提供表演空间;这样的作品可以让创作者与每一位观众都彼此“看见”“听见”。小观众们反馈得直接、诚实,正是许多人投身儿童剧的重要原因。

  艺术可以让童年更美好,让年轻人不再孤独。这一理念最好的注脚,就是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本身的运作方式。自1971年举办,由丹麦戏剧中心主办的戏剧节每年“落户”丹麦一座城市。艺术节举办前半年至1年,丹麦戏剧中心开始培训当地老师筹备戏剧表演空间,讨论如何把艺术的火种留在当地。艺术节期间所有剧目对公众免费开放:周一到周四,剧目分散在当地各幼儿园、学校或文化中心,以确保当地每个孩子都能看上一部戏剧;周五至周日,剧目集中重演一次——为什么?来自全丹麦的“戏剧买手”会在这时集中出现。有的城市派出六七个人组成的团队看戏挑戏,还有许多城市派出“少年买手”,即各校学生代表。这样一个艺术节的成本大约是400万丹麦克朗(国家和主办城市政府各承担一半),学校等公共机构买戏的费用也由国家承担一半。当我问本届艺术节主办城市腓特烈松市市长约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回答是:“高昂的经济成本。”“那为什么还要竞争主办权?”“因为艺术对年轻人有益。”从艺术节最初10年中,丹麦戏剧中心极力游说各地主办艺术节,到今天等待主办的城市排队至2020年,戏剧艺术之于少年儿童的意义,人们已达成共识。

  中国儿童戏剧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重视儿童艺术与教育也始终是我们的社会共识;如今,我们许多城市不仅拥有由政府支持的专业儿童剧团,而且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私人儿童戏剧制作机构;各地兴建的专业剧场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剧场转向儿童戏剧演出。刚刚开启的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更是集结了近年佳作,展示出趋于多样的艺术探索。同时,我们也看到逐渐升温的市场需求背后的艺术生态问题:儿童剧创作主体不稳定,艺术风格与题材比较单一,制作水准良莠不齐。对此,许多儿童剧创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开始了点滴改善;教育部门与艺术机构的合作日渐紧密,应用戏剧教育正成为新兴学科……

  “我们能从中国儿童戏剧中学到什么?”在本届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上,来自主宾国的中国代表被多次问到这个问题。对此,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许多中国儿童戏剧艺术家以优秀的作品清晰作答。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4日 24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