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侯孝贤携《刺客聂隐娘》"出关":用电影展现丰富的人性

任姗姗  张  颖
2015年08月27日08:2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用电影展现丰富的人性(中国电影市场有多大?)

 

  这个暑期档,中国电影不断给人惊喜。

  中小城市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让这些地方成为电影市场的新“票仓”。不仅票房屡创新高,观众的日渐成熟也让更多样式的电影有了生存空间。

  中国电影,好戏还在后头。 

  ——编 者 

 

  68岁的导演侯孝贤,在执掌镜头的第三十四个年头完成了他的首部武侠电影《刺客聂隐娘》。过去8年里,侯孝贤与作家阿城、朱天文、谢海盟考据唐史,又辗转湖北、陕西、河北、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京都、奈良多地,耗费44万尺胶片,终于在银幕上再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唐代,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缠绵蕴藉的人心。

  3个月前,侯孝贤凭借《刺客聂隐娘》摘得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有影评人评价这是一部“值得凝视的电影”。8月27日,《刺客聂隐娘》将在大陆院线与观众见面。

  一向专注台湾乡土的侯孝贤为何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唐代?一篇千余字的唐传奇如何生长为一部大电影?聂隐娘的人生如何与今人心灵相通?

  “拍写实的电影,有些地方没想清楚就不敢动”

  侯孝贤与聂隐娘的故事结缘于30多年前。那时,正在上大学的他读到了唐人裴铏所撰的传奇《聂隐娘》,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第一次读文言文的《聂隐娘》,很喜欢聂隐娘的名字。聂(聶)是三个耳朵,又是隐藏,我就想着她可能在树上或者屋檐上,眼睛闭着听,感觉明朗了,奔下来直接刺杀。”

  在戛纳电影节的获奖感言中,侯孝贤曾感慨“拍电影不是很容易,寻找资金更难”。这是电影延宕的主要原因吗?侯孝贤予以否认,“第一是我没有拍过武侠片。第二是我对唐朝的历史背景和人缺乏直感,需要大量考证。我拍片的习惯是写实,这些东西没想清楚之前,我是不敢动的。”

  侯孝贤认为,建构一个想象中的唐朝,最难不是器物层面,而是复原唐人的风韵。在合作写剧本之前,他已经翻了两三年《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等大量典籍,累积关于唐代建筑、装饰、日常用度、家庭结构、藩镇制度的知识。电影中一切关于唐朝的想象,都建立在这些历史细节之上。他用1∶1的方式搭建了一座木质的唐代大殿,用镜头捕捉自然风吹过丝织品的画面与声音。

  “唐传奇里聂隐娘的故事提供给我的是一个唐朝背景还有想象空间,我们还根据《资治通鉴》《唐书》里的相关记载,进行取舍。”侯孝贤和编剧用影像造了一座“冰山”,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只是一角,这无疑为观众的理解设下了门槛。对此,侯孝贤有自己的坚持,“电影的画面、人物给你一种感受,与你的日常生活、阅历有关联,自然会打动你,所以并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

  “无法接受脱离地心引力的武侠”

  有人说,每一位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男导演,最终都要回归武侠电影。如今,武侠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炫特技、重剧情推演的电影类型,然而侯孝贤对唐代的电影想象和对武侠片的类型建构,却简约而古朴。

  侯孝贤说,自己小时候基本读遍了武侠小说,尤其喜欢上官鼎、司马翎写的文学味道比较浓的武侠作品。“有的作品很夸张,大侠一伸手打翻一堆人,我没法相信。”创作电影时,他自然也无法接受“脱离地心引力的武侠”。“中国武侠应该有速度和能量在里面。好莱坞电影《谍影重重》的动作戏把中国武术、泰国柔术都容纳进去,非常厉害。我们的武侠却还是飞来飞去。”侯孝贤让武侠回归他最擅长的写实,所以他把唐传奇里玄幻的部分全部舍掉,用凌厉干脆的镜头切换展示打斗中瞬间爆发的能量……总之,不是造一个历史奇观,而是记录一个现场。

  “聂隐娘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后来又重新面对自己的整个过程。”侯孝贤说,“其实全世界的人性没有很大不同。但我们的文化通常不像西方人讨论‘我是谁’‘我该向何处去’,而喜欢谈‘人作为生命的本体’。”聂隐娘在电影里被设置为悲剧性格,“根本是表达了人生共有的苍凉感。为什么会有苍凉感?没办法,现实人生就是这样,侠客也不容易。”

  侯孝贤赋予电影《刺客聂隐娘》的通关密语是“一个人没有同类”。电影在戛纳首场放映时,台湾评论家闻天祥看后激动地跟侯孝贤说:“聂隐娘就是你,你拍的就是你自己。”拿这段传闻向侯孝贤本人求证,他说:“闻天祥看的是蛮准的,每个人的作品一定投射了自己。”

  “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但不能单纯为了票房而拍”

  《刺客聂隐娘》的拍摄用了44万尺胶片,加上侯孝贤对摄像、声音、美术、表演的高要求,最后的总投资高达9000万元。内地的媒体总爱问侯孝贤“看不看重票房”,他笑说,当然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但不能单纯为了票房而拍。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交流时,他还曾批评当下电影圈的一些“产品经理”式导演,“每天忙着抓各种流行元素,这次想10亿票房,下次想着20亿”。侯孝贤的名言之一是,“(电影)创作从背对观众开始。”

  “但是,你要知道‘背对观众’是相对的说法,你也可以面对观众来创作,观众喜欢什么,你就做什么打动他。但是我感觉这个很难。”侯孝贤说,“‘面对观众’的基础是完备的电影工业。只有你的市场足够大之后,电影工业才可能变得完整。台湾的电影市场太小,大陆有可能建立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但时机还没到。”他拿好莱坞做比较,“比方,拍一个城市的街景,我是偷拍,但好莱坞有一个基本配备,街道是清空的,有临时演员的机构,职业团队的配合。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帮助导演实现想法。如果只有导演一个人面对观众,做大卖座的梦,那只能是耽溺。”

  “好莱坞的电影,如同戏剧的‘三一律’一样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但是人的世界不只是这样,人很复杂。电影的魅力不就在于折射人的丰富性吗?”侯孝贤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7日 12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