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赵少华:应把握三个方面来弘扬丝路精神

2018年10月31日09:26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赵少华做主旨演讲(人民网记者 于凯 摄)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吴亚雄 邹菁 韦衍行 于小可 于凯)由人民日报社和海南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昨日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

昨日下午,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举行分论坛——丝路文化发展论坛,此次丝路发展论坛主题为“文明纽带,多边共享”。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少华女士与会并做主旨演讲。

赵少华女士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化发展。她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为国际社会勾画的治理蓝图和发展的愿景,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同时,她认为应把握“不忘本”“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方面,来弘扬丝路精神实现“一带一路”的蓝图。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王一彪副总编辑、尊敬的海南省王路副省长、尊敬的胡部长、王部长还有丹增主席,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

感谢论坛组委会的邀请,很高兴在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设立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际来到了博鳌,见证海南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化发展。从外部看,文化是一个民族识别度最高的符号,我们习惯于把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把亚洲分为东亚、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其实在这种按地域划分的背后潜藏着更深的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是多样的,文化是多元的,我们不可能在单方面因素和条件下成长发展,在全球化进程正在面临单边主义的严峻挑战的当下,如何来促进文化的共生、交流、融合,并发展成为更加先进的文化形态,以服务于人民利益共同体、命运的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大家知道,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政治互信、经济的融合、文化包容的深刻内涵赋予了丝绸之路文明与全新的时代的意义,其中文化内涵更具基础性的意义。1993年夏天,《文明的冲突》的作者、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发表了那篇引起普遍关注和广泛争论的文章,提出了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如今我们似乎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因为观念的差异和沟通的困难,在文化的断裂带上形成的冲突以及给和平、友谊和实现人类美好愿景带来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建、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的宝贵的遗产。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要尊重文明的多样化,坚持文明对话、交流、互建,取代了冲突对立,实现了每每与共、天下大同。面对当前社会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为国际社会勾画的治理蓝图和发展的愿景。弘扬丝路精神实现“一带一路”的蓝图,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不忘本。自古以来,和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的概念,和的前提对差异性的尊重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强加给他人,是求同存异,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发展丝路文化首先要对文化的差异给予足够的包容,在坚守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支持其他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的传统,尊重各自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品头品足、不指责否定、不包办代替、不干预文化内政,切实维护文化的主权。

二、吸收外来。中华文化有历史根脉,有稳定的结构,有人口基础,能够延续五千年从没间断,足以证明其先进性。中华文化从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开放、包容是其重要的特征。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虽然风土、民俗、信仰均然不同,但却作为大乘佛教而得以创新和发展,同体大悲的中华佛教很好的实现了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的初衷,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国际合作成为了常态,文化的融合必将进一步地深化。弘扬丝路精神,在融合方面一是主动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方面我们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深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是要让我们的文化更易为别人所接受,精选文化的载体,优化传播的方式,提高文化的适应性,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形象,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

三、面向未来。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经历了一百多年现代化历程中的中华民族在经受了各种挫折和磨难的砥砺之后,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的前景。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的使命,我们的文化建设更应着眼于未来,切实提高预判力,增强前瞻性,特别是在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怎样的风景,怎样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如何定义人类文化的走向,更好地贡献中国的精神,中国的价值和中国的力量。我们追求风景这边独好,但万紫千红总是春,只有携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实现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共同的发展,才能够实现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的目标。

同志们、朋友们,在今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调对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外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的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于弘扬丝路精神,发展丝路文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扬帆启航的热土上,根植于中华文明与汲取多元文化的丝路精神,将继续绽放异彩,让我们加倍努力,为各地区各国家的繁荣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祝丝路文化建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人民日报的论坛活动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责编:吴亚雄、蒋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