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盘点春节传统习俗:我们如今的春节这么过
春节临近,在江西省遂川县城大街上,小朋友高兴地拿着中国结。人民视觉
农历大年三十,山东曲阜,人们在贴春联、贴门神。人民视觉
国家图书馆推出楹联为主题的新春文化活动。图为小朋友正在体验楹联文化。张 鹏摄
春联
最需要的是文化功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写春联、贴春联,大概最能显示春节的文化含义了。从前的春联,首先要有一笔拿得出手的好字,还要有些文墨功底,不然,岂不贻笑大方?即便自己不会写,只要走到集市、街头,或者望望四周邻居,总有代笔的,不仅代写,还代出构思,尽管雷同的不在少数,但多少还和自己家的境况沾点边。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雅称“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表达出汉语的独特意蕴。春联与其他对联不同的是,内容都要包含些辞旧迎新、祝福来年之意。当然,30多年前,春联的时代气息也很浓郁,从一副副春联中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走向和政治气候,各个年代组成的春联,就是一卷鲜活的政治生活史。
春联也是过年中始终不曾衰落的年货。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春联都没有缺席。不过,近些年的春联多是电脑制作,大量批发,网上订购,街摊或店内零售,文化内蕴渐渐不支。临近春节,还没等你想到贴春联呢,物业服务已经将批发的春联贴到了楼道门口、电梯门口;每次打开家门,不管自己家是个什么境况,一副新春联已经为你换去了旧的。省事虽说省事,服务尽管到家,但千篇一律是这些春联的特点。
现在的春联还有多少是自己下笔,没有统计,但构思已经无需费力,网上一点击,各种应时应景的春联模式扑面而来,内容随意取舍。其实,在网络、微信日益发达的今天,春联是否需要贴出来都已经不再重要了,作为一种节日祝福,很多人向你传递的春联,只要在电脑和手机上过目即可,一下子收到几十副,谁还有工夫再去写在纸上?
春节年年过,周而复始,春联的内容好像也已经黔驴技穷,鸡年不能不“金鸡报晓”,马年肯定要“马到成功”,羊年多半会“三阳开泰”,猴年自然是“猴舞金棒”。不讲十二生肖的,无非就是福寿、财源、吉祥、平安,再加万事兴、喜临门、富贵家而已。
如今,回过头来看春联,最需要的是文化功底,书写的功夫、构思的技巧、知识的积累,缺一不可,少了这些,春联就近似于标语,贴与不贴,都无所谓了。
年夜饭
舌尖上的年味儿
“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说的是年夜饭是咱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一顿饭,寓意团圆,寄托希望。
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正不可避免地遭遇过去时与现在时的时态转化,但春节,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顿团圆饭,仍然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愫。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块块金黄的腊肉,父亲珍藏了一冬的那坛老酒,母亲张罗年夜饭时被炊烟映红的脸庞,举起酒杯时那一句“孩儿啊,回来啦”,是所有中国人心中对年味儿、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与最厚重的情感依托。
围炉话团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年夜饭不是简单一餐饭,是浓厚的亲情。老人家看儿孙满堂,晚辈敬父母身体安康,一家老小共叙天伦。一年当中忙忙碌碌,来不及说的话,说不完的牵挂与嘱托,都在这餐饭里慢慢聊,一点点补上。年夜饭,总是希望家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齐聚一堂的,即便是有人实在赶不回来,家人们也会为他留一个位子、摆一副碗筷,寓意一个也不少,合家欢。
年饭有讲究,品的是文化。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意思是粮食满囤。除夕夜,十二点钟声敲响时吃饺子,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长寿面预祝寿长百年、吉祥如意,年糕寓意年年高升。菜品更是五花八门,五福临门、三阳开泰、鸿运当头、欢乐今宵、年年有余、好运当头……每一道菜都不简单,好兆头、新希望。
年夜饭里还能折射出岁月变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供应还相对匮乏,大多数副食品凭票供应。因为供应有限,所以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让孩子们起早排队去购买。到了八九十年代,集贸市场出现,年夜饭菜肴的种类渐渐从贫乏走向丰富,年夜饭里少不了鸡鸭鱼肉。如今,年夜饭又有了新风尚,将厨师请到家里,或者索性直接在网上订购,也成了不少年轻人时下的新选择。时光荏苒,变化的年夜饭中,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国家的飞速发展。
有人说,年夜饭变了,变的是形式,也有人说,年夜饭没变,没变的是味道。是的,在变与不变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这一桌饭菜中凝结的亲情与乡情,寄托的慰藉与希望,沉淀下来的最深刻、最朴素的乡愁。
回家吧,一起回家,哪怕穿越大半个中国,与家人吃顿年夜饭。
放鞭炮
一个正在破解的难题
“爆竹声中一岁除”,说起过年,古往今来都少不了爆竹。爆竹就是鞭炮,噼里啪啦,呼啸升空,在鞭炮声中,从声音到视觉,人们感受到过年的喜庆、欢腾,除夕夜一旦鸦雀无声,大家就好像缺了什么。没有这些满眼的烟花,如何除旧?失去这些震耳的鸣响,何以布新?
