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返回乡愁的起点 冯骥才:不要忘记我们之所由来的地方

张 健
2015年06月11日08: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不被重视的文化遗产就像这破损的年画和版画。

  “十余年来,我们无论身在何方,手做何事,都不曾忘却对后沟村的一份思念。事物的原点总是最具魅力的,我们渐渐感到,后沟村就像自己的一个故乡。我们对后沟村有一份文化的乡愁。”当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近日在山西晋中市后沟村的老戏台前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与他的同道所致力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经开展了将近13年。

  13年前,一个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机缘,让后沟村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示范采样地,抢救工程随之拉开帷幕;13年后,这批民间文化工作者选择回到当初出发的地方,对这十余年的心血与汗水进行巡礼,以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由中国民协发起并实施的民间文化工程。2001年开始酝酿,2002年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3年正式启动实施。在工程启动之前,工作者们一直希望能在民间找一个比较典型的古村落进行采样考察,但是这个地方究竟选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难以决断。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人提到在晋中榆次区有一个历史久远、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村中关帝庙、观音堂、魁星楼、文昌阁等建筑一应俱全,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依崖就势,参差别致,村中居民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北方汉民族耕读传家、自给自足的传统风习。

  于是,中国民协迅速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奔赴后沟村,一见之下顿时倾心,这个隐藏在黄土山坡褶皱里的小村落果然原汁原味,被随行的民俗专家们誉为“农耕文化的桃花源”——一直悬而未决的采样示范点问题终于得到完美解决。

  在抢救工程的大潮中,我国陆续开展了民间口头文学、地方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卡艺术、少数民族服饰、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及成果整理、出版工作,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如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14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180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10卷本《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多卷本《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及《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等相续面世。正陆续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全书》《中国古村落丛书》等,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增添了重要内容。现已完成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以及正在推进的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等重点实施项目,将为我国文化百花园增添新的更为重要的成果。

  与此同时,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设立了全国性的“文化遗产日”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投入数十亿资金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列入我国各级政府保护范畴的非遗项目已经超过万项。

  今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对民间文化的家底已经大概心中有数,但是科学有序的文化保护工作却才刚刚开始。成果可期,路尚遥远,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有待人们的继续努力。

  冯骥才给后沟村的古戏台写了一副对子,化用了《红楼梦》中的句子,上联“不离不弃,文明永继”,下联“莫失莫忘,古村恒昌”。“这副对联正好可以表达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的殷切心意:不要忘记我们之所由来的地方,不要放下我们矢志不移的事业。”冯骥才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1日 24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