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父女打造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叩问普通人波澜生活

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由原著作者刘震云担任编剧,刘雨霖执导,毛孩、李倩、刘蓓、范伟领衔主演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在京举行发布会,宣布将于11月11日上映。影片故事取材于刘震云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以“忍,还是不忍”为核心,讲述了两个普通人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人,历经千难万险的情感斗争的故事。刘震云直言,对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的最终呈现非常满意,认为“影片靠的不是洪荒之力,而是主创的才华”。
原著作者刘震云重磅加持
“日子过的是以后,不是以前”、“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所有的悲剧都经不起推敲,仔细推敲,一地喜剧”……金句频出的经典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一部扛鼎之作,曾于2011年获得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此番,刘震云为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亲自操刀编剧,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小说的精神内核与犀利台词,深度探讨普通人婚姻生活的拧巴与纠结。
什么样的一句话,能顶一万句?刘震云从中国古代轶事进行了旁征引博:潘金莲“出轨”血案的导火索,源自11岁卖鸭梨的郓哥,因其相继向武大与武松告密,最终导致“东窗事发”;董卓与吕布同盟时曾一统天下,却因旁人抓住两人“好色”的命脉,最终让貂蝉介入,导致同盟瓦解,扭转方向;赤壁之战更是因诸葛亮的一个“火”字,给历史留下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一句话,足以引发一场血案,扭转历史发展进程,正是刘震云对于“一句顶一万句”的解答,“像这样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最少有五句,但是它不发生在赤壁,它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你我左右,发生在婚姻内外”,刘震云借故喻今,让电影《一部顶一万句》充满了史诗意味。
刘震云的作品是影视改编的黄金富矿。《手机》《温故1942》等多部小说被相继搬上银幕,在业内外收获好口碑。而今年刘震云有两部电影作品傍身,前有《我不是潘金莲》,后有《一句顶一万句》,皆由他担任编剧,被称“刘震云年”。有意思的是,两者互为姊妹篇,一个是“想纠正一句话”,一个是“想说一句话”。而《一句顶一万句》最大的亮点,在于对普通人波澜生活的叩问:婚后另一半跟你没话说,忍还是不忍?这既是影片的戏剧核心,更是任何人不可避免、亟需解决的矛盾。在被问到为何两部影片选择在同一年上映时,刘震云笑言,“其实都是阴差阳错和机缘巧合。两部影片都是好片,如果两部影片都看的话,你们就是我的知心好友”,引发现场爆笑。
刘震云与女儿刘雨霖在发布会现场互动交流
刘雨霖联手父亲打造最强父女档
导演刘雨霖有着比“刘震云女儿”更重要的标签。此前,她执导的短片《门神》入围50多个国际电影节、斩获10个国际大奖,其中包括奥斯卡(学生单元)叙事片奖,成为继李安之后,第二位获奥斯卡奖的华人导演。在被问到影片拍摄初衷时,刘雨霖直言,“影片《一句顶一万句》其是一部大片,只不过这样的大片它不发生在战场上,也不在特效、视效上,它发生在我们的内心,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波涛汹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至于影片特别之处,导演如此解释,“真正伟大的电影作品,看不见导演、看不见编剧、看不见表演、看不见摄影机、看不见任何主创人物身影,看见的只是电影中的人物。当观众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会忘掉自己,时刻和影片中的人物在一起,或者从人物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一次,刘雨霖联手父亲刘震云组成最强“父女档”,俩人互称“刘老师”与“导演”,共同挖掘被忽略的普通人的情感与渴望。从文本到银幕,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称得上是刘雨霖对刘震云作品精神的一种传承。在谈到父女的合作时,刘雨霖打趣道,“不忍,我就拍不了这部作品,忍,我就向非凡挪了一小步”。而刘震云则以工作关系来评价双方的合作,“日常生活的话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鸡犬之声老死不相往来。”再度引发观众爆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