大约是生活开始好过以后,每个人、每个家庭,鞭炮不但放得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响。30年前还只有二踢脚、小鞭,可后来,可谓应有尽有,品种从单一的爆竹发展到组合盆花类、喷花类、吐珠类、线香类、火箭类、旋转类、旋转升空类、玩具类、日景类、冷光类、烟雾类、摩擦类、礼花弹等等五花八门的烟花。而且家家还比着放,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一入夜晚,漫天都是礼花。
什么事情都不能多,一多就成了问题。烟花爆竹放得太多太猛,污染环境不说,还会伤人伤己,引发火灾。而且,我们还没达到那种自己燃放,然后自己有意识去清扫的公德水准。次日清晨,满眼都是烟花爆竹垃圾,看着清洁工劳累的身影,确实于心不忍。有人以交通事故为例,认为不能因为有了车祸就可以不要交通了,但这完全是两码子事,交通是生活的必需,烟花爆竹却未必。
30年前曾有个提议,说是能不能用录音里的鞭炮声取代现实中的燃放,于是出现了鞭炮盒带,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大概听听声音与大放特放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后来有的地方又出现了禁放的规定,但遭到激烈反弹,最终不得不取消了事。限放在许多地方已经施行有年,可在允许燃放的时间段和区域内往往更为夸张。少放烟花爆竹曾是多少年间的呼吁,但少放只是道德诉求,没个标准,还要依靠每个人的自觉,所以收效并不显著。
近些年,过节燃放鞭炮的情形正在改变。由于遭遇严重的雾霾,人们纷纷自发反思和改变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低碳环保,逐渐成为很多人正在接受的过节方式。从各地的两会到各类网站,不断出现“春节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从北京、上海、青岛、西安等地的文明办、环保机构和公安局到媒体、市民,都在倡导不放或少放。自从严禁元旦春节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后,燃放鞭炮的规模也在迅速减少。
过节如何放鞭炮,这个多年的难题正在因人们的自身利益而破解。
拜年
最重要的是“真心”
大年初一,作为表达新春祝福最直接的形式,拜年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重要习俗,有着重要的道德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互致问候的心情不变,拜年方式却在不断变化:从登门拜年、书信、明信片寄送问候,到电话、短信表达情意,如今又兴起了微信等“微拜年”,“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事业有成”“身体安康”等祝福弥漫在线上线下。
有人感叹,说没有了走街串巷的面对面拜年,少了电话里祝福的真诚表达,足不出户、一键发送的短信、QQ、微信拜年“消解了拜年的味道”“距离传统民俗越来越远了”。其实仔细揣摩,人们“反感”的不是形式的变化本身,而更多在乎的是“对方送来的祝福是不是给自己私人订制的”“短信微信的内容是不是有诚意的”。2014年央视春晚上,一首《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唱出了群发短信拜年遭遇的尴尬,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说到底,就是群发短信拜年让人感到“没有诚意”“缺乏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
所以说,并非是拜年形式变化本身隔阂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是如何利用好这种形式,表达真心实意的感情。有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之前为每一个亲朋好友送上了专属祝福,或是个性化地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拜年短片,得到的回馈依然是温暖的;甚至因为许多朋友间相隔万里,微信的文字、语音、视频等嘘寒问暖、互道祝福更为彼此接受,也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人感觉回到了彼此一起的时候”。
年俗作为一种文化,也是在传承中不断变化的。我们大可不必诟病现代科技对拜年形式的改变“葬送”了传统拜年的味道,因为,有条件的一样可以走街串巷辞旧迎新,而在短信、微信拜年的时候不妨多一些用心,也就自然能拉近感情。
送别逝去的岁月,憧憬未来的生活,应该说,无论拜年的方式如何变迁,只要有真心在,情谊就在,年味儿就在。
压岁钱
电子红包隔空送福
也不知道是媒体渲染还是确有其事,离乡打拼的年轻人,如今提起过年似乎都带着点儿心惊胆战。原因很简单,还没对象的、还没成家的,过年回家长辈亲朋难免围上来问:“怎么还不结婚呀?”“什么时候才能成家呀?”但也确有人说,即便面临三姑六婆的催婚围剿,过年回家仍然是有盼头的,原因也很简单,除夕那天,但凡没成家的,总能得到家里长辈的压岁钱,钱多钱少不重要,长辈们的心意在那儿,拿到装着压岁钱的红信封,就像小时候吃到糖果一样开心。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对压岁钱的情意。
