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专访著名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如何留住最美“野长城”?

人民网记者黄维 陈灿
2016年09月23日08:19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接受人民网独家专访 (记者黄维 摄)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接受人民网独家专访 (记者黄维 摄)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看到辽宁绥中的小河口长城被修得‘面目全非’,我很心痛。其实,这段修缮在2014年就已经完工,但长城该如何修缮,至今仍没有统一标准。”22日下午,人民网文化频道记者来到北京左家庄中街豪成大厦,独家专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

为何铺成了水泥路?

“每个环节都没有问题,才是最大问题!”

对于网友质疑的“长城铺成水泥路”,辽宁绥中县文物局称,整个修缮项目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包括方案的设计、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工艺也没有问题。

为何修缮手续齐全,最终会“修得不好看”?

其实,今年正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董耀会说,条例中虽然明确要求,对长城进行修缮,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但对于如何修缮,条例确缺乏标准与说法。”

修缮前的小河口长城,地面残存着碎裂的青砖。 网友供图

    

修缮后的小河口长城,被网友形容为“水泥路”。 网友供图

“每个环节都没有问题,最后还修成这样,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出现小河口长城的这种现象,董耀会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缺少长城修缮、施工的规范标准,这些环节的执行者也缺少对长城的敬畏,缺少对世界文化遗产负责任的一份担当。“长城修成这样,至今当地文物部门的回应都未承认有问题,至多是省文物局长的一句‘确实是不好看’,有如此之大的问题,却都不认为有问题,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多年来,因为风雨侵蚀、游客增加、人为破坏等原因,长城保护现状极为堪忧。”董耀会介绍称,“国家文物局2009年4月公布了明长城墙体总长度,为8851.8公里。其中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目前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一般的约为20%,保存较差的约40%,保存差的、已经消失的为30%。”

痛点与短板:

“体量大、缺资金,长城保护成为了一句空话!”

对大多数人而言,印象中的长城雄伟挺拔、绵亘蜿蜒,就如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慕田峪等景区里的一样。但它们占整个长城的1%都不到,其余的长城,大多淹没在无人问津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保护状况堪忧。

谈及保护难点,董耀会说,目前长城保护最大的难点在于体量大,遗存分布范围极广,与之对应的基层文物保护力量十分薄弱。“仅仅靠文物部门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还是需要靠社会大众。”据了解,不少文物资源丰富、边远贫困市县的文物工作人员数量在5人以下,文物经费以千元计,日常巡查都存在困难,更不用说开展科学保护和执法督察等工作。

“其次,长城的修缮和维护都需要资金投入,这恰恰也是当前长城保护的一大短板,”董耀会认为,目前国家财政投入的长城保护经费,主要是投放在大型修缮工程上,长城沿线基层文物部门的日常维护经费严重短缺,对于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投入长城的经费更多集中在大工程上,而一些日常维护、急需修补的小问题,因为缺乏资金而变得愈加严重。

“比如离小河口很近的一个山顶上的楼子裂了,其实花很少的钱把裂缝处理一下,这个楼子就保护起来了。但是没有钱,这个楼子和小河口长城是同时期的,现在已经倒塌了。”董耀会忧心地说。

目前,长城保护大工程的钱由中央财政负担,日常维护的钱则由地方政府出。但是,很多长城沿线地方政府都比较困难,历代长城所在的404个县里面,50%以上都是贫困县。在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长城日常维护的钱,中央财政中也没有这方面支出,“这成为了一笔糊涂账,没有人出钱来做日常维护,长城保护成了一句空话,无法落到实处。”

如何科学修缮:

“动员社会力量活态保护,筑起遗产保护的新‘长城’。”

该如何科学修缮,才能留住更多“最美野长城”的风貌,才能让长城更长久?

“我们目前急需从制度层面上制定长城修缮设计与施工的标准。”董耀会指出,出现小河口长城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缺失对长城进行保护性修缮的相关规范,“建议文物部门尽快梳理总结近10年来长城保护的经验与教训,尽快制定修缮长城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其实,也有很多地区在长城保护方面做得较为成功。”董耀会向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北京市文物局刚做的长城保护志愿者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还有将长城保护与护林结合等;河北修山海关长城时,整个过程都有人监管,施工人员把沙子清除后,发现设计与原址不一样的地方,便几次停工,邀请专家论证,进行重新设计。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很有责任心。我站在那里,真的对他们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董耀会指出,目前长城相关的数据不够公开、透明。“长城对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精神象征,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长城保护中来。公开透明是一剂良药。”

“文物部门应建立公开的长城动态数据库,开展长城整体情况的动态监控;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长城保护中来。”董耀会建议,“让志愿者每个季度去拍一次身边长城的垛口、垛墙,哪个垛口裂缝大了,哪个马上要倒塌了,发到数据库里,只有对长城整体情况实行动态监控,才能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修缮保护。”

同时,他指出长城修缮应坚持三个原则:最大程度保护长城的本体存量、最大限度地保留长城承载的历史信息、最大限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这三个原则是必须遵守、不容违背的。”董耀会强调。

“长城的本体是明代人建的,现代人是可以通过这样的长城与历史对话的,我们不该去新建墙体。所以要做到‘最小干预、抢险加固’,这样,我们才可以通过长城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能有时空感,这样现代人才能与长城对话。”

从事长城保护和研究30余年的董耀会,或许是当今中国最热爱、最关心长城的人了。采访最后,记者问到,为长城保护奔走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董耀会感叹,“小河口长城的事引发公众关注,至少说明了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提升了,也是坏事变成了好事,但是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责编:陈苑、黄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