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中国丝绸 经纬沧桑

——中国丝绸博物馆纪事

陆培法
2016年11月06日09:3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丝绸 经纬沧桑

中国丝绸博物馆大门

唐朵花纹蓝地蜡缬绢

唐立狮宝花纹锦

元代菱地飞鸟纹绫海青衣

元纳石失靴套(右)、六出地格力芬花绫裤

清末缎地彩绣戏出十团褂

清末红缎地彩绣肚兜

清紫色马面裙

博物馆内每天有很多参观者

来杭州已经数次参观过中国丝绸博物馆,印象极其深刻。它位于杭州西子湖畔,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全馆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平方米,于1992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世界丝绸之源” 属于中国

一片迄今已有4200多年、出土于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的淡褐色绸片,成为人类最早利用家蚕丝纺织的唯一现存实例,再次印证了“世界丝绸之源”源自东方。去年,来自钱山漾的当代丝绸精品,随着“中国梦 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行考察团亮相米兰世博会,再一次将东方丝绸的风采和技艺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专家介绍,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人类丝绸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古文化遗址。1956年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们对遗址进行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绸片、丝带、丝线等。

经当时的浙江丝绸工学院、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切片检测,其中的绸片和丝带被确认为人工饲养的家蚕丝织物。最终经碳十四测定,这批绢片距今已有4200至4400年。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至少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养蚕织丝技术。

“丝绸源起中国的东方,以钱山漾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作为丝绸的一处源点是合理的。丝绸的起源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家蚕驯化、桑树栽培、蚕丝利用等,这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天地沟通的文化背景。钱山漾区域自古桑叶连天、田塘密布,百姓世代以养蚕种田为业。”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

“发现丝绸文物的史前遗址有多处,但经过检测能确认为人工饲养家蚕丝织物的,全球目前最早的遗址还是钱山漾遗址。”湖州博物馆馆长潘林荣说。

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由钱山漾牵出的这根纤纤蚕丝,重新勾起了人们对这一华夏远古文明的敬仰,并源源不断地诉说着“湖丝遍天下”的盛况。

中国丝绸文化博大精深

丝绸是纺织的影子,它绵延5000年,博大精深。介绍丝绸的历史,研究古代丝绸演变的路径,该从哪里入手才能系统、方便地理清丝绸文化演变的脉络,领略中国丝绸的精髓?中国丝绸博物馆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让人满意的答案。该馆以丝绸历史沧桑岁月为经,以涉及丝绸文化的中外人物为纬,织就了缠绕在扶桑树上的丝绸文化,让前来参观的人流连忘返。

记者第一次走进丝绸博物馆时,就被它独具匠心的布局设计和精致丰富的馆藏展品所吸引。一踏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颗放大的蚕茧,背景则是绿色的桑叶。

过去,人们常说的绫罗绸缎,这里都有文字和实物展示,让你一目了然。罗是一种丝织物,河南青台村出土的世界最早的罗,将中华民族纺织的历史上推到5000年前。一小缕不起眼的丝带,是史前文明良渚文化的见证。丝绸货币、黄金织金、丝织妆花……一件件展品实物,向参观者讲述着“桑茧丝帛”的昨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丝绸博物馆将早已失传的文物——汉代斜织机复制出来,让我们看到了织造“寸锦寸金”云锦的大花楼织机;目睹了明代宋应星画在《天工开物》中的小花楼织机。

据介绍,中国丝绸博物馆有藏品近10万件,开馆以来举办各种丝绸普及活动、讲座上千场次。这里成为传播丝绸文化的大讲堂。

20多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在挖掘中国丝绸文化精髓、抢救中国丝绸文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业内的广泛尊重和赞誉。2012年12月,记者参加中国丝绸博物馆20周年馆庆活动,印象最深的是该馆在保护、修复丝绸文物方面的巨大成绩。

出土的古代丝织品,多数已经破损。修旧如新、还原文物本来的历史面貌,是一项既费时又花钱的事情。据介绍,修复一件古代丝绸服装,要3到5个人花费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利用先进的仪器和精湛的技术来修复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博物馆先后投资数百万元,购置国际先进的光谱分析仪、红外扫描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文物科技人员和绣工。

经过他们一针一线的织补,一件件闪耀着中国古代丝绸文明光彩的丝织品国宝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世界更了解丝绸文化

目前,中丝博收藏了2万余件中国时装、近4万件西方时装。

香港理工大学姜绶祥教授的一件丝绸服装作品,取名“四两十钱”,专家向记者介绍说,这件服装整体重量250克,换算成中国计量单位为5两,它用纳米金属材料进行镀膜,由于采用合金材料,凭借良好的反射能力,面料在不同环境、光线下可呈现不同色彩效果,并具有防水、抗静电的效果。该作品设计风格独特,可经过不同搭配组合后呈现5种穿法。这件服装展览后将捐赠给丝绸博物馆,成为馆藏的又一件珍品。收集今天,为了明天。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各种举措,使馆藏不断丰富。

博物馆改扩建项目中的“丝路之绸”大型基本陈列和“丝路之绸”国际研究中心建设,旨在宣传丝绸文化,通过“丝路之绸”研究带动丝路之间的国际合作,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俞敏敏介绍,馆方已经在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很多国家举办过丝绸文化展,目前在和美国一所高校合作进行纺织品染料的研究。她特别谈到自己2008年在访问土耳其时对当地丝绸的印象。“(我)去了伊斯坦布尔和布尔萨。在布尔萨去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丝绸市场,看到了当地丝绸风格和中国有很大差别。(我还把)代表了当地风格的丝绸围巾带回我们的博物馆内展出。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皇宫里看了奥斯曼帝国的丝绸服饰,非常精美。”

俞敏敏说,中国和土耳其作为“丝绸之路”的亚洲起点和终点上的两个国家,更应该在丝绸文化上有更多交流。

今年上半年,中国丝绸艺术展亮相卡塔尔,此展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联合举办,凸显丝绸在“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位置。展览的百余件展品中既有古代丝绸珍品,也有现代艺术家设计的丝绸服饰,还有介绍中国古代丝绸制作技艺的实物。

为了直观展现中国丝绸文化,展览现场还请来了中国的工艺师展示纺织和刺绣等技术。古老的技术、精美的丝绸和现代的服饰引起参观者的浓浓兴趣。

馆长赵丰近年来十分关注弘扬丝路文化、建设中国丝绸新形象。他建议,中国政府可向联合国(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每年“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跨国申遗成功日即6月22日定为“国际丝绸之路日”,设计并明确“国际丝绸之路日”标志,率先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策划和连续实施“丝绸之路日”系列主题以及配套活动,从而逐步吸引丝路沿途各国的认可、支持与参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05日 第 08 版)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