至于压岁钱的来由,据说“岁”是“祟”的谐音,“祟”则是古时候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发烧、呓语,几天后虽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在除夕出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嘉兴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有一年除夕,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大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祟”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枕边竟放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管姓人家这则奇事,遂家家户户在除夕给孩子发这“压祟钱”。时光荏苒,这样的传统流传下来,“压祟钱”也因谐音而演变为“压岁钱”。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希望晚辈平平安安。另有一种压岁钱,则是晚辈发给长辈的,那意思是挽住匆匆流逝的岁月,祈盼长辈安康长寿。无论哪一种,都足见压岁钱寄托了中国人血脉里流传千年的美好祈愿。而如今,“互联网+”时代,压岁钱也不再只寄形于纸质的红包。
2014年,微信推出了红包功能,此后,多家公司也迅速跟进红包产品。如今,拿起手机发红包、抢红包,已经是“拇指族”们再熟悉不过的事。尤其在除夕之夜,无论长幼、不分男女,拿起手机发个红包,就是送上一份祝福;点开一个红包,就是收获一份心意。
但也有人说,电子压岁钱似乎终究少了点儿传统中国年里那点儿意蕴。曾几何时,进了腊月准备年货的时候,长辈们就惦记着去银行换来簇新的钱币,要新得散发着油墨味儿,它承载的祝福才是最真切的。那红纸糊的信封从一双手递到另一双手里,都是带着体温的,于是那祝福也是暖意融融的。而低着头摁着电子屏幕,身在异地的人们相互收到了问候,近在咫尺的人们却似乎因那低头的沉默彼此远离了似的。
可是谁又能挽留白驹过隙?谁又能阻拦科技进步呢?压岁钱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只愿向远方送上祝福的时候,莫要忘了温暖身旁的亲人。
玩
更注重文化内涵
春节期间阖家团圆,亲友相聚,一年的辛苦需要在尽情玩乐中消解。对春节而言,玩是件大事。除了传统的放鞭炮、游园、打麻将、打牌之外,今天的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玩法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甚至从国内玩到了国外,不经意间助推中国春节走向世界。
在北京工作的陈先生老家在辽宁农村,去年带孩子回家过年,小孩子第一次见到了杀活猪,第一次在温室大棚里采摘,第一次见到了亲友家的同龄人,兴奋得很。“对孩子来说,回老家就是玩。平时在北京,孩子很少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玩,对农村生活也没什么概念,所以特别新鲜,今年我们还要回去过年。”陈先生说。
有人回家玩,就有人出门玩。春节期间旅游市场非常红火。在天津一家旅行社担任导游的张宁对记者说,近几年春节全家出游的情况越来越多,国内热门的景点如丽江、三亚、哈尔滨等地都需要提前预订。“好像现在人们不再认为春节就一定要在家里过,一家人在外边旅游也挺好的。”
与国内游同样火爆的是春节出境游,热门线路甚至需要提前数月预定。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游人数达到518.2万人次。有关方面预计,2016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人数将接近600万人次,成为史上人气最高的黄金周。一家在线旅游网站负责人说:“从出境线路预订看,今年春节七天,中国游客将到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南极。目前单一目的地的收客量最高已经达到10000人。”
大批中国游客也把春节带到了全世界,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近几年每年春节期间,巴黎、纽约、伦敦等中国游客集中的目的地都会在标志性的建筑上点亮“中国红”,披红挂彩的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彰显了春节的魅力。中国游客强大的购买力促使当地商家在春节期间加大有针对性的促销措施,美国媒体甚至指出,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正在成为美国旅游业的“救星”。
从2010年开始举办的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近日表示,2016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将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展开,项目总量将达2100个,内容将包括主题庙会、跨国春晚、元宵灯会、专场演出、民俗体验、焰火表演等多种形式。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利用春节假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电影院,过一个文化味儿浓郁的春节。2015年仅春节档期就实现票房近18亿元,仅大年初一全国就有900万观众走进影院。电影界人士预计2016年春节档有望与去年持平。按照惯例,每年大年初一,国家图书馆馆长都会在大门口欢迎入馆读者,向他们拜年。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说,即使春节期间,来图书馆看书的读者也很多,与书香相伴的春节令人格外难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