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守护精神原乡,莫让老宅再“火”

王艺锭
2016年01月15日16:40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一栋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祠堂发生火灾,经四小时扑救明火方灭,残存的已是废墟一片。再闻珍贵古建筑被焚毁的消息,心头不免痛惜。想起前不久黄山市祁门县唐代古祠一本堂因失火损毁严重,去年重庆百年文物建筑“江全泰号”在一场大火后面目全非,前年香格里拉有着1300年历史的独克宗古城毁于一旦震惊一时,重庆亚洲第一风雨廊桥化为灰烬令人扼腕。火灾,已然成为了古建筑的头号威胁。

祠堂、牌楼等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追溯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们静静矗立,巍然地见证岁月变迁,无声地诠释时代文明。那一砖一瓦、一台一榭都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粹,蕴含着先祖们“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品格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是亿万炎黄子孙的精神原乡。

时光荏苒,如今大部分古建筑早已湮灭在了岁月里,而留存下来的一部分,也大多老旧荒置,年久失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充裕和文物保护呼声的加强,各地政府渐渐开始重视古建保护工作,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或被评为省市级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或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寻访,那些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古老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修缮与保护,焕发了些许新的生机。可实际上,还有太多没被列为文物的古建筑仍在时代大潮下风雨飘摇,随时面临着坍塌损毁的命运,而就算被列入保护名册也并不意味着得到了护身符,那一场场残酷的火灾便是明证。

火灾频发的背后,隐藏的是重视程度的欠缺和保护力度的不足。管理人员消防意识的淡薄,修缮团队维护施工的疏忽,古宅用火用电的安全隐患,完备防灭火机制的缺乏以及地处偏远道路狭窄导致的救援不便,都让火灾有了更多的可趁之机。要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首先便是要加强监管。提升管理人员、修缮团队的防火意识,建立一套完备的防灭火机制,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才能避免让亡羊补牢之举成为“常态”。

同时,民间自发保护意识的唤醒也迫在眉睫。保护古建筑也是为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们留存一些文化归属感,民众自发的力量必不可少。可通过成立地方古建筑保护志愿者队伍、筹措公益基金等举措,吸纳更多热爱古建筑的人加入到保护队伍当中;更要想方设法动员更多年轻人的力量,让这种责任感形成代际传递,才能生生不息。

不能让“保护”仅仅是一句无助的呐喊,让“传承”停留在一句空洞的口头禅,要使之内化为每一个人的共识,镌刻进每一个人的心底。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之下,在信息技术的渗透之中,当代人更应葆有些许质朴的乡土情怀与寻根意识,只有溯清我们的民族文化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知道未来该往哪里去。福建龙海市东园镇东宝村的村民们捐祖屋“众筹”乡愁馆,浙江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的乡人对宗祠自发捐资予以保护的淳朴之举都值得效仿与推广。

习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这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古朴和典雅,饱经风霜的厚重与沧桑,是无论多么精致的复刻品都无法取代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文化载体,那些深邃的记忆、古老的乡愁又将何以寄托?

历史的洪流浩浩汤汤,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但有些东西是不该被时间湮没的,就让那些穿越百年风雨,在推土机的轰鸣之下得以幸存的古建筑、老祠堂、旧遗址和我们一道,静默地呵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虔诚地守望炎黄子孙的不尽乡愁。 

(责编:王艺锭、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