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当年俗"遭遇"互联网 珍视春节折射传统文化内核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16年02月18日10: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珍视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深聚焦·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①)

  春节期间,“金猴闹春”——第十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图为小朋友在年俗展上体验海派传统文化。

  人民视觉

  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

  而每每此时,一个问题便显得格外真切而严肃,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财富?尤其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会出现怎样的化学反应?是会显现“疲态”,还是会迸发出新的生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系列,旨在引发讨论、启迪思考。

  ——编 者

  这是14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南朝人宗懔: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这是3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清代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这是1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丰子恺: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这是2016年的年俗:在群里抢红包、给晚辈发压岁钱,在网上采购年货,看看网络春晚,网上订张机票或者电影票,举家出游或者赶着看一场贺岁档影片。

  为何近些年来,每到春节时,人们总是感慨年味儿又淡了,只因留恋记忆中的那一缕喧嚣与繁华?还是留恋春节年俗所蕴含的对于长辈的尊重、对于时光的珍惜、对于自然与天地的敬畏等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核?

  细细想来,当是后者。

  互联网+传统春节,是创新还是消解

  与往年相比,今年媒体上、公众间对于有关年味儿淡了的讨论似乎少了许多。整个春节期间,针对孔雀女与凤凰男的讨论,占据了绝大部分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空间。即便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分别创下了令人咋舌的春节红包金额,也只是在专业媒体上引发了部分讨论,未引起公众的过多关注。

  根据几家互联网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除夕夜支付宝参与次数达到3245亿次,4.2亿人用上了腾讯的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次,百度的钱包福袋也在除夕夜到初一中午共计被打开112亿次,均比去年有了大幅度提升。

  由于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持续影响与渗透,人们似乎对互联网对传统春节的影响与改变已渐渐接受。办年货,不再去市场、去实体商店,而是通过网购完成;写春联,也不再自己绞尽脑汁想了,而是去网上查阅现成的好对子;红包更不用说,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不用再压在孩子们的枕头下,而是通过微信红包或支付宝转账即可;春晚也不用大家团团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了,无论身处何方,拿着IPAD和手机就可随时观看。拜年更是如此,以前都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可如今,微信拜年、短信拜年成了表达心意的捷径。

  有专家分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年俗文化正逐渐形成。

  当然,对此,还是有不少专家表示忧虑。有民俗学家指出,这样的节日缺少了仪式感,久而久之,节日在互联网漂亮的外衣下,最终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而且,传统节日的民俗多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脱离了传统节日这个载体,会加速消亡。

  当然,有人持更为开放的心态,认为数字化让年俗有了更新的表达,在朋友圈上晒晒年夜饭、在群里抢抢红包,联络下久未联络的老同学,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传统的年俗有了更广博的共享空间,激发出活力和新鲜感。因此没有必要因互联网对于传统年俗的改变过于感伤,更没必要固守旧俗。

  互联网带来的“新年俗”能否固化成集体记忆

  在许多学者看来,互联网带来的“新年俗”能否固化成一种文化,并最终形成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在看待互联网对于传统年俗的影响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

  “互联网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聚合、连接与沟通,这一点与年俗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有契合之处。年俗中,无论是围炉夜话、全家守岁,还是和和美美吃顿年夜饭,都是寓意团圆。借由互联网联络亲朋、旧友也是意在于此。”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秀丽分析,“但同时应该看到,互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强调个体与独立性。正如人们聚拢在一起,通过一台电视看春晚,边看边聊的机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手持一个终端各看各的、各聊各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在虚拟空间上的连接更紧密了,但现实空间中的关系却淡了。随之带来的,将是传统年俗中最宝贵的仪式感与虔诚度的渐渐逝去。”

  除此之外,互联网持续不断带来的新鲜感与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之间的矛盾,也是许多学者担忧的方面。有专家认为,一种习俗如果要沉淀成为一种文化,不仅需要广泛的参与度,还需要时间的沉积,方能最终固化为一种文化和集体记忆。但互联网的重要特质是新,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有新形式、新创意。互联网带来的新年俗能否最终沉淀成为一种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文化,目前还很难下定论。那么,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一旦这种以创新为特质的互联网年俗没能最终形成一种文化,若干年后,在互联网的浸润中长大的孩子,有关春节的集体记忆将会变得零散而破碎。

  “因此,人们对于年味的讨论,对于传统年俗、仪式的怀念,不是简单地讨论电子化、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方式孰优孰劣,不是在简单地呼吁包饺子、贴窗花、守岁等仪式的回归,而是在关注形式与仪式背后,更为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与传承。”王秀丽分析。

  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载体

  人们对年味儿的留恋,其实是留恋和珍视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随着互联网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是创新还是消解的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除夕晚上,家里灯火通明,不论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守岁。一个守岁的年俗,折射的其实是新旧交替之时,感叹光阴似水,勉励彼此珍惜光阴之意。“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全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火盆围炉夜话,实则强调仁爱始乎亲情,提醒晚辈长幼有序、礼数有方。祭祖与祭祀,在静穆的氛围中,是在倡导心存敬畏、多行善举……

  这些道德、礼数,哪一个不是流传在中国文化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哪一个不是当下我们的生活中最为宝贵、最为稀缺的?

  公交车上,为争抢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飞机上,一言不合即恶语相向……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是源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可是从文化角度来看,何尝不是一种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尽管我们已经通过开展国学教育和良好道德风尚的提倡,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但是应该看到,传统节日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载体与途径,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延续文化、弘扬道德。从这个角度说,在热情拥抱互联网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坚守传统文化内核,仍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责编:欧兴荣、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