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当德彪西遇见杜丽娘琴曲穿越交织梦幻

2016年11月18日07:59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当德彪西遇见杜丽娘琴曲穿越交织梦幻

  就在北京夜空悬挂着世纪超级月亮的时刻,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梦幻布景下,在清冷明亮的德彪西钢琴曲《月光》的音乐声中,一汪如梦似幻的多媒体超级明月,也正在缓缓升起,由顾劼亭工作室与苏州昆剧院联合出品的全新舞台形式四幕戏剧×音乐事件《当德彪西遇见杜丽娘》在那个巨大而又“真实”的月亮映衬下落下了帷幕。

  两块半透明的幕布笼罩台前,饱含象征意味的视觉影像映射在幕布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和孤寂月影的出现,让观众体验到身临其境的现场震撼。顾劼亭把钢琴与昆曲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结合,通过德彪西(钢琴)与杜丽娘(昆曲)二个剧中“人物”的“相遇”及“平行”关系,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的相知、相通和相融。这种跨界融合的作品形式,让严肃音乐艺术以一种更加融入生活的方式被大众所接受。

  “I” Fantasie(“我”幻想)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是杰出青年钢琴家顾劼亭作为舞台导演的首部作品,由苏州昆剧院与顾劼亭工作室联合出品。不久前,该作品应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受到各方好评。此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特别版演出,更是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现场爆满。

  顾劼亭也首次对媒体透露,“I” Fantasie《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将在明年启动全国巡演计划与全国的观众见面。

  吕佳

  杜丽娘梦中的德彪西

  最初也是带着诸多的问号参与到这个剧组中来的。我第一个感到触动的首先是德彪西的音乐,我现在对他的音乐非常熟悉,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他的音乐属性跟我们《牡丹亭》中这些耳熟能详的曲段是非常契合的,这个大家在看演出时的感觉的确是“无缝”。我在演每一段,“魂游”、“游园”、“惊梦”、“寻梦”直到“离魂”,德彪西的音乐就是我感情的一个宣泄,一个延伸,一个轻轻的诉说,还有一个我内心的潜台词……能够让我的表演找到一个根基,找到一个我可以站立的平台。所以在看表演时,我相信大家也会感觉得到,比如我的一个念白出去……然后我应该停顿……她就慢慢切进来了……或者她在叙述、演绎的时候,我就会有一些身体或者情感上的辅助,加上舞台灯光的控制,它慢慢地把我隐去……又慢慢地把我推了出来……所以我的感觉是虽然我并不是一直都在台上,但自始至终我的情感都是环绕在这个舞台上的,始终都是一个延伸……始终都是有出有进的状态。

  特别是在“寻梦”中有一段,我的念白,她的钢琴的速度特别激荡,把我的情绪整个衬托得飘起来,我就是在诉说中找不到我的爱人,我的情,我非常着急,欲言又讲不出来,可能古代女性的确是这样,心里似火烧,却没办法找到倾诉的对象,这时钢琴刚好就变成了一个我倾诉的对象,她也是在宣泄,替我在宣泄,就等于是德彪西他也在宣泄,替女性不可言语又无法言语的追求宣泄,而我也是在追求我想要但又找不到摸不到的那个声音。

  顾劼亭

  德彪西:假如我是柳梦梅

  因为自始至终,“德彪西“都隐在半透的纱幕后面演奏钢琴,而杜丽娘则只在纱幕前演唱,因此,我要说,他们相遇不相遇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两个怎么样了或者没怎么样,都是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也是留给我们在舞台上的人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抽象的、带有意境的一种表达方式。很难说他们真的相遇以后才会有戏剧性,他们没有完全相遇,可是他们的内心经历到的,可能比我们真实生活中触碰到一个人的变化的冲击力来得更强烈。我希望留一些空隙,就像我们东方美学所说的留白一样,留给大家一些余想、念想,让大家自己来补充这样的画面,自己来完成这样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对于这出戏的一个设置。

  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我骨子里是耳濡目染的昆曲的东西。去法国学习以后内心更加想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会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做了一个课题:《德彪西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这里面涵盖了很多东西,包括有今天的昆曲,还有书法、水墨画等中国元素。做完研究之后,我非常迫切地希望我能够扔掉这些书本的东西,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的这种内心感受?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搬上舞台。第二个想法是因为昆曲已经是一个非常非常成熟的舞台艺术。昆曲和钢琴在舞台上达到某种平衡感,是已经存在的,一步一步推过来以后,我们就产生了这样的剧目。

  我认为德彪西的音乐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是一种容易让人亲近的音乐。德彪西这种行云流水,朦胧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在这部戏剧中,与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糅在一起,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爱,用了德彪西的《月光》,还有巨大的影像月亮。这可能并不完全属于德彪西,也不完全属于杜丽娘,甚至也不完全属于我,因为这个爱代表着所有看到这出戏或者没看到但听说到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今天我完成了关于我心中的一个梦,在座的人也一起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梦,这个爱属于所有的人。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

  ■古典李论

  顾劼亭的“盗梦空间”

  那天演出结束后的主创与观众座谈中,有人问为什么只有杜丽娘,没有柳梦梅,他们到底会怎样?想要知道结果的好奇心,可能代表了相当一批观众,但其实虽然杜丽娘依旧是念着柳梦梅,可是在这出戏剧中,柳梦梅的精神气质是被德彪西“附体”的,而德彪西的“附体”柳梦梅,又是钢琴家顾劼亭的意志,这让人看上去有些《盗梦空间》的意思,所以,杜丽娘不管是与谁“相遇”了,都只能是在“某一层”的梦境之中的“相遇”,而如果杜丽娘想要解开“相遇”之谜,都要通过一层层的梦境找到顾劼亭才能“解决”,所以,在这出戏中,德彪西自始至终都只能在纱幕后面,若隐若现地用他的乐思去与纱幕这边的杜丽娘相互倾诉……

  如果是一个对德彪西音乐非常熟悉的人,在初看这出戏时一定会有一种“生硬”的拼贴感,因为基本上就是杜丽娘唱之前,是一段德彪西,之后又是一段德彪西,之后又是杜丽娘……但如果你把戏看进去后,就会微妙地品味出他们之间的淡进淡出的情绪上的“流淌”,从纱幕内飘到了纱幕外,再从纱幕外飘回纱幕内……缠绵往复,往复缠绵……在场的观众中女性居多,她们远比我这样“简单粗暴”的北方男性内心的感受要敏感细腻微妙得多,对于她们来讲,德彪西音乐的美妙、微妙更加让人感到奇妙进而惊喜。

  再换一个角度看,其实观众在这个晚上也领略进而爱上了昆曲《牡丹亭》中中国传统审美至高境界的精华中的精华段落和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10首美妙的诗意的钢琴曲。这或许又是顾劼亭的另一层“盗梦空间”的效果?李澄

(责编:欧兴荣、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