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子》:晦涩的荒诞派观众却看懂了
冯宪珍一人主演《美好的日子》。
一个被黄土埋至半身、不得动弹的女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滩上,将怎样度过一天?荒诞派戏剧大师塞缪尔·贝克特的名作《美好的日子》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当它被首次搬上亚洲的舞台、用中文演出时,这场注定是独角戏的演出是否出彩,成了最大的疑问。
不过,当主演名单赫然写着“冯宪珍”的名字,这个问号就变成了惊叹号。上周六晚,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独角戏里,冯宪珍从黄土埋没半身,直到只剩下头可以动,她在复杂、跳脱的台词中自由穿梭,用丰富的表情与漫长的自白,演绎出一个絮絮叨叨、自欺欺人却又乐观无比的老妪温妮。
在导演邹爽看来,荒诞派戏剧最显著的特色便是台词的意识流,“这是一个看似没有逻辑却极有内涵的作品,它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很高,也一定需要演员真正理解作家笔下的讽刺感,把那些台词吞进去再吐出来。”即便被观众称为“戏剧女王”的冯宪珍,在拿到贝克特的剧本时,也说不上信心十足,“剧中有自说自话的独白,这部戏被称为著名的‘戏剧马拉松’,这部戏会让我们抛弃观赏剧情的习惯,它考验我的耐心,也将考验观众的耐心。”
就首演当晚的观众反馈来看,结果让人满意。在连续一个半小时的演出里,大量密集的台词和很少改变的布景,虽然“催眠功效”十足,但在演员精湛的表演和剧本情节的推进下,很少有观众中途离场或者酣睡。
演出前邹爽也不知道国内观众对荒诞派戏剧的接受度如何,但她希望即便是搬演经典,也能让国内观众找到共鸣。“由于贝克特的作品有非常严格的版权要求,演出时其实不允许更改剧本中限定的内容,比如对场景、道具、声音、空间关系的限制。”她介绍,但真正搬演过来,国家话剧院的团队还是进行了不少本土化的改造,“像原版本中场景更贴近一种刻意营造的荒芜感,背景墙是那种石墙,我们就把舞台变成了沙滩之中,中心是温妮所在的沙丘,沙丘上的杂物还特别‘中国化’地放了一些杂物,像箅子什么的。”
演出中观众几次爆笑,就是因为冯宪珍在演出中突然飙起了方言,模仿山东大汉和上海女人的语气惟妙惟肖。“其实贝克特的原剧本是用英文写的,原作里这个部分就采用的是爱尔兰俚语,是那种直来直去但风格明显的语言。”邹爽透露,《美好的日子》在国外排演时,演员甚至尝试过从50多种俚语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那种,来体现剧本里的语言反差,“我们也是让冯老师从自己熟悉的语言中多多尝试,最后选定了山东话和上海话。”
这种在保持原作风格之下的本土化改造,也让观众很受用,过去观演西方戏剧的那种隔膜感消失大半。有观众感慨,“荒诞不只因为下半身入土的设定,更因为明天依然如同昨天和今天一样,而主人公心甘情愿地在重复里不断自圆其说。”贝克特希望表达的生命、时间和存在的哲学观,中国观众看懂了。
(记者 李夏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