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如何在当代激活”主题沙龙在京举行

2018年07月23日16:54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于凯)7月22日,华时代全球短片节(HISFF) 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如何在当代激活”的主题沙龙。

当代艺术家徐冰,导演张扬,电影评论家、北大电影文学系教授戴锦华来到现场。《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土摩托对本次沙龙进行主持,三位嘉宾就徐冰最新作品《蜻蜓之眼》、短片的理念以及传统与当代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艺术家徐冰的最新作品《蜻蜓之眼》在电影界与艺术界都引起了广泛反响。谈及灵感来源,徐冰说2013年看电视监控画面,觉得用监控画面做一部剧情长片是了不起的事,而且必须做剧情片,这样概念的张力非常强,它既不是剧情片,也不是纪录片,是一种无法判断的电影。2015年初,网络上的监控素材已经非常丰富,徐冰重启项目,虽然电影界的人觉得这个概念不可能,但徐冰团队还是写出一个整容的剧本,在画面和剧本来来回回地调整、修改中进行创作。

张扬导演同就电影的边界问题作出一番论述,他从《冈仁波齐》开始,注重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分寸感,提炼生活,再让人物重演,但都是真实的人物,自己演自己,记录生活,还是故事片,只不过要把握真实和虚构的平衡。他认为徐冰是从真实中找虚构,而他是从拍虚构的剧情片出发,现在在往真实的方向走。他觉得在正常的电影操作里,很难有《蜻蜓之眼》这种实验性的东西,当代艺术家用另外的角度去看电影,拓展了电影的可能性。

戴锦华老师对徐冰用监控影像结构出完整故事片的做法,给予高度认同,她解读这部电影,《蜻蜓之眼》关于人物身份,关于人物去追寻内在自我,它有一个哲学主题。这是徐冰一直在做的事,回到本体论,回到媒介自身,和媒介的表象做完全相反的事情。戴锦华老师称,今天是海量影像的时代,是有图没真相的时代,徐冰用这样一种非人眼的、真实的、碎片的影像,重新组合成一个人文的故事。

听过大家的看法后,徐冰对《蜻蜓之眼》做出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做电影是选择的一个艺术手段,用剧情电影的概念是最合适的,其实他做了一个对大片的戏仿,非常认真地讲述一个古典爱情故事,但故事本身并不是他想说的话,最终说了什么他也不清楚。但其中有一个意图,就是人类知识的概念在今天是被动的,在今天急速变异的时代中是无法判断的。

作为华时代全球短片节(HISFF)的轮值主席,张扬认为国内对短片的认识比较浅显,很多微电影大赛都是商业行为,他认为现在独立的、艺术的、短片创作还没有形成风气。

张扬觉得短片并不是说年轻导演没钱只能选择做短片,真正做短片非常难,创作者需要在短片中传达关于他对影像、叙事的概念。张扬对徐冰做《蜻蜓之眼》的勇气给予高度赞赏,并认为学电影的人其实很少有人敢大胆往实验走,都困囿于传统的叙事中,而短片却有更多的可能性,包括影像的实验性、媒介运用的复杂性。华时代全球短片节(HISFF)刚刚举办了第一届,张扬相信今后投片肯定会越来越多,这样会有不同的可能性呈现出来。

戴锦华老师补充道,短片是青年导演入门阶段,这属于胶片时期的概念,现在数码时代就不存在了,人们可以用手机拍短片,在电脑上剪辑。但一个观点就是,艺术从限定开始,短片限定了二十分钟、三十分钟,那通过这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你要表达什么,就显得很重要。

徐冰认为近两百年中国都是在学习西方,传统和当代无法作为一个绝对的东西来判断,传统、当代就像磁铁的两级,虽然相互转换,却又相互依赖,不能把传统孤立起来,要在流动中看待。他举了一个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天人合一”,但两百年前是工业科技的时代,是科技创造的时代,那个时候“天人合一”的概念是反动思想,到了今天,“天人合一”的思想,变成了最前沿、对人类未来发展最有启示性的思想。

作为六十年代生人,张扬上没有感觉到哪些东西是传统。他举例说在大理拍白族人的生活的电影,白族的很多生活仪式和汉族很近,但汉人没了,白族仍保持着仪式感,一直延续了下来。但在张扬的成长经历中,他和爷爷奶奶辈感觉并没有太强的联系,所以需要回过来找找那个传统是什么,才有可能激活。就电影而言,张扬认为电影是非常西方的概念,东方影像传统在张扬上学时没有,他到了一定年龄才希望去寻找。

(责编:王仁宏、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