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达·芬奇梵高等大师多媒体影像展开幕 互动性强但缺原作

2016年07月19日08:08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没有原作的大师展值得看吗?

“天才达·芬奇”全球巡展广州站。

梵高时代·印象派幻影艺术大展宣传图。

“天才达·芬奇”展览现场。

7月15日,“天才达·芬奇”国际巡回展广州站在广州文德路文德广场开幕。此次艺术展联合意大利艺术机构和法国卢浮宫,展示了艺术大师达·芬奇一生在军事、工程、物理机械、水利、交通、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全方位才华,不仅将达·芬奇手稿中的许多设想和图稿制作成移动装置,供普通观众手动体验,让观众感受达·芬奇的奇思妙想和超前智慧,而且通过国外艺术机构的最新科研成果揭秘《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著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流传500年的演变。

无独有偶,7月13日至10月7日,由博闻伟达文化、三玄社和世界之窗联合主办的“梵高时代”幻影艺术大展在深圳世界之窗教堂广场举行,展览以声光电等多种科技手段,全面呈现伟大的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的1000多幅经典作品和他短暂而坎坷的一生。由深圳市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引进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也将于9月30日起在深圳欢乐海岸开展,以多媒体感映技术呈现莫奈的400多幅珍贵名作。

近几年,莫奈、梵高、达·芬奇、毕加索等国外艺术大师的多媒体展先后登陆中国,激起大众的参观热情,随着3D、数码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寓教于乐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可复制性使得面对大众的艺术传播变得便捷、丰富。但与此同时,这些展览中也因为缺少原作、票价昂贵等原因,在中国遭受质疑。对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专业策展人进行分析。

互动性强但缺少原作

展览好坏要看展览目的

走进“天才达·芬奇”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红木弓弩,继而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潜水服、潜艇、自行车、汽车、飞行器、螺旋桨、军用坦克,以及各类物理机械装置。观众惊奇地发现,达·芬奇在这些发明物诞生的400年以前,就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出它们的雏型。

“天才达·芬奇”展由澳洲展览机构Grande Exhibitions制作,把达·芬奇保存在手稿中的观察、记录、推演理论与构思变为现实,展现达·芬奇在发明、艺术、解剖学、雕刻、工程、音乐以及建筑方面全方位的惊人天赋。展览分多个主题,用多媒体和装置艺术的方式展现了达·芬奇的20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75件原比例机械发明装置和《蒙娜丽莎》等数十幅作品的复制品和图像、数字解密。

记者在现场看到,艺术展厅俨然变成了一个实景走动式的体验剧场。首个开放日中,不少观众和孩子一起在那些机械装置面前啧啧惊叹,有的机械装置还可以手动操作,亲自感受500年前欧洲物理机械所产生的力量,想象它们在后来的时代取代人力,给人类带来的变革。在一个由8面镜子组成的封闭小房子里,叠加反射效果让观众看到无限个自己和不同部位,许多人排队体验。

展览中,“蒙娜丽莎特展”的单元极其引人注目。2004年,法国科学工程师与艺术鉴定师帕斯卡尔·柯特获得法国政府与卢浮宫准许,《蒙娜丽莎》画作得以从墙上取下,卸下画框进行一连串的科学分析,经过卢浮宫馆长达2年的研究和验证,发现不少秘密。

在“天才达·芬奇”展中,帕斯卡尔通过其发明的“多光谱”摄影机及层叠放大技术的现场演示,借由40张极度放大且高分辨率的组合影像,带观众探索《蒙娜丽莎》的每一种面相,揭示出《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它并不是一个人的肖像,既不是外界所推测的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之妻丽莎·格拉迪尼,也不是朱利安·德·美帝奇公爵的情妇,而是四幅画像叠加的呈现。

第一层是一份对未知对象的肖像草稿,尺寸大于最终成像,而姿态类似;第二层用一幅《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覆盖了最初的草稿,推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玛利亚画像或圣女,但未完成;第三层将其改为了《丽莎·格拉迪尼肖像》;第四层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蒙娜丽莎》——达芬奇发明了一种掩盖技术,通过在头部及身体上巧妙地覆盖一层面纱,而遮盖住了之前的衣着和发饰,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画像。

帕斯卡尔还通过电脑技术还原出六幅《蒙娜丽莎》的真实色彩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色彩变化。此外,研究者还展示了25点令人注目的发现,帮助观众直观地看到这幅作品的演变过程及细节描绘。

但是,此次达·芬奇展之中,没有一件作品是达·芬奇的原作,票价达到138元,远远高出一些有原作的画展,引发一些观众的质疑。现场,观众只能通过《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维特鲁威人》《最后的晚餐》等十多幅名作的复制品和动画演示,间接感受达芬奇画作的魅力。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国外博物馆及文物保护的重重限制,加上运输费、借展费和保险费,一次国外大师原作来华展出往往要花费数以千万元计的高额费用。因此,国内一些民营资本开始运用多媒体影像的方式,虚拟化引入欧洲大师的艺术,成为一种风潮。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胡斌分析说,评价一个艺术展是否成功,不是有没有原作的问题,最核心的是梳理展览的主题框架,展览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阐明什么问题,“如果能够明确地阐释展览主题,展览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艺术,而非纯粹的商业目的,无论有没有原作,我觉得都可以成为一个好展览”。

虚拟技术是利是弊?

