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我不是潘金莲》为何是近年来冯小刚最好的电影

鱼为
2016年11月18日08:14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点击进入《文化新视线》

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事儿和小事儿之分,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儿。因为一句话的事儿,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就让一个妇女和自己为敌,和所有人为敌,风霜雪雨地奔波了十几年,不但走马观花了某地官场殊骛而诡趣的众生相,更洗炼了千年文化传统与当下现实的荒谬促狭,至于被黑色幽默席卷的故事——那么曲折,真没想到。

不同的画面呈现方式与打开这个世界的方式

以圆形画面呈现的方式大概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给观众带来的第一个“意想不到”,满腹委屈和一脑门子的官司,让主人公李雪莲从出场就被局限在这毫无转圜余地的圆形之中,胆怯而又义无反顾地跋涉着。圆形压缩下的空间,代表了彼时人物备受压抑的心境,也让李雪莲和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目之所及,看不到远方,只能看到敌我——假离婚的前夫成了敌人,收了礼物的审判长成了敌人,法庭上作证的工作人员成了敌人,遇事躲避的县长成了敌人,就连素未谋面的市长统统都成了敌人……

离开拐弯镇去北京的途中,画面有那么一瞬间被全屏呈现,这大概是李雪莲第一次无意识的放松吧,但随着进京,画面开始变为拘谨的正方形,是离权力中心太近造成的紧张?还是因为相信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方方正正不变圆滑不会走样的正义与公平?

导演冯小刚以这种形式感极强的圆形、方形与全屏视角代表了李雪莲二十年间三种心态与境况,在圆与方之间寻找法律之外的尊严,然而最终在全屏里获得释然,不同的画面呈现方式在这里变成了冯小刚“打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方圆之间看到农村与官场的寓言,荒腔走板,有板有眼。

小白菜、潘金莲、窦娥与白娘子的集体出现

小白菜、潘金莲、窦娥与白娘子,传统文化中四个知名女性形象的特质基本概括了李雪莲的一生——十几年进京上访,在多数人的眼中她早就变成了“小白菜”,但在前夫的口中,她却是婚前失身的“潘金莲”,李雪莲喊了那么多年的冤,只觉得自己是“窦娥”,但在那些因为她的上访可能会触及官位的人眼中,她更像是修炼成精的“白娘子”——和北京产生关系的农村妇女,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了。

脸上一抹嫣红,心中沟壑纵横,范冰冰这次演得那叫一个生动。一块腊肉一壶香油帮她褪掉红毯上的光彩,愁眉紧蹙又借给她一身的风霜雨雪,范冰冰扮演的李雪莲一路走得“腥风血雨”,却又把人生一段暗黑岁月演得光怪陆离。看《我不是潘金莲》,其实就是看范冰冰如何把一个底层妇女“修炼”成一个执拗而多变、狡狯却愚顽的人精。

她这一路,所遇所见,从张嘉译、于和伟、赵立新、黄建新、李宗翰到郭涛、李晨、张译、大鹏、范伟、刘桦……从民间到官场,众多男演员无不演技精湛,但“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形形色色的男人,只为了成就一个偏执的女人。

商业化之外的意外,看到冯小刚最好的电影

从《一地鸡毛》《手机》《一九四二》到《我不是潘金莲》,在更深刻地触及现实这一点上,这部影片显然比冯小刚和刘震云以往合作的作品走得要更远一些,《我不是潘金莲》看似是一个底层女性争取“尊严”证明“清白”的荒唐闹剧,却也是当下官方思维与民众思维的剧烈碰撞的真实写照,两人用一次漫长而无果的官民“互动”,拓印了几近二十年中国现实官场的编年纪要,似乎也在试图厘清这一矛盾背后的真相。

这部影片的黑色幽默和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抛开视觉呈现上的强烈形式感——商业化包装之外,其艺术性与深刻程度,都可使其成为近年来冯小刚导演的最好的电影。

(责编:陈苑、李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