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鲍鹏山解读“中国人的心灵” 知识分子应做服务者

2018年07月24日15:40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7月21日,鲍鹏山新书《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感情》对谈会在北京涵芬楼艺术馆举行。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罗辑思维》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展开对谈。

本次对谈会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编辑鲍静静主持。鲍静静与三位嘉宾就“文学在中国的崇高地位”“《罗辑思维》讲述方式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易于大众接受”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次对谈会主角鲍鹏山的新书《中国人的心灵》带着他个人对于文学史解读的印记,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理智与感情,无限接近古人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为读者开辟了一条通往中国文学的简明道路。

“文学史就是心灵史。”谈及创作的初衷,鲍鹏山认为讲述文学史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重视学问研究的追本溯源式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以让人们喜欢文学、爱上文学为目标的传播方式。他希望能通过《中国人的心灵》把文学领域心灵的真实展现出来,让文学回到最初的功能——心灵的表达。

面对鲍静静关于碎片化阅读的发问,罗振宇表示《罗辑思维》提倡的并不是碎片学习,他们所做的300集的《水浒传》其实是整体化阅读。从《罗辑思维》到“得到”APP,罗振宇所做的知识服务并不是文化创新,而是“回到过去古老的村庄”,承担一个知识工作者应该担负的社会角色。

赵冬梅对罗振宇关于知识分子的看法十分认同,知识工作者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代表人类的某一群体去探求某一领域的知识,他们有义务与非专业的人分享探究得来的知识。她肯定了《中国人的心灵》在传承中国文学史方面的成功,能吸引更多读者在阅读历程中打通文学历史的过去与现在。(郑雅文)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