拉近经典也要杜绝娱乐化

“不朽的梵高”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让梵高作品中的浓烈色彩在屏幕上流动、旋转起来,从2015年以来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厦门等多个城市进行巡展,引发了国内观众热捧。今年1月,梵高时代——印象派幻影艺术大展再次登陆广州,本月开始又将在深圳展出,以视觉冲击、动态空间和迷宫形式吸引观众。

9月,即将在深圳开展的雷诺阿全球巡展宣称,将采用当前流行的VR虚拟现实互动技术,让观众感受雷诺阿作品的神秘。

移动装置博物馆、动起来的梵高、影像解读《最后的晚餐》、“多光谱”和层叠放大技术还原《蒙娜丽莎》、VR互动体验雷诺阿……尽管欧洲艺术大师原作无法来华,但是关于他们的艺术展借助这些多媒体虚拟技术,在中国引发追捧。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认为,由于新技术的传播性、便利性、可复制性及其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大师作品展的成本降低,并产生巨大传播效应,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艺术展逐渐成为未来趋势,势不可挡。相比于“墙面悬挂”这种传统绘画的展示方式,虚拟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技术的提高,我们在虚拟中体验的真实感会不断加强。直到有一天我们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拟的时候,虚拟就是现实”。

冯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几年前他在巴黎和米兰看到过同一类型的达·芬奇展览形式。他表示,几年前广州科学中心也曾引入这个展览的一部分展出,虚拟现实技术将来也一定会应用到更多的艺术展览领域。但他认为,“即便如此,虚拟技术也不会对传统的面对面接触原作的观看方式构成挑战,这两种方式依然是并存的”。

广州风眠艺术空间负责人姚远东方认为,多媒体展示技术可以让大量无法去国外博物馆看原作的人们近距离接受艺术史的知识,这对公共美术教育是利好的。“对于一个艺术史研究者来说,一生只去卢浮宫看一次《蒙娜丽莎》就够了,但是我知道,许多普通观众一辈子都不会去一次美术馆。而多媒体和虚拟技术的展览手段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经典艺术,而且通过电脑技术的分解让他们了解作品的细节,这无疑拉近了经典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虚拟技术不仅能让我们观看到经典艺术的一个正面,或一个可视的表皮,还可以使我们像当年X光、核磁共振技术发明一样,透过表面看到许多的埋藏在画面背后的细腻信息,我们跟历史的关系就是非常主动的关系了。”冯原强调,技术所带给艺术大展新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全方位、从不同角度探讨自己跟历史的相关性,“这是传统的展示方式和古典时代的人所望尘莫及的”。

然而,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互动体验型的展览让一些大师的艺术展变得越来越娱乐化。

胡斌描述了两年前他在台湾高雄美术馆参观的一次“蒙娜丽莎500年展”。展览中只有一件原作《岩间圣母》,但分四个部分展示主题,第四个部分中包括了杜尚在内的名家作品。“这种展览其实是通过达·芬奇梳理了他之后一直到现当代的整个西方艺术史,其中包括达·芬奇的情色绘画,以及一个《蒙娜丽莎》被盗的报纸报道专题。如此全面的一个展览,引起了不少争议。”胡斌认为,艺术展可以借助互动多媒体技术,但是要杜绝娱乐化倾向,以传播和解读大师的艺术为目的,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

■思考

借多媒体影像技术输出中国艺术

事实上,谈起动画数码技术,很多人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印象深刻。

姚远东方认为,中国绘画散点透视,古代人在移动地观看,移动地记录。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固定在一个地方,讲究静止的色彩、结构、透视。因此,中国绘画更应该适合于多媒体动态演绎。但其中难度也不小,《清明上河图》即使用了动画演绎,也仅仅展示了白天和黑夜人畜走动的形象,并没有进一步从更为内在的精神层面上完成对作品的阐释。

如何利用新媒体展示艺术作品的精髓?“梵高作品的数字媒体演绎不在于让它动起来,鸟怎么飞啊,麦田怎么被风吹动,它是让我们了解那个色彩的表达,形体的组合。”胡斌认为,多媒体和虚拟技术只是一个传播的手段,营造一种氛围,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并不能代替作品本身,好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应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艺术作品的内部规律。

目前,中国对外输出的艺术展览,还缺少类似的视觉策划。“目前,我们往往输出一批很经典的作品,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研究,缺乏完整的视觉展示计划,也难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所以要让中国艺术与世界形成对话,达到文化间对等的交流,我觉得最关键的在于一系列完整的策划,而不是说采用一点新潮的技术。”胡斌说。

(南方日报记者 陈龙 实习生 孙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