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陈忠实的创作道路”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6年06月06日17:06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黄维)“在陈忠实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看到老陈颈下枕着的是他的《白鹿原》。这让我想到他生前最后一本散文集的名字——《生命对我足够深情》。”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今天召开的“陈忠实的创作道路”研讨会上,深情回顾了陈忠实的文学成就。“陈忠实一生自奉甚俭,他对这个世界的生活需求人们所能记得的可能只是一碗面、一根烟、一曲秦腔,但是,他获得了生命对一个作家最丰厚的馈赠:在他生前,在他写完那部名为《白鹿原》的书的时候,他就已经确信,这是一部‘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而今天,我们所有人对此同样确信不疑,《白鹿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将长久地被阅读、被记住。”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陈忠实的创作道路”研讨会今天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会议,二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参与研讨。

钱小芊指出,刚刚去世的陈忠实同志,是一位将自己的创作与大地、时代和人民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事业,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受到了亿万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钱小芊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共同探讨陈忠实同志的文学创作,探究其创作带给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精神的伟大旗帜,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

铁凝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作家协会举行“陈忠实的创作道路”研讨会,既是为了表达对这位卓越作家的深切怀念,也是希望通过深入的学术研讨,从陈忠实的创作道路中总结经验,获得启迪,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来自民族生活深处、凝聚着文化和历史的丰厚经验的“中国故事”;它带领我们进入想象中国的新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同时也把中国新文学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铁凝回顾了陈忠实的生平与创作,她指出,陈忠实是一个沉静、高洁的作家,他的一生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作家的精神境界、思想高度和人格力量决定着他的作品的境界、高度和力量。陈忠实的创作道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多方面的经验和启迪。

研讨会上,雷达、阎纲、何启治、李国平、白烨、贺绍俊、梁鸿鹰、张志忠等专家先后发言。大家深情回顾了与陈忠实同志的生平交往,分析探讨了陈忠实创作的道路、成就与风格,深入思考了其带给中国文坛的现实影响和深刻启示。与会者表示,此次研讨会的意义,不仅是对陈忠实同志的追思与纪念,更在于对其高远的创作追求和崇高的人格精神的学习与传承。

4月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4岁。陈忠实生前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责编:王鹤瑾、